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item id="bx3i8"><strong id="bx3i8"><u id="bx3i8"></u></strong></menuitem><b id="bx3i8"></b>
  •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menuitem id="bx3i8"><strong id="bx3i8"></strong></menuitem>
  • <menuitem id="bx3i8"><ins id="bx3i8"></ins></menuitem>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1. <progress id="bx3i8"></progress>

      “像開奶茶店一樣開寵物醫院”寵物看病為何又貴又難?

      根據相關行業數據,2020年平均每家寵物診療機構,只有持證的執業獸醫師一名。“這個時候她還在對我笑,沒忍住,就扇了她一巴掌。”

       

      根據相關行業數據,2020年平均每家寵物診療機構,只有持證的執業獸醫師一名。 (視覺中國/圖)

      “這個時候她還在對我笑,沒忍住,就扇了她一巴掌。”

      很難將眼前長相白凈、聲音溫柔的年輕人和“醫鬧”聯系在一起,方成人生中第一次對別人“動手”,對象是他的寵物醫生。

      2020年10月,方成將寵物送到上海某“網紅寵物醫院”就醫,診斷結果是3級牙結石,需要手術潔牙。花費近6000元,貓咪卻死在了手術前,院方給出的死因是麻醉過敏,但方成質疑,貓咪的死因是“麻藥使用不當”以及醫療流程有誤。

      律師告誡方成,按照目前的民事賠償規定,寵物被視作個人“財產”,即便勝訴,賠償金額只等同市場上一只同類貓咪的價格,而方成的貓咪只是一只田園領養貓。

      一年里,他接連向監管部門投訴、向紀委舉報、向法院上訴。2021年11月,雙方最終和解,醫院向其賠償包括診療費在內的數萬元,方成也與上述主治醫生和解。

      “為什么寵物醫院收費那么貴?”“寵物醫院要怎么選?”“事故維權怎么這么難?”類似人類醫院的問題,寵物醫院一個不缺,成因卻截然不同。

      目前市場上不缺寵物醫院,但獸醫數量嚴重不足。根據東西部小動物臨床獸醫師大會(由三十余個市級行業協會組成)發布的《2020中國寵物醫療行業白皮書》(下稱白皮書)的數據,截至2020年8月,中國寵物診療機構數量達到2.3萬家。但寵物醫院的執業獸醫師只有不到3萬人,平均醫療水準堪憂。也就是說,平均一家寵物診療機構,只有執業獸醫師一名。

      近年來資本大舉注入后,街邊的“夫妻老婆店”也逐步被連鎖醫院替代。多位受訪獸醫談到,目前個人工資與每月“開單量”掛鉤,每家醫院最主要的考核目標就是營業額,“進來一個客戶,就背上了一個指標”,過度醫療問題實難避免。

      連鎖化管理下,寵物醫院這一具備高技術含量的行業正逐步向服務業靠攏。更何況對寵物醫院這樣的新興行業,現行法律、規章,對醫院、獸醫執業的流程、操作等幾乎沒有標準,發生醫療事故后,維權常常遭遇難以取證、無法可依的尷尬。

      “(現在)這個行業除了錢,什么都缺。”一位受訪獸醫這樣形容。

      “麻醉過敏”致死?

      方成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最初選擇這家醫院,是因為它出現在一部網紅紀錄片《寵物醫院》中。“身邊養寵物的朋友幾乎都看過這部片子。”該片自2019年播放以來,連續播出三季,僅B站上的點擊量就已將近1.1億。

      貓咪最初的癥狀是皮膚過敏,主治醫生建議做過敏原篩查,價格是2400元。隨后醫生提出,貓咪的牙結石很嚴重。牙結石是誘發寵物牙齦炎、口炎的原因之一,嚴重者還可能引發敗血癥。

      方成同意了洗牙手術。送醫不到半天,“醫院電話通知我,我的貓不行了,讓我來見最后一面”。

      來到醫院,主治醫生卻面帶笑容地向他宣布貓咪已經死亡,死因是麻醉過敏。“對方輕描淡寫的語氣好像是在說‘貓咪已經沒事了’,下意識就打了她。”方成為自己的沖動付出了代價,醫院選擇報警,醫院院長提醒方成,驗傷達到一級輕傷的,就可以提請刑拘。

      方成回家后翻出貓咪5個月前在美國的就診記錄,當時他還在美國留學,美國醫院病例上寫著“輕微牙結石,等級為0到1級(最高4級)”,對貓咪健康幾乎沒有影響。方成這才意識到,自己可能被過度消費了。

      方成報了警,并堅持要求調取貓咪的就診記錄、麻醉錄像。院方給了一份近3小時的監控視頻,中間出現幾十次跳幀,方成懷疑視頻經過剪輯,無法顯示完整的麻醉過程。

      視頻不全,也無處驗尸,方成只能從病例入手。對于麻醉過敏的概率,他咨詢了多位獸醫,得到的答復都是“有可能,但概率非常低”,在醫生的指導下,他自查了美國獸醫協會關于小動物麻醉計量、程序的文件,來對比自家貓咪的用藥情況。

      根據診療記錄,醫院給貓咪用了三種麻醉類藥物,第一種鎮靜藥多咪靜原是肌肉注射藥,被醫院錯誤地用作靜脈注射,第二種舒泰疑似使用過量,第三種麻醉逆轉劑咹啶醒只能用,卻給了貓用。錄像中顯示,貓咪自麻醉后無專人監護,以致錯失最佳搶救時機。

      律師告訴他,這些都只能在法庭上作為參考,不能作為直接證據。南方周末記者查詢中國獸醫協會的文件,與犬貓麻醉相關的行業標準只有兩條,《犬貓硬膜外麻醉技術規范》《犬貓麻醉記錄單書寫指南》,顯示仍在報批、起草階段。

      不久后,另一位有相似經歷的寵物主人找到方成,他才得知,這是這家醫院5天內發生的第二起麻醉過敏事故,來往信件中,該院院長始終拒絕承認在醫療診斷和程序上存在過失。

      因該醫院和一家國有研究機構有承包合作關系,方成向上海市紀委寫舉報信,質疑該醫院的資質能力。

      一年來,方成和有類似經歷的數位寵物主人不斷投訴、舉報,終于在10月得到紀委回復,有關負責人稱,醫院未經同意就使用研究機構的招牌屬于違規,合同到期后,未來將終止二者的合作。

      2021年6月,一家寵物醫院正在給寵物檢查身體。如今寵物體檢、治療,價格動輒數千元。 (視覺中國/圖)

      開醫院要“背靠大樹”

      方成打開大眾點評App,該醫院評分仍在4星以上(滿分5星)。

      《上海法治報》近日報道,上海某寵物經寵物醫院治療后死亡,其主人質疑醫院瀆職以及過度醫療,在大眾點評App打了“差評”,因為稍顯激烈的言語,就被醫院以名譽侵權為由告上法庭。

      以服務業為主的評價體系似乎并不適用于醫療機構。根據復旦大學發布的《2019年度中國醫院排行榜》,全國排名第三的三甲醫院人民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在大眾點評APP上僅為2星,差評集中在“就醫時間短”“體驗差”等。慘遭2星待遇的還有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該院排名全國第二。

      “我們和這些點評網站都有合作,首先幫你推廣,都包含在加盟費里,達到一定評論數量后,你有另外的需求,還可以續訂服務。”暗訪中,劉強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劉強是一家名為“派多格”寵物品牌的加盟經理。

      在百度搜索“寵物醫院加盟”,派多格排在首頁第一。公開資料顯示,公司成立于2006年,曾接受美股上市公司波奇寵物(股票代碼:BQ.US)的千萬美元級投資。

      劉強所說的續訂服務,通俗解釋是“買好評”。

      “自己做流量麻煩,加盟我們,可以通過我們跟對方談,我們本來就是大牌子,跟他們有合作協議,用我們的牌子做會更便宜。”劉強解釋。

      怎樣才能開一家寵物醫院?劉強介紹,經營一家寵物醫院的證件包括獸藥銷售許可證、動物防疫合格證、輻射安全許可證、環評批復、消防審批及其它流程,最關鍵的是要有“動物診療許可證”。

      根據上海市《動物診療機構管理辦法》,醫院面積必須大于200平米,具有手術臺、X光機或者B超等器械醫療設備,還有至少4名取得執業獸醫師資格證書的獸醫。

      “上海的標準在國內是比較高的。”劉強說,“前兩年上海的寵物醫院開得太猛,今年審批標準抬高了”,原本滿足面積大于150平方米,只要三張獸醫資格,“現在都只能掛靠大型連鎖了,背靠大樹才好乘涼”。

      劉強提出的報價是50萬,包含了所有店面裝修、醫療設備等硬件,總公司還會派專員指導如何開店、經營,后續每年支付一定比例的管理費。但店內所有的藥品、醫療用品、寵物用品都必須從公司渠道進口,公司保證價格低于市場,同時提供獸醫專業培訓。

      “這不是跟奶茶店加盟差不多嗎?”南方周末記者詢問劉強。“是差不多,但寵物醫院畢竟是醫療機構,該有的證件都不能少。”根據他的經驗,這樣的寵物醫院在上海的年營收能到200萬元。

      難點是如何同時招到四位獸醫。劉強說,公司也有辦法解決,他們和一些大型連鎖診所機構都有合作,可以一邊招人、一邊借人。

      所謂借人,實則借證。目前中國所有畢業于動物醫療相關專業者都能報考執業獸醫資格證書,但并非所有人都會從事醫療工作。多余的證書會被出借給需要的診所、醫院用于開店。

      農業部曾明令禁止出借證書的行為,要求一張證書只能綁定一家醫院,杜絕“一證多用”的亂象。但這無法從根源上解決借證問題,因為市場缺口太大。

      前述白皮書顯示,中國執業獸醫師7.8萬人,助理執業獸醫師3.1萬人,但只有約30%從事寵物醫療工作。依照全國《動物診療機構管理辦法》規定,“具備手術能力的寵物醫院需要至少3名以上執業獸醫”,現有醫生儲備遠遠無法滿足。

      當南方周末記者表示50萬價格太高后,劉強提議,放棄醫院、改開寵物店,只售賣活體寵物和周邊產品。“這個門檻要低很多,加盟費就18萬。”

      資本跑馬圈地

      1985年,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開設了一個小動物門診部,被視作我國寵物醫療行業的起源。

      2015年上市公司瑞普生物(300119.SH)投資入股瑞派寵物醫院,標志著資本正式入局寵物醫療市場,其中最引人矚目的要屬知名投資機構高瓴資本。行業進入“跑馬圈地”時代。

      據南方周末記者不完全統計,高瓴通過旗下多家投資公司,先后投資了寵頤生、高嶼、天津域匯、青島愛、芭比堂、上海安安寵物、云寵、南京艾貝爾、上海頑皮家族有限公司、寵福鑫等連鎖寵物醫院,大部分是100%持有。

      2018年8月,高瓴將旗下近700家寵物醫院和與國內知名連鎖寵物品牌瑞鵬的400多家醫院整合,成立“新瑞鵬”,成為國內首個“破千”門店的寵物醫療集團。

      就連美容行業也想參與寵物賽道的追逐。日前,玻尿酸龍頭企業華熙生物(688363.SH)宣布推出國內首款玻尿酸配方高蛋白全價糧。官方介紹,該貓糧具有一定的醫用價值,堅持食用可起到滋養皮膚、順亮毛發、改善關節、保護腸胃等多重作用。

      2017年,唐倩將經營了6年的寵物診所賣給了某頭部連鎖醫院。她毫無留戀地清空了所有股份,慶幸自己賣在了高位,“后面的只會越來越便宜”,因為行業洗牌已經開始。

      唐倩出具了一份標準合同,巨頭們大多會和個體寵物醫院簽訂“投資合作協議”,分三期向個體戶們支付收購款,“專業獸醫并不懂兼并收購里的門道,簽訂合同后會非常被動。”唐倩曾就職于金融行業,便充當起不少同行的顧問。

      首先是控股權,有些合同是全資收購(100%),有些是控股收購(51%)。“很多人對醫院有留戀,不舍得全賣,但小股東的49%股權卻很可能成為燙手山芋。”因為在這些合同內,規定不能轉讓剩余股份,大股東將小股東綁在了一起。

      而且很多個體寵物醫院都屬于小微企業,在稅務和員工社保上可能并不規范,這些漏洞共同組成了原先利潤的一部分。但收購后,大股東為了滿足未來上市退出的要求,將合規的成本也分攤給小股東,這不僅影響了醫院的利潤和小股東的分紅(凈利潤為負則不分紅),還將上市可能產生的利益全部歸于大股東(小股東沒有母公司的股份)。

      更“要命”的是,這些合同里規定了原先的醫院采購權、裝修權、財務安排等統統上繳大股東,小股東完全處于兩眼一抹黑的情況,連醫院真正的經營狀況都搞不清。

      唐倩觀察,目前市面上無論是直營門店還是加盟店,都對大股東的供應鏈極度依賴,雖然大股東同樣按比例收取利潤,但巨頭們的收入很大一部分來自小股東支付的管理費、培訓費、采購費等等。

      “就像是客戶養著小股東,小股東養著大股東。”唐倩形容,而這無疑讓負責具體經營的小股東以及門店獸醫背上更沉重的經營壓力。

      目前,大多連鎖醫院對醫生都采用“客單價”考核,給每個前來醫院的寵物主人規定了隱性消費標準,“敲開醫院門的瞬間,醫生就背了任務,這樣畸形的考核和激勵機制,怎么可能不出問題呢?”

      “越開越虧”怪圈

      寵物醫院是暴利嗎?程峰在這個行業已經超過十年,目前在上海經營一家小型寵物醫院,他給出了否定的答案。

      程峰為南方周末記者算了一筆賬,在上海經營一家小型寵物醫院一年的成本在200萬上下,主要包括房租水電、器械醫藥以及人員薪酬三塊。

      在上海外環以內,租用一家200平米的門面價格為每月兩萬多,加上水電等至少要三萬。

      器械多是一次性投入,比如一臺全新的進口X光設備(DR機)單價是20萬元左右,降低成本的唯一方式是攤銷到每一次檢查費用中,而寵物由于壽命遠短于人類,正常設備使用這塊往往會入不敷出,這也解釋了很多寵物主人的抱怨:為何醫院存在過度醫療。

      在國內,大量寵物用藥來自進口,這也抬高了成本。程峰解釋,一瓶成分和人用藥幾近相同的抗生素,采購價格可能是人用藥的20倍。“寵物藥品市場規模太小了,國內的獸藥研發能力弱,而且考慮經濟效益,會優先研發豬、牛等經濟動物藥品,而不是寵物。”

      為了增加收入,有些寵物醫院選擇“鋌而走險”,有南京的媒體報道,2020年10月,南京市某寵物醫院將一瓶成本2000元的進口違禁麻醉藥,拆分成一毫升裝,并以6000元的價格出售給客戶,遭到南京市農業農村局的處罰。

      但最貴的還是人力。程峰透露,一名擁有執業資格、有2—3年操刀經驗的獸醫,每月底薪為1萬—1.5萬,絕大多數醫院還有業績提成,比例在10%—20%間,最終到手的月薪能有2萬—3萬元,醫院還要為每兩個執業醫師配備一名助理,“那些大型連鎖的醫院(待遇)可能更高”。

      程峰明顯感到,這兩年的用工成本有大幅上升,而且行業流動性很大。

      東西部小動物臨床獸醫師大會發布的《2019寵物醫院發展報告》顯示,國內有近60%的寵物醫院,日均接診量不到10個,近年來行業迅速擴張導致寵物診療機構過多。80%-90%寵物醫院年營業額在300萬元以下,月營業收入不超過25萬元。

      南方周末記者根據大眾點評網隨機選擇了八個上海市的商業熱門區,在這八個區域的方圓3公里內,有5家以上寵物醫院的區域就有四個,其余都在3家以上。

      激烈的門店競爭加劇了獸醫的短缺,醫院只能花更高的價格雇用獸醫,這又進一步推高了門店經營成本,整個行業正陷入“越開越虧”的怪圈。巨大的競爭壓力下,伴隨而來的正是一系列收費亂象。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方成、劉強、程峰、唐倩為化名。)

      南方周末記者 徐庭芳

      鄭重聲明: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僅作為參考,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處理!

      為您推薦

      中国的老人与老人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