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VINK個性化網頁收藏夾 沒用過的化妝品怎么看好壞
新華網電:4日下午,為期兩天的首屆中國-蘭州藏獒文化節在蘭州黃河國際博覽中心閉幕。全國各地的206只藏獒參加了此次文化節,藏獒成為此間街談巷議的熱門話題。有關人士呼吁說,莫讓商業活動、市場交易中的巨額利益和興起的無序養殖讓藏獒最終身敗名裂。
懂得藏獒的人都說:“千金易得,一獒難求”。長篇小說《藏獒》的作者楊志軍說,藏獒是一種高素質的存在,集中了草原的野獸和草原的家獸應該具備的最好品質。
據了解,藏獒是由一千多萬年前的喜馬拉雅巨型古鬣犬演變而來的高原犬種,是犬類世界唯一沒有被時間和環境所改變的古老的活化石。它曾是青藏高原橫行四方的野獸,直到六千多年前,才被人類馴化,開始了和人類相依為命的生活。楊志軍說,現存于歐亞兩陸的幾乎所有大型兇猛犬種的祖先都是藏獒。
據介紹,藏獒素質的形成,除了遺傳和血統,更重要的是環境的熔鑄打磨,是狗和自然,狗和人類互為依存、艱難發展的必然結果,是青藏高原的特殊環境發育和雕塑出來的一種特殊的生命質量。
目前,每年的12月到次年7月,從西寧、蘭州、四川及西藏發至北京等省市的藏獒每天可達約四五百只。“許多人以藏獒為贏利的商品,而不是真正從藏獒的生命、物種的延續上去著想。”楊志軍說,藏獒的心肺已經適應了在含氧量只有50%的地區生存,到了內地就顯得情緒不好,有煩悶、記憶力喪失等表現。他說,青藏高原的藏獒成活率在70%以上,可是販到內地的藏獒存活率只有40%。而且,無序的養殖也對藏獒種的純粹性發起挑戰。
楊志軍認為,為提高藏獒種的純粹性,應該在青藏高原建立藏獒原生態自然保護區,讓藏獒回歸到牧民的草場上,天天面對缺氧的惡劣環境,面對來自外界的各種威脅,使這一物種的延續做到可持續發展。
藏獒養殖戶對此也有自己的看法。來自內蒙古包頭市興源藏獒養殖基地的陳明剛說,他的藏獒養殖基地是2002年建立起來的,基地今年已經實現了贏利。
“現在藏獒養殖市場屬于初級階段,各地市場的發展程度不同,對于藏獒的認識也不同,甚至對于藏獒的評判標準和價值標準也有一定差距,不利于藏獒市場的繁榮和進一步的發展。”陳明剛說,“我們期待盡快能在發展中逐步完善市場。”
來自甘肅天水市麥積山原生藏獒園的園主岳虎堂說,“不同的環境下藏獒有不同的定位,它可以是防暴犬、工作犬,還可以做為寵物犬家養。”
岳虎堂說:“現在藏獒的市場價格并不高,對藏獒的評判標準已經科學多了,不再像原來那么單一、片面,現在通常都從多角度、多方面來評獒,從一只獒的純度、身高、體重、品相等等方面來綜合評定一只藏獒的級別和價值。”
他認為,草原上環境、飲食與養殖場的確是大不相同,所以藏獒長大以后還是會有一定區別的,但人工養殖也有一定優勢,在科學喂養、營養喂養方面,園區養殖還是很有優勢的。
來自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囊謙縣的成林告訴記者,玉樹結古地區幾乎家家戶戶現在都養殖藏獒。而他是從2004年開始養殖藏獒的,現在家中養有10多條藏獒。
成林說:“去年花費在藏獒養殖上的費用大概在1萬多元,收入了近10萬元,今天賣掉了兩條剛剛出生才40天的小藏獒,收入了1萬元。”
成林還說,近兩年隨著藏獒養殖升溫,當地成立了多家藏獒養殖協會,來引導、規范養殖戶和養殖市場。養殖藏獒讓成林嘗到了甜頭,他說今年準備擴大規模,多養殖一些藏獒。新華網電:4日下午,為期兩天的首屆中國-蘭州藏獒文化節在蘭州黃河國際博覽中心閉幕。全國各地的206只藏獒參加了此次文化節,藏獒成為此間街談巷議的熱門話題。有關人士呼吁說,莫讓商業活動、市場交易中的巨額利益和興起的無序養殖讓藏獒最終身敗名裂。
懂得藏獒的人都說:“千金易得,一獒難求”。長篇小說《藏獒》的作者楊志軍說,藏獒是一種高素質的存在,集中了草原的野獸和草原的家獸應該具備的最好品質。
據了解,藏獒是由一千多萬年前的喜馬拉雅巨型古鬣犬演變而來的高原犬種,是犬類世界唯一沒有被時間和環境所改變的古老的活化石。它曾是青藏高原橫行四方的野獸,直到六千多年前,才被人類馴化,開始了和人類相依為命的生活。楊志軍說,現存于歐亞兩陸的幾乎所有大型兇猛犬種的祖先都是藏獒。
據介紹,藏獒素質的形成,除了遺傳和血統,更重要的是環境的熔鑄打磨,是狗和自然,狗和人類互為依存、艱難發展的必然結果,是青藏高原的特殊環境發育和雕塑出來的一種特殊的生命質量。
目前,每年的12月到次年7月,從西寧、蘭州、四川及西藏發至北京等省市的藏獒每天可達約四五百只。“許多人以藏獒為贏利的商品,而不是真正從藏獒的生命、物種的延續上去著想。”楊志軍說,藏獒的心肺已經適應了在含氧量只有50%的地區生存,到了內地就顯得情緒不好,有煩悶、記憶力喪失等表現。他說,青藏高原的藏獒成活率在70%以上,可是販到內地的藏獒存活率只有40%。而且,無序的養殖也對藏獒種的純粹性發起挑戰。
楊志軍認為,為提高藏獒種的純粹性,應該在青藏高原建立藏獒原生態自然保護區,讓藏獒回歸到牧民的草場上,天天面對缺氧的惡劣環境,面對來自外界的各種威脅,使這一物種的延續做到可持續發展。
藏獒養殖戶對此也有自己的看法。來自內蒙古包頭市興源藏獒養殖基地的陳明剛說,他的藏獒養殖基地是2002年建立起來的,基地今年已經實現了贏利。
“現在藏獒養殖市場屬于初級階段,各地市場的發展程度不同,對于藏獒的認識也不同,甚至對于藏獒的評判標準和價值標準也有一定差距,不利于藏獒市場的繁榮和進一步的發展。”陳明剛說,“我們期待盡快能在發展中逐步完善市場。”
來自甘肅天水市麥積山原生藏獒園的園主岳虎堂說,“不同的環境下藏獒有不同的定位,它可以是防暴犬、工作犬,還可以做為寵物犬家養。”
岳虎堂說:“現在藏獒的市場價格并不高,對藏獒的評判標準已經科學多了,不再像原來那么單一、片面,現在通常都從多角度、多方面來評獒,從一只獒的純度、身高、體重、品相等等方面來綜合評定一只藏獒的級別和價值。”
他認為,草原上環境、飲食與養殖場的確是大不相同,所以藏獒長大以后還是會有一定區別的,但人工養殖也有一定優勢,在科學喂養、營養喂養方面,園區養殖還是很有優勢的。
來自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囊謙縣的成林告訴記者,玉樹結古地區幾乎家家戶戶現在都養殖藏獒。而他是從2004年開始養殖藏獒的,現在家中養有10多條藏獒。
成林說:“去年花費在藏獒養殖上的費用大概在1萬多元,收入了近10萬元,今天賣掉了兩條剛剛出生才40天的小藏獒,收入了1萬元。”
成林還說,近兩年隨著藏獒養殖升溫,當地成立了多家藏獒養殖協會,來引導、規范養殖戶和養殖市場。養殖藏獒讓成林嘗到了甜頭,他說今年準備擴大規模,多養殖一些藏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