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item id="bx3i8"><strong id="bx3i8"><u id="bx3i8"></u></strong></menuitem><b id="bx3i8"></b>
  •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menuitem id="bx3i8"><strong id="bx3i8"></strong></menuitem>
  • <menuitem id="bx3i8"><ins id="bx3i8"></ins></menuitem>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1. <progress id="bx3i8"></progress>

      南航大實驗室爆燃事故死傷者:有人是家中獨子 有人已落實工作

      10月24日下午,南京市將軍路上空,伴隨著升騰而起的蘑菇云,一聲巨響打破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寧靜。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實驗室爆燃該校材料科學與技術學院實驗室發生爆燃,2死9傷的消

      10月24日下午,南京市將軍路上空,伴隨著升騰而起的蘑菇云,一聲巨響打破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寧靜。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實驗室爆燃

      該校材料科學與技術學院實驗室發生爆燃,2死9傷的消息令人揪心。

      實驗室冒出濃煙,視頻截圖

      這次事故中的遇難者,有人是家中獨子,也是村里為數不多的研究生。還有即將畢業的研三學生,已經找到了工作,卻在爆燃中身受重傷,仍躺在重癥監護病房。

      事后,發生爆燃的實驗樓已經封閉。近年來頻頻發生的高校實驗室爆炸事故一再敲響警鐘,如何讓埋頭做實驗的學子無性命之虞,讓實驗室不再成為“事故高壓鍋”,是各高校應當反思的問題。

      前后三聲爆響

      爆燃事故發生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材料科學與技術學院實驗室三樓。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尹蕓是正是該校材料科學與技術學院學生。事發當天,她在旁邊一棟樓。

      尹蕓記得,聽到第一聲悶響,當時并沒注意,且聲音很小;接著聽到第二聲,聲音大一些,且有震感,她和同學們才開始跑,到樓下看到三樓有煙冒出。

      實驗室冒出濃煙,視頻截圖

      隨著消防車和救護車不斷開進校園,網絡上開始有“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實驗室爆炸”的帖子出現。

      有該校學生發帖稱,當天有人目睹了那朵巨大的蘑菇云;有人目睹救護車拉走了三車人;有人看到一些同學從樓里跑出來的時候,手里還抱著筆記本電腦……

      事發現場

      但當時大家都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么事。直到當晚7時許,南京消防通報,江寧區將軍大道29號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將軍路小區一實驗樓發生爆燃,共造成2人死亡,9人受傷。

      醫護人員救治受傷同學

      一段幾人在事發樓層澆水的視頻在網絡傳開。視頻的最后,伴隨著又一次爆炸,畫面中幾人瞬間被火光吞沒……

      尹蕓事后回憶,當天她總共聽到了三聲爆響。澆水視頻中發生的爆燃聲響,應該就是她聽到第三聲。

      媒體報道解釋了上述網傳視頻澆水的原因。幾人澆水是給樓道鐵欄桿降溫,意圖營救實驗室內被困人員,以便讓他們能夠順著鐵欄桿逃生。

      有該校學生稱,事發當時,他在隔壁樓,他事后得知,視頻中的4人并無大礙,澆水的那位同學經過救治,目前已經返校。通報中,遇難的兩位同學,當時因為被困在實驗室,還是沒能跑出來。

      村里為數不多的研究生

      2死9傷的消息,讓人心痛。

      事發當晚10時24分,一個由貼吧管理員發起的尋人帖,出現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貼吧里。

      “翟君鵬,研三,材料學院,找人”“劉成,研三,搞材料的,至今電話聯系不上,微信也沒有回復”……貼吧里尋人的心情很急切,但確切的消息寥寥無幾。

      其中,吳可的名字被多次提及。貼吧管理員在尋人者的帖子下留下了一聲嘆息,和三根蠟燭。

      10月25日,極目新聞記者來到南京市將軍路南京航天航空大學,因疫情原因校園封閉,僅校門口有不少學生取快遞。

      有學生介紹,爆燃事故發生后,學校已將實驗樓封閉,大家都比較傷心,彼此之間都不愿多提此事。

      極目新聞記者從江寧殯儀館獲悉,已收到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爆燃事故遇難者遺體,但并非吳可。

      吳可父親的朋友王先生告訴極目新聞記者,10月24日,吳可父母接到孩子出事的消息后,在親友的陪同下,當晚就從河南趕往南京。

      “聽同去的一位親友說,孩子不行了。吳可老家在河南農村,父親主要務農,偶爾打零工,母親是老師,奶奶去年剛剛過世。”王先生說。

      “他是家中獨子,成績非常優異。”王先生惋惜,吳可是村里為數不多的研究生,將近一米八的個子,平時話不多,但見人打招呼,笑容時常掛在臉上。

      公開信息顯示,吳可是2020級材料與化工專業碩士研究生。2020年年底,他獲得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研究生學業獎學金一等獎,獎金1萬元。

      10月27日下午,吳可的一名同學告訴極目新聞記者,他當天給吳父發了消息:“吳叔叔,吳可現在情況怎么樣,我們都很擔心他。”

      吳可父親回復:“吳可沒有了。”

      該同學稱,得知這個消息,他心情久久無法平復,他知道吳可是家里獨子。無法想象,短信那頭,這位失去的孩子父親,究竟有多么心痛。

      ICU里的重傷者

      事故中,還有一位該校失聯學生牽掛著不少人的心,他是2019級材料工程專業的學生劉成。

      10月26日,極目新聞記者從南京市鼓樓醫院重癥醫學科獲悉,劉成正在該科室治療。

      曾與劉成一起復習考研的熊一澤向極目新聞記者介紹,劉成今年研三,已經落實了工作。

      “沒想到出了這樣的事情。”熊一澤說,10月24日得知南航實驗室爆燃,當晚自己還在群里問劉成沒什么事吧。但劉成一直沒回復,打電話也不接。

      熊一澤回憶,事后他又仔細看了一遍新聞報道,發現原來事故發生在該校材料學院。此時他心里有了不祥預感,最終從朋友處證實,出事的正是劉成所在的課題組。

      “劉成今年26歲,為人很好,得知他出事后,高中同學、大學同學都在找他。”熊一澤說,因沒有確切消息,前幾日大家在各個平臺發帖尋人,但眾說紛紜,沒有準確的消息。如今得知他在醫院治療,他父母也趕到醫院照顧,希望劉成早日康復。

      極目新聞此前曾報道,還有一位安徽學生家長,事發當時在北京工作,接到消息之初以為是詐騙,再次確認消息后連夜從北京趕赴南京。

      除劉成外,同在南京市鼓樓醫院重癥監護室治療的,還有另一名傷者。10月26日,極目新聞記者前往南京市鼓樓醫院,重癥醫學科醫務工作人員介紹,因疫情防控,該科室實行封閉管理,無法獲得更多傷者病情消息。

      南京市第一醫院6號樓

      10月25日下午,南京市第一醫院多名醫護人員向極目新聞記者證實,目前仍有2名重傷患者在ICU搶救。同時記者了解到,稍早前,另有6名傷勢較輕的人員被送往南京市江寧醫院治療。

      南京市第一醫院

      實驗室安全之憂

      據知情人介紹,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爆燃事故中,遇難學生的導師疑為材料科學與技術學院一汪姓教授。極目新聞記者致電汪教授,其回應稱不方便回復,由學校統一發布消息。

      南航大一名在校生透露,發生爆炸的實驗室內有大量鎂鋁粉末和丙酮,汪教授項目組比較辛苦,周末學生過來實驗室做實驗,實驗過程中不知什么原因,引燃鎂鋁合金,前期燃燒爆炸。實驗室很多學生身上著火,有人跑出實驗室,有人被困在里面或爬上陽臺。后明火引燃空氣中揮發的丙酮,導致最后一次更劇烈的爆炸。

      該同學認為,此次爆燃事故,教訓很慘痛,安全事故的發生,說明實驗室安全管理或學生實驗操作方面,可能存在一些漏洞。

      一名今年4月剛從南航大畢業的網友介紹,該校材料科學與技術院課題項目基本都是跟航空航天相關,做實驗時經常涉及一些易燃的化學藥品和鎂粉鋁粉。該網友還說,“實驗室環境就那樣,一個老師就一兩個實驗室,自然是為了方便(將材料)都堆在一起,爆炸一旦發生,極有可能有余爆”。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門口

      有高校學生告訴極目新聞記者,進入實驗室之前,學生一般要接受安全培訓,學習相關的規章制度要求,要通過實驗室安全考試,方能獲得“準入資格”。實驗過程中,導師會給學生指出實驗風險所在,且告會告知突發情況處置方案,較危險的操作,一般會由實驗老師陪同操作。

      武漢科技大學材料與冶金學院張華教授介紹,實驗室的安全運行,學校要制定嚴格的規范制度,將責任明確到人。在日常中組織有針對性的安全培訓,提高學生的自救能力也至關重要。

      張華介紹,高溫引起的線路問題、化學品危害、材料設備輻射、有毒氣體……均是材料實驗室常見的事故類型。此外,實驗室里還存在危險性比較大的粉塵爆燃,這類事故是可燃粉塵與空氣混合后,遇到著火點,從而迅速引起的劇烈燃燒,危害性較大。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生尹蕓說,化學實驗確實存在一定危險,尤其需要操作規范,此事發生后,大家比較感傷,她們院實驗樓已經封閉,這幾天她一直呆在宿舍。

      今年以來,高校化學實驗室爆炸事故已至少發生3起。3月31日,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實驗室因反應釜高溫高壓發生爆炸,一名研究生當場死亡;7月13日,南方科技大學一化學實驗室發生火情,一位博士后頭發著火,最終診斷為輕傷;7月27日,中山大學藥學院實驗室,一博士生在清理沖洗此前畢業生遺留在燒瓶內的未知白色固體時發生炸裂,玻璃碎片刺穿該生手臂動脈血管。

      此次南航大爆炸事故發生后,有不少網友在網上為遇難者默哀。一位網友稱,她很難不與這些碩博生共情,他們性格迥異,卻有一個共同點:身上都帶有著一些可愛的書生氣,這些書生氣有時會讓他們顯得“笨拙”,但同時也讓他們獲得了一份難能可貴的純真。

      (文中人物除張華外,均為化名)

      鄭重聲明: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僅作為參考,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處理!

      為您推薦

      中国的老人与老人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