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千億的行業規模,卻在蹣跚前行
據《2021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所示:隨著我國居民收入提升和養寵人群不斷擴大,寵物消費相關的商品和服務類型不斷豐富,國內寵物行業規模快速擴張。2020年我國城鎮寵物市場規模接近三千億元,2015-2020年6年間復合増速達到32.8%。隨著寵物家庭滲透率和行業成熟度的持續提升,寵物行業依然會保持穩步增長。預測未來三年我國寵物行業復合增速在14.2%,到2023年規模將達到4456億元。
我國寵物行業在經過近十年高速發展過后,已經暴露出一系列的問題。目前這個龐大的行業整體良莠不齊、管理混亂,尤其缺乏一個標準化、統一化的規范和監管。這一點在寵物門店上面體現的淋漓盡致。
傳統寵物門店的痛點
當然,疫情對每個行業都是重塑,寵物行業也不例外,甚至可以用慘烈來形容,2020年到2021年全國35000個寵物機構門店,可能倒閉了6000-7000家,尤其是夫妻店為主,那到底是什么導致寵物機構以及門店,與日益增加的寵物數量和市場經濟如此不同步呢?
首先我國寵物經濟雖然增長迅速,但是行業卻沒有規范,機構不專業,由于中國經濟的不平衡,所以寵物服務機構也是從一線往四線拓展,大量的個體工商戶和夫妻店,兄弟門店是提供服務主體,但是服務標準,周期,質量等各方面都是層次不齊的。
其次寵物服務市場同質化嚴重,民營企業最怕惡性競爭和抄襲模仿,因此現有服務機構以及線下門店普遍生命周期短,迭代快。
而對于養寵個人而言,養寵物的目的大部分都是希望得到情感的回應以及愛的寄托,但是由于如今快經濟社會的現象,行業痛點也被無限放大,無論是健康還是衛生,再到教育以及離別,都是無法逃避的現象,雖然我們無法避免,但是我們可以延續拉長,所以寵小伴就以健康養寵為基本核心,通過寵物的健康衛生管理,以及一個正確的教育方向,從而做到情感的延續。
寵小伴的“破繭而出”
現階段,全球寵物行業中規模最大的是美國的PetSmart,有1300多家店,涵蓋寵物連鎖超市、電商、寵物酒店、寵物樂園等多方面業務,市值近70億美金。但是美國和中國在這塊有很大的區別:美國寵物以大型犬為主,由于人工成本很高,所以美國市場的特點是主要以寵物用品銷售為主,服務為輔。而中國,人工相對來說低于國外,那么服務將會是消費主力。
所以“寵小伴”的目標是在健康養寵的基礎上,立足打造場一站式場景化,來解決問題以及服務商家和用戶的標準化平臺,通過新的技術以及自身賦能,抓住市場群體的日常生活和消費習慣,跟隨他們的生活軌跡,利用數字化運營來幫助傳統寵物門店轉型。
從基礎的健康養寵著手,延伸到提供寵物健康SPA護理、寵物時尚造型、高端寄養服務等,從寵物健康飼養再到寵物酒店,寵物醫療,寵物社交再到推動寵物賽事、寵物公益性項目等一系列產業鏈。最終實現整個行業的產業升級。“寵小伴”的目標是做中國版的PetSmart,根據國內的實際情況優化并升級,在困境中破繭而出,打造寵物行業的標桿。
傳統寵物店的“救贖之道”
想要提高寵物門店的運營效率,就需要線上線下全方位的提升。
俗話說“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寵小伴”通過六大賦能,從前期選址、定位、規劃布局,到后期門店陳列擺放,再到后期經營管理、社群運營體系、完善的供應鏈體系,讓共同參與寵小伴的伙伴真正做到資源共享,流量共享,用戶獨享。
2022年對于寵物市場依然是機遇和挑戰并存,但是機會依然大于挑戰的一年,大品牌和好產品能幫助我們不斷開拓市場,為門店與消費者建立一種更為持續信任的品牌關聯。這個世界,總需要有人看遠一點!
相信在我們不斷的共同努力下,尋找答案的人,終會變成書寫答案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