文 熊總
我叫熊總,奶豬家的熊總,是砣狗狗。
我是最早在微博上開專欄的狗狗,當時“熊總”被霸占了,我只能霸占“我是熊總”。然后總有人來留言,說“我是熊總”是奶豬精神分裂的結果。奶豬讓微博的人認證熊總真的是砣狗狗,微博的人表示很鬼抱歉,“我們無法認定你是砣狗狗。”你們人類真奇怪,網絡界不是有砣名言:電腦的另一端,沒人知道你是狗。現在我承認“我就是狗狗”,你們又不相信了。
我身份證名叫熊總,有時候大家也叫我“能總”,那一般是在我剪了指甲之后。我大概是天蝎座。按年代劃分,算是00后——準確地說,是奧運寶寶。
從品種上來說,我屬于貴賓的一種:玩具泰迪。所以當我看到有些賓館寫著“熱烈歡迎貴賓下榻”的時候,我歡天喜地跑過去,結果人家把我和奶豬都給趕出來了。
后來我盡量夾著尾巴做狗。
有一天看到“貴賓專用通道”,環顧左右,其他人都是寬闊的大道,給我的只有這冷冷清清的通道,關鍵上面還鋪著紅色地毯,不就是怕我的腳腳把地上弄臟嗎?當我凄凄慘慘地走在這比別人狹窄得多得地毯上,不由邊走邊感慨人生……結果,又被人轟出來了。
后來我才知道,“貴賓”和“貴賓犬”還是有一點點區別的。
理論上我是奶豬的寵物,但聽說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后,我覺得她也可以算作我的寵物。就像誰遛誰這個問題也是相對的,她把繩子套在手上,我把繩子套在脖子上;如果她走在我前面,就算她遛我的話;如果我走在前面,那也應該可以算作我遛她。聽說愛因斯坦也有亞斯伯格綜合征(就是自閉癥的一種,也是一種裝逼的說法),我也就能明白為什么我也有他一樣的思考了。
從體型上,奶豬跟我一樣,也屬于小型犬,小型犬的好處在于,我可以從她脖子上跳下來而毫發無損,當然,這也是多少年之后我才明白的道理。
關于我的名字,奶豬提出過很多備選方案:1、卷心菜;2、跑得快;3、雞肉卷;4、小貓咪……
我沒有想到她是如此沒有想象力,后來奶豬建議我復姓“滾遠”,單名一個“點”字。
最后雙方達成諒解,給我取名:熊總。達成諒解的原因是,我們都很盼望能遇到一砣姓“熊”的真的老總。
據說我的一歲等于人的7歲,所以到我兩歲的時候,就可以跟奶豬談戀愛了。今年我8歲了,奶豬可以叫我熊大爺了。
順便說一句,我一直覺得,最甜蜜的戀人應該把自己的鼻屎掏出來,放進對方的鼻孔,這才算是真正意義上呼吸著對方的呼吸。可惜我剛到兩歲的時候,就變成了太監。
對于這一點我從不避諱,鄭和也能下西洋,司馬遷也能寫《史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