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的最高的鳥是高山兀鷲,高山兀鷲一般棲息在海拔2500-4500的高山、草原等地域,是世界上飛的最高的鳥類。
高山兀鷲(學名:Gypshimalayensis):是隼形目鷹科的鳥類,大型猛禽,全長約110厘米。羽毛顏色變化較大,頭和頸裸露,稀疏的被有少數污黃色或白色像頭發一樣的絨羽,頸基部長的羽簇呈披針形,淡皮黃色或黃褐色。上體和翅上覆羽淡黃褐色,飛羽黑色。下體淡白色或淡皮黃褐色,飛翔時淡色的下體和黑色的翅形成鮮明對照。幼鳥暗褐色,具淡色羽軸紋。
棲息于海拔2500-4500米的高山、草原及河谷地區,多單個或結成十幾只小群翱翔,有時停息在較高的山巖或山坡上。經常聚集在“天葬臺”周圍,等候啄食尸體。主要以尸體、病弱的大型動物、旱獺、嚙齒類或家畜等為食。能飛越珠穆朗瑪峰,是世界上飛得最高的鳥類之一。分布于阿富汗、不丹、中國、印度、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馬來西亞、蒙古、尼泊爾、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泰國和烏茲別克斯坦。
高山兀鷲屬大型猛禽。頭和頸上部被有污黃色像頭發一樣的羽毛,到下頸羽毛逐漸變白和變成絨羽,頸基部有長而呈披針形的簇羽形成領翎圍繞在頸部,淡皮黃色或黃褐色,具有中央白色羽軸紋。背和翅上覆羽淡黃褐色,羽毛中央較褐,形成一些不規則的褐斑,外側大覆羽、飛羽和尾羽暗褐色,內側次級飛羽具淡色尖端。上胸為密的白色絨羽和被有淡褐色胸斑,其余下體淡皮黃褐色,肛區和尾下覆羽全白色,具不清晰的羽軸紋。幼鳥頭部褐色,絨羽較成鳥多。上體暗褐色,背、肩和翅上覆羽具粗著的黃白色縱紋,初級飛羽和尾羽黑褐色。下體暗褐色,具淡色羽軸紋。
高山兀鷲的視覺和嗅覺十分的敏銳,它主要以腐肉和尸體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