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策辯”,作者授權推送
近期航天領域大消息發布后,在網友留言中有個高贊的評論。網友們的原話是“兔子去了月球后,變了很多”。
下面策辯系統梳理,看看變化在哪?神秘在哪?
【制太空權平臺出爐?】
11月8日,2022年珠海航展開幕,精彩紛呈。與大多數關注中東王爺青睞“合成旅”,殲20靜態展示,無人機偵、查、打體系成型等不同,策辯把焦點放在了神秘的“白帝”先進空戰系統上。
注意展示板標紅部分:在外層空間的真空,無重力環境下,完成穿越大氣層試飛,外層空間長距離試飛,離子武器掛載試飛等各項飛行試驗工作。也就是說該空戰系統并不是空穴來風,出自戰忽局文創產品?
2021年7月,中國軍工曾凡爾賽發布消息“亞軌道重復使用運載器飛行演示驗證項目首飛取得圓滿成功,過于先進不便展示”。2021年10月英金融時報曾引述美國情報機構消息稱“中國試驗了一款不知道技術上怎么實現的高超音速武器”。這似乎側面證實了該先進空戰系統的真實存在。
而“白帝”先進空戰系統,又與前兩年公布的“南天門計劃”中的一款子系統“玄女”空天戰機概念極其相似。別說,命名都一脈相承,是中國神話傳說中的知名人物。南天門計劃另外還包括“鸞鳥空天母艦”、“承影”戰術機甲等。
你說如果南天門計劃成功,是不是可以看到科幻電影中才會出現的太空戰艦?而這顯然是爭奪制太空權的關鍵武裝力量。
【對地打擊能力?】
11月22日,海南文昌舉行中國航天大會。中國科學家公布了空間站一個原本未見諸公開報道的消息:為未來空間太陽能電站提供在軌技術驗證。
這是中國為發展綠色能源,實現碳達峰探索開發新技術的計劃。空間太陽能電站具有清潔可持續、光照強度強、不受天氣作業影響的優點,是大規模利用空間太陽能的有效手段。
據網絡搜索的公開信息,中國的空間太陽能電站計劃叫“逐日工程”,全稱為“空間太陽能電站系統項目”。項目牽頭單位是西部某大學空間太陽能電站系統重點實驗室,項目規劃是“三小步”“兩大步”。“三小步”就是地面、浮空試驗,空間電能管理,天地無線能量傳輸試驗;“兩大步”就是進行MW級系統試驗驗證,建造GW級商業電站。
顯然,這是妥妥的民用技術。
可當和平和發展受到威脅時,任何民用技術都是保衛和平捍衛發展的武器。畢竟馬克思教導過我們“批判的武器代替不了武器的批判,物質力量只能用物質力量來摧毀”。
按照公開的太空電站研究論述,電能向地面傳輸采用無線電傳輸方式。說白了就是微波傳輸。如果太空電站能量夠強,又轉換為對生物有較大殺傷性的頻率,你說是不是可隨時轉換為對地打擊的利器?
當然,中國向來是一個愛好和平的民族,我們發展空間太陽能電站技術,是為了給人類帶來更好更清潔能源,讓人類生活更美好。
【天地防御系統?】
11月24日,央視軍事頻道發布消息:航天科學家稱為了防止可能發生的小行星撞擊地球事件,我國已在制定發展規劃,未來將實施地外小行星防御任務。
實際上,在今年4月24日中國航天日,航天科學家就曾在央視發布過相關消息。當時還有引言:近些年,隨著功能不同的各類衛星和航天器數量不斷增多,所產生的空間碎片為后續發射任務的軌道規劃和運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為了能夠更好地利用太空空間,我國將建設完善的小行星監測預警系統,確保太空中的航天器安全穩定有序運行。
注意品一品引言。
就在去年,美國星鏈衛星以自己便宜的優勢,3次惡意接近中國天宮空間站,讓天宮不得不機動變軌。
現在中國的“小行星防御系統”計劃出爐了。
綜上,你看,有制權爭奪力量,有進攻力量,有防御系統,全官宣,注意還是軍事頻道。是不是意味深長?
網友喊話太平洋對岸:
兔子:我南天門太空戰計劃來了,醬哥,跟?
鷹醬:跟你個球,你在走我的路……
大毛:聽前輩說過。老醬,你倒是跟呀!摸著鷹醬過河,讓鷹醬無路可走。
北京時間11月24日,美國阿爾忒彌斯Ⅰ號興高采烈地發布的地球新照片在網絡熱炒,想證明美帝“依然強大”。同日,央視發布了中國嫦娥五號月壤研究最新進展,成分與阿波羅取回的迥異。
特別需要強調的是:嫦娥取回的月壤,與理論科學家研究一致;阿波羅取回的月壤,讓理論科學家懵逼了50多年“咋與理論研究不一致”。
鷹醬:兔子,你是不是特想看我涼涼?
兔子: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伙伴們受疫情以及各種傳言影響,或多或少有些焦慮,其實大可不必。任何事都不可能一帆風順,物極必反,中國難,敵人更難。越是艱難時刻,越需要信心滿滿。中國文化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歷經5000年風風雨雨,世界綿延不斷的唯一;中國人民以和為貴,善良、勤勞、勇敢,在這大爭之世中,蒼天終不負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