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徐州市泉山區城市管理局一副科長被曝在上班時直播玩游戲、帶貨賣酒,并在直播時多次對疑似舉報者口頭謾罵,爆粗口。目前,當地紀委已介入調查。
上班時間從事與本職工作無關的直播,還爆粗口罵人,這樣的畫風,與公職人員的身份對照,真是滿滿的違和。它給網友們呈現的觀感,不僅是個人工作態度、文明素質的問題,還涉及所在部門的形象和公信力。
其次,工作時間直播帶貨,如果屬于營利性活動,就涉嫌違反公職人員不得經商的相關規定。《公務員法》、《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處分暫行規定》等法律法規都明確了這一紅線;如果是黨員,還受到《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關于公職人員不得經商規定的約束。
換句話說,這位副科長工作時間直播賣酒,涉嫌違紀、違法、違規,并不像其輕飄飄的一句:“我違紀,但我不違法。”
為何要直播賣貨?該副科長說為了還錢,“之前幫朋友在銀行擔保了數十萬”。此前,確實出現過個別公職人員送外賣、開網約車等案例,但多是遭遇意外變故后,在生存壓力下的無奈之舉,而且是在工作時間之外進行。人們對之報以理解和寬容。但此次這位副科長,無論帶貨的動機和時機,都完全是另一回事。
有幾個細節,或許透露了這位副科長的心態。他稱,單位領導、紀委等部門已找他談過話。區紀委也證實,此前有群眾反映過此事。也就是說,其直播帶貨行為,并不是心存僥幸的頭一次,而是被“敲打”過后的我行我素。更囂張的是,他還在直播時對疑似舉報者“出口成臟”,這不僅是對群眾監督的漠視,還多少帶有威脅報復的意味。
敢于頂風作案,真正的答案或許在其酒后吐的真言里:“自己還有兩年就要退休”。此前輿論場熱議過一些公職人員中的“59歲現象”,這位副科長是不是想趁著退休前“撈一把”,或者認為自己快退休了就可以為所欲為?
當然,隨著直播帶貨的興起,一些地方官員也頻頻走進直播間,為當地特產或品牌商家“吆喝”,這種義務、公益性質的直播帶貨,是值得鼓勵的。但前提是,不能摻雜私利,不能模糊了公與私的界限。
城管部門手握一線執法權,面對的是公眾。希望當地紀委在這次調查中,對副科長直播帶貨的來龍去脈一探究竟,也對其是否有其他違規違紀行為來一次梳理,以真相驅散疑云,以公正回應關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