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鳥的便便以白色居多
我們平時見得最多的鳥糞的顏色一般為白色,但是鳥糞的顏色絕對不僅僅局限于白色。影響鳥兒便便顏色的因素有很多,環境、飲食、身體狀況等等都會導致鳥兒的便便出現不同的顏色。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我們通過鳥兒便便的顏色也能大致上判斷它們的健康狀況如何,喂食的食物是否正確,生活環境會不會對它們造成不適。
通過對鳥兒糞便的觀察,我們可以發現其形狀、顏色、干濕程度,病變等狀態是由于多種原因交替和混合形成。不同狀態下的鳥兒,其便便的形狀、顏色都會有一定的差別,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判斷鳥兒此時的狀態。
決定鳥糞顏色的因素一般是三個方面:
1.是有所吃食物和飼料的顏色所決定,特別是在消化不夠充分的時候,鳥糞的顏色就更加接近飼料的顏色。比如說當靛頦類鳥經過換食后,以碎畫眉飼料為主喂養時,鳥糞的顏色往往和飼料的顏色非常接近,說明食蟲類鳥雖然經過換食可以用其他非蟲飼料維持生命,但是卻不能夠對飼料的養分進行很好地吸收,因此仍然需要我們平時以面包蟲等作為補充。
2.如果鳥兒進食的食物當中所含的鐵含量很高而又不能夠充分吸收的時候,其糞便的顏色往往呈現出暗綠色。
3.我們知道,無論是什么種類的鳥,它們的糞便還有一個最大的共性就是都有白色的成分,這是因為它們吃進的蛋白質經過消化的最終產物尿酸,而尿酸難溶于水,因此在與水及其他廢物一起排出的時候,會形成白色的晶體,這也是是鳥類的糞便呈白色的原因。鳥糞白色的程度也就取決于它對蛋白質消化吸收的。這就是我們為什么看見野外的貓頭鷹,烏東等吃肉和昆蟲為主的鳥的糞便往往是幾乎全白色的原因。另外一個方面,鳥吃入昆蟲數量的多少,也是決定鳥糞干濕的一個重要標準(除了疾病的因素以外),平時吃面包蟲較多的鳥糞便一般偏稀偏白,只要不粘肛毛,就不必擔心。
如果是不不好吸收,便便的顏色會和飼料比較接近
飲食對于鳥兒的便便有著最直接的影響,當鳥吃了合胃口的食,那么鳥的糞便很成型,不粗,也不細。如果糞便粗就證明鳥兒吸收的不好,只是從腸胃上過了一下;如果糞便太細太稀或成粘稠狀也不行,證明葷料偏高,鳥的腸胃受不了。只要糞便成條狀,不干不稀,就能說明鳥的腸胃是健康的。
我們可以通過便便的顏色、狀態來判斷喂食的食物是否合適,如果便便的顏色與飼料的顏色很類似,那么說明這個飼料對于鳥兒來說并不是很容易吸收,最好更換一種飼料來喂食。如果便便太稀那么可能是身體有些不適,最好這段時間多注意一下狀態,調整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