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VINK個性化網頁收藏夾 沒用過的化妝品怎么看好壞飼喂要定時、定量
定時是批每天飼喂時間要固定,不能提前拖后。定時飼喂可使犬每到喂食時間胃液分泌和胃腸城里勸就有規律地加強,饑餓感加劇,使食欲大增,對采食及消化吸收大有益處。如果不定時飼喂,則將破壞這一規律,不但影響采食和消化,還易患消化道疾病。
定量度批每天飼喂的飼料量要相對穩定,不可時多時少,防止犬吃不飽或暴飲共食。全要注意不同個體間的食量可能有很大差異,還要靠飼養者自己的觀察來確定。一般情況下,不同體重的犬每天的飼喂量見表4—1
表按犬體大小估算的日需采食量-干燥型飼料
犬的體重
維持營養的需要
生長的營養需要
-千克
每千克體重
每條犬
每千克體重
每條犬
-克
-千克
-克
-千克
2.3
40
0.09
80
0.18
4.5
33
0.15
66
0.30
6.8
28
0.19
56
0.38
9.1
27
0.25
54
0.49
13.6
25
0.34
50
0.68
22.7
25
0.57
50
1.13
31.8
25
0.79
50
1.60
49.9
24
1.20
48
2.40
定食具、定場所
犬進食的特點是簡單地咀嚼食物,囫圇吞下,尤其是在兒只犬共用一個食盆時這種現象更為突出。因此,每只犬應固定一個食盆,不要串換,防止傳播疾病。食盆要大一點,每次添食不要過多,以蓋住盆底為宜,讓犬舔食,吃完再添,使其養成不剩食的習慣。犬有在固定地點睡覺、進食的習性,所以,喂食的場所要相對固定。有些犬在更換飼喂場所以后常拒食或食欲明顯下降。
掌握好食物的溫度
飼料的溫度以在40℃左右為好,避免過冷過熱,但在炎熱的夏季可給以冷食,冬季必須加溫,當食物的溫度超過50℃時,犬有可能拒食。
注意衛生
食具要定期消毒,飼料應現做現吃,最好不過夜,發霉變質的食品不能再喂犬。喂食前后要停止做劇烈運動,飲用水要用清潔的自來水或吉水,不能用廚房里的泔水和地表積水,以免引起食物中毒、寄生蟲的侵襲和消化器官疾病。
注意觀察犬的進食狀況
影響犬食欲的原因很多,但主要的有以下3點:
1.飼料方面
一是因飼料單一、不新鮮、有異味等,犬不愿采食。二是因飼料中含有大量化學調味品,或含芳香、辣味等有刺激性氣味的物質,以及特別甜或咸的食物,均影響犬的食欲。
2.喂食的場所不合適
如強光,喧鬧,幾只犬在一起爭食,有陌生人在場或其他動物干擾等。
3. 疾病
如上述原因都排除了而食欲仍不見好轉,應考慮疾病問題,要注意觀察犬體各部有無異常表現,發現問題,及時請獸醫診療。
幼齡犬的飼養
在犬的一生中,幼齡時期是生長發育最快,可塑性最大,也是發病和死亡數最多的階段。因此,這個階段的飼養管理要求最高,我們必須了解幼犬的生長發育規律和生理特點,給以科學的飼養,再配合相應的管理和鍛煉,加速幼犬的生長和發育,以獲得所需品種的優良仔犬。
新生仔犬的飼養
仔犬一生出來立刻會吸奶。應讓仔犬躺在母犬身邊,以便吮乳。如果一胎生仔較多,應將體質較弱、瘦小的仔犬-通常是最后生出的仔犬放到后兩對奶頭上吮乳,反筆數次后,每只仔犬就會有固定的奶頭。要讓新生仔犬吃到足夠的初乳,因為初乳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維生素,還含有較高的鎂鹽、抗氧化物及酶、激素等,具有緩瀉和抗病作用,有利于胎便的排出;初乳的酸度較高,有利于促進消化道的活動;初乳中的各種營養物幾乎可全部吸收,這對增強仔犬體質,產生熱量維持體溫極為有利。更值得一提的是,初乳中含有母犬的多種抗體-母源抗體,使仔犬獲得抗病能力,因此,應盡早-0。5~1小時內讓新生仔犬吃到初乳。
新生仔犬突然離開母體子宮和外辦接觸,這地溫度及肺呼吸量度最大的差別。新生仔犬的體溫較低-生后1~2周內體溫是34。5~36℃,4周齡以后接近成年犬體溫。
要加強對仔犬的監護,防止因母犬擠壓、踩踏、遺棄和饑餓-奶水少不讓仔犬吃食而造成仔犬死亡。有的仔犬剛生下就不會呼吸及叫喚,即出現假死現象,此時可將頭部向下,左右搖擺犬體,用吸球吸出仔犬口鼻內的羊水,用酒精棉球擦拭鼻孔粘膜及全身,并輕輕地有節律地按壓胸壁,通常用人工呼吸持續3~4分鐘后仔犬就能開始自行呼吸。此時將仔犬放入39℃溫水中,洗去身上的穢物,再用毛巾擦干,放入保溫箱即可。
幼齡犬的飼養
幼齡時期是犬生長發育的主要階段,身體增長迅速,因而必須供給充足的營養。一般出生后頭3個月主要是增長軀體和體重,4~6個月主要是增加體長,7個月后主要長體高。因此,應按不同的發育階段,配制不同的日糧。斷奶后的幼犬,由于生活條件的突然改變,往往顯得不安,食欲不振,容易生病,這時所選的飼料要適口性好,易于消化。3個月內的幼犬每天至少喂4次。對于食欲差的犬可采用先喂次的,后喂好的,少添勤喂的方法。先次后好可保持犬的食欲旺盛,少添勤喂可使犬總有不飽之感,不至于厭倦、挑食。4~6月齡的幼犬,食量增大,體重增加很快,每日所需飼料量也隨之增多。每天至少喂3次。6月齡后的犬,每天喂2次即可。
新購幼犬的食譜,應先按原犬主的食譜喂,逐漸轉換。對3個月以內的幼犬應喂以稀飯、牛奶或豆獎并加入適量切碎的魚、肉類以及切碎煮熟的青菜。為了降低飼料成本而又不影響幼犬的營養,可將豬、牛肺臟之類的臟器煮熟切碎后,與青菜、玉米面等熟食混勻后喂犬,這樣既經濟,犬又愛吃。
有些人認為,如給犬全部喂肉類可使犬長得健壯,其實這是錯誤的做法。全吃肉類不僅不能使犬健壯,反而因消化不良,難以吸收而使多數犬發生腹瀉。肉類中蛋白質雖多,但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和碘較少,同時肉類中鈣少磷多,長期吃肉,易造成幼犬體內因鈣、磷比例失調導致骨骼形成障礙,易于斷裂或出現跛行,對大型犬如大丹犬等更不宜過早喂以多量肉類,否則可能引起前肢彎曲。
幼犬的飼養中,水是絕對不可少的東西,應經常放一盆清水于固定的場所,以便它在吃食及運動前后任意飲用。如果犬從小能飲足夠的清潔水,就可使其發育正常,胃腸健康。尤其在夏秋季節,天氣炎熱,體內水分蒸發很快,特別是愛活動的幼犬,如不及時補充水分,常易引起組織內缺水,甚至引起脫水而影響犬的健康,最好在每次日常運動后讓犬喝一些葡萄糖水-1~2湯匙葡萄糖粉,加入適量的清潔水。
幼犬的飼料中應補充鈣粉和維生素,這對牙齒和骨骼的生長都是必需的。尤其是骨架較大的純種犬,如拳師犬、大丹犬等,幼犬時期更需要鈣質。通常1歲以下成長中的幼犬,每日補鈣粉的一為每2千克體重約需1茶匙,隨著年齡的增長,應按比例增加鈣粉的劑量。至1歲后,由于犬已進入成熟期,牙齒和骨骼的生長已趨穩定,鈣粉的需要一相對減少,其用量為每4。5千克體重,每日約需1茶匙即夠。但每日應有適量的室外運動,經過紫外線的照射,以便于鈣質的吸收。鈣粉喂量過多反而有害無益。
在飼養管理上,幼犬要比成年犬需主人傾注更多的精力,要特別防止少數幼犬霸食暴食,使其他幼犬吃不飽、吃不著。每日每只犬的食量應隨犬的大小而定,這要靠飼養者的觀察確定。一般來說,從犬采食的表現就可以看出其飽和饑的程度來。如果犬采食迅速,大口吞咽,說明食欲沒有問題;采食后,食盆中剩留飼料,表明喂多了,可能過飽;如果犬在空的食盆上繼續用舌頭舐舔,或用期待的眼光望著主人,說明沒有吃飽。對幼犬不宜喂和過飽,以七八成飽為最好。另外,由于幼犬胃腸道尚在發育過程中,更應注意衛生,以防發生胃腸病。
成年母犬的飼養
妊娠期母犬的飼養
妊娠期母犬的飼養應供給充分的優質飼料,以增強母犬的體質,保證胎兒健全發育和防止流產。妊娠頭1個月,胎兒尚小,不必給母犬準備特別的飼料,但要注意準時喂食,不可早一頓晚一頓。一般母犬在妊娠的初期食欲都不好,應調配適口的食物。1個月后,胎兒開始迅速發育,對各種營養物質的需要量急劇增加,這時1日應喂3次,除要增加食物的供給量之外,還應給母犬補充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肉類、動物內臟、雞蛋、牛奶等,并要注意補充鈣和維生素,以促進胎兒骨骼的發育。妊娠50天后,胎兒長大,腹腔膨滿時,每次進食量減少,需要多餐少喂。為了防止便秘,可加入適量的蔬菜。不要喂發霉、變質的飼料,以及其他對母犬和胎兒有害的食物,不喂過冷的飼料和水,以免刺激胃腸甚至引起流產。
哺乳期母犬的飼養
對哺乳期母犬的飼喂,不但要滿足其本身營養需要,還要保證產奶的需要。分娩后最初幾天母犬食欲不佳,應喂給少面精的易消化飼料,如牛奶、麥粉、蛋黃等,并加強飲水-切忌飲冷水,4天后食量逐漸增加,10天左右恢復正常,在以后的哺乳期間,要增加飼料量。每天除上下午各喂1次外,中間要加喂1次。在營養成分上,要酌情增加新鮮的瘦肉、蛋、奶、雞、魚肝油、骨粉等。要經常檢查母犬授乳情況,對于泌乳不足的母犬,可喂給紅糖水、牛奶等,或將亞麻仁煮熟,同食物一起混喂,以增加乳汁。
種公犬的飼養
種公犬不能喂得過肥或過瘦。平時其飼料應與母犬相似,但其蛋白質要略高于一般的犬。在配種期間應增加蛋白質、維生素含量較高的飼料,如肉類、雞蛋、牛奶等。1日喂3次,要給予充足的飲水。
病犬的飼養
病犬常需要更高的營養。如發熱的病犬,體溫每長高1℃,新陳代謝水平一般要增加10%,這就意味著體內營養物質的消耗要高于正常犬。又如傳染性疾病,其免疫球蛋白質的合成及免疫系統的代謝均加強,為了滿足這種合成的需要,必需有足夠的蛋白質和營養物質供應。因此,犬患病期間的營養需要在大多數情況下高于健康犬。但疾病往往會影響到消化機能,表現為食欲不振或拒食,以及胃腸消化功能的降低。所以,食物的成分組成,營養物質的含量,適口性,是否易于消化及飼喂方式等,是病犬飼養應十分注意的問題。
為補充蛋白質,最好選用動物性蛋白質飼料,盡量減少食物中粗纖維的含量,補充足量的維生素和無機鹽。
除注意營養組成和含量外,還應注意食物的適口性。一般來說,病犬的食欲均不好,食物稍不適口,就會不吃。因此,要選擇平時犬最喜歡吃的食物,定量地喂給,盡可能地提高其食欲和增加進食量。要針對不同病癥給予食療。如有些疾病-尤其是伴有體溫升高的疾病會引起唾液分泌減少或者停止,口腔干燥,給食物的咀嚼和下咽造成困難,應給予流質或半流質食物,同時提供充足的飲水。患有胃腸道疾病,尤其是伴有嘔吐和下痢的疾病,會有大量的水分隨排泄物一起排出,如不及時補充,將導致機體脫水。因而,對這類病犬要補充足夠的水分,如大劑量靜脈輸液或令其自然飲水;給予刺激性小、易消化的食物,要做到少喂多餐;減少食物中的粗纖維、乳糖、植物蛋白和動物結締組織-如韌帶、筋等;增加煮熟的蛋、瘦肉等易消化、營養價值高的食物。對嘔吐和下痢的病犬,食物中要補充b族維生素。
飼喂要定時、定量定時是批每天飼喂時間要固定,不能提前拖后。定時飼喂可使犬每到喂食時間胃液分泌和胃腸城里勸就有規律地加強,饑餓感加劇,使食欲大增,對采食及消化吸收大有益處。如果不定時飼喂,則將破壞這一規律,不但影響采食和消化,還易患消化道疾病。
定量度批每天飼喂的飼料量要相對穩定,不可時多時少,防止犬吃不飽或暴飲共食。全要注意不同個體間的食量可能有很大差異,還要靠飼養者自己的觀察來確定。一般情況下,不同體重的犬每天的飼喂量見表4—1
表按犬體大小估算的日需采食量-干燥型飼料
犬的體重
維持營養的需要
生長的營養需要
-千克
每千克體重
每條犬
每千克體重
每條犬
-克
-千克
-克
-千克
2.3
40
0.09
80
0.18
4.5
33
0.15
66
0.30
6.8
28
0.19
56
0.38
9.1
27
0.25
54
0.49
13.6
25
0.34
50
0.68
22.7
25
0.57
50
1.13
31.8
25
0.79
50
1.60
49.9
24
1.20
48
2.40
定食具、定場所
犬進食的特點是簡單地咀嚼食物,囫圇吞下,尤其是在兒只犬共用一個食盆時這種現象更為突出。因此,每只犬應固定一個食盆,不要串換,防止傳播疾病。食盆要大一點,每次添食不要過多,以蓋住盆底為宜,讓犬舔食,吃完再添,使其養成不剩食的習慣。犬有在固定地點睡覺、進食的習性,所以,喂食的場所要相對固定。有些犬在更換飼喂場所以后常拒食或食欲明顯下降。
掌握好食物的溫度
飼料的溫度以在40℃左右為好,避免過冷過熱,但在炎熱的夏季可給以冷食,冬季必須加溫,當食物的溫度超過50℃時,犬有可能拒食。
注意衛生
食具要定期消毒,飼料應現做現吃,最好不過夜,發霉變質的食品不能再喂犬。喂食前后要停止做劇烈運動,飲用水要用清潔的自來水或吉水,不能用廚房里的泔水和地表積水,以免引起食物中毒、寄生蟲的侵襲和消化器官疾病。
注意觀察犬的進食狀況
影響犬食欲的原因很多,但主要的有以下3點:
1.飼料方面
一是因飼料單一、不新鮮、有異味等,犬不愿采食。二是因飼料中含有大量化學調味品,或含芳香、辣味等有刺激性氣味的物質,以及特別甜或咸的食物,均影響犬的食欲。
2.喂食的場所不合適
如強光,喧鬧,幾只犬在一起爭食,有陌生人在場或其他動物干擾等。
3. 疾病
如上述原因都排除了而食欲仍不見好轉,應考慮疾病問題,要注意觀察犬體各部有無異常表現,發現問題,及時請獸醫診療。
幼齡犬的飼養
在犬的一生中,幼齡時期是生長發育最快,可塑性最大,也是發病和死亡數最多的階段。因此,這個階段的飼養管理要求最高,我們必須了解幼犬的生長發育規律和生理特點,給以科學的飼養,再配合相應的管理和鍛煉,加速幼犬的生長和發育,以獲得所需品種的優良仔犬。
新生仔犬的飼養
仔犬一生出來立刻會吸奶。應讓仔犬躺在母犬身邊,以便吮乳。如果一胎生仔較多,應將體質較弱、瘦小的仔犬-通常是最后生出的仔犬放到后兩對奶頭上吮乳,反筆數次后,每只仔犬就會有固定的奶頭。要讓新生仔犬吃到足夠的初乳,因為初乳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維生素,還含有較高的鎂鹽、抗氧化物及酶、激素等,具有緩瀉和抗病作用,有利于胎便的排出;初乳的酸度較高,有利于促進消化道的活動;初乳中的各種營養物幾乎可全部吸收,這對增強仔犬體質,產生熱量維持體溫極為有利。更值得一提的是,初乳中含有母犬的多種抗體-母源抗體,使仔犬獲得抗病能力,因此,應盡早-0。5~1小時內讓新生仔犬吃到初乳。
新生仔犬突然離開母體子宮和外辦接觸,這地溫度及肺呼吸量度最大的差別。新生仔犬的體溫較低-生后1~2周內體溫是34。5~36℃,4周齡以后接近成年犬體溫。
要加強對仔犬的監護,防止因母犬擠壓、踩踏、遺棄和饑餓-奶水少不讓仔犬吃食而造成仔犬死亡。有的仔犬剛生下就不會呼吸及叫喚,即出現假死現象,此時可將頭部向下,左右搖擺犬體,用吸球吸出仔犬口鼻內的羊水,用酒精棉球擦拭鼻孔粘膜及全身,并輕輕地有節律地按壓胸壁,通常用人工呼吸持續3~4分鐘后仔犬就能開始自行呼吸。此時將仔犬放入39℃溫水中,洗去身上的穢物,再用毛巾擦干,放入保溫箱即可。
幼齡犬的飼養
幼齡時期是犬生長發育的主要階段,身體增長迅速,因而必須供給充足的營養。一般出生后頭3個月主要是增長軀體和體重,4~6個月主要是增加體長,7個月后主要長體高。因此,應按不同的發育階段,配制不同的日糧。斷奶后的幼犬,由于生活條件的突然改變,往往顯得不安,食欲不振,容易生病,這時所選的飼料要適口性好,易于消化。3個月內的幼犬每天至少喂4次。對于食欲差的犬可采用先喂次的,后喂好的,少添勤喂的方法。先次后好可保持犬的食欲旺盛,少添勤喂可使犬總有不飽之感,不至于厭倦、挑食。4~6月齡的幼犬,食量增大,體重增加很快,每日所需飼料量也隨之增多。每天至少喂3次。6月齡后的犬,每天喂2次即可。
新購幼犬的食譜,應先按原犬主的食譜喂,逐漸轉換。對3個月以內的幼犬應喂以稀飯、牛奶或豆獎并加入適量切碎的魚、肉類以及切碎煮熟的青菜。為了降低飼料成本而又不影響幼犬的營養,可將豬、牛肺臟之類的臟器煮熟切碎后,與青菜、玉米面等熟食混勻后喂犬,這樣既經濟,犬又愛吃。
有些人認為,如給犬全部喂肉類可使犬長得健壯,其實這是錯誤的做法。全吃肉類不僅不能使犬健壯,反而因消化不良,難以吸收而使多數犬發生腹瀉。肉類中蛋白質雖多,但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和碘較少,同時肉類中鈣少磷多,長期吃肉,易造成幼犬體內因鈣、磷比例失調導致骨骼形成障礙,易于斷裂或出現跛行,對大型犬如大丹犬等更不宜過早喂以多量肉類,否則可能引起前肢彎曲。
幼犬的飼養中,水是絕對不可少的東西,應經常放一盆清水于固定的場所,以便它在吃食及運動前后任意飲用。如果犬從小能飲足夠的清潔水,就可使其發育正常,胃腸健康。尤其在夏秋季節,天氣炎熱,體內水分蒸發很快,特別是愛活動的幼犬,如不及時補充水分,常易引起組織內缺水,甚至引起脫水而影響犬的健康,最好在每次日常運動后讓犬喝一些葡萄糖水-1~2湯匙葡萄糖粉,加入適量的清潔水。
幼犬的飼料中應補充鈣粉和維生素,這對牙齒和骨骼的生長都是必需的。尤其是骨架較大的純種犬,如拳師犬、大丹犬等,幼犬時期更需要鈣質。通常1歲以下成長中的幼犬,每日補鈣粉的一為每2千克體重約需1茶匙,隨著年齡的增長,應按比例增加鈣粉的劑量。至1歲后,由于犬已進入成熟期,牙齒和骨骼的生長已趨穩定,鈣粉的需要一相對減少,其用量為每4。5千克體重,每日約需1茶匙即夠。但每日應有適量的室外運動,經過紫外線的照射,以便于鈣質的吸收。鈣粉喂量過多反而有害無益。
在飼養管理上,幼犬要比成年犬需主人傾注更多的精力,要特別防止少數幼犬霸食暴食,使其他幼犬吃不飽、吃不著。每日每只犬的食量應隨犬的大小而定,這要靠飼養者的觀察確定。一般來說,從犬采食的表現就可以看出其飽和饑的程度來。如果犬采食迅速,大口吞咽,說明食欲沒有問題;采食后,食盆中剩留飼料,表明喂多了,可能過飽;如果犬在空的食盆上繼續用舌頭舐舔,或用期待的眼光望著主人,說明沒有吃飽。對幼犬不宜喂和過飽,以七八成飽為最好。另外,由于幼犬胃腸道尚在發育過程中,更應注意衛生,以防發生胃腸病。
成年母犬的飼養
妊娠期母犬的飼養
妊娠期母犬的飼養應供給充分的優質飼料,以增強母犬的體質,保證胎兒健全發育和防止流產。妊娠頭1個月,胎兒尚小,不必給母犬準備特別的飼料,但要注意準時喂食,不可早一頓晚一頓。一般母犬在妊娠的初期食欲都不好,應調配適口的食物。1個月后,胎兒開始迅速發育,對各種營養物質的需要量急劇增加,這時1日應喂3次,除要增加食物的供給量之外,還應給母犬補充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肉類、動物內臟、雞蛋、牛奶等,并要注意補充鈣和維生素,以促進胎兒骨骼的發育。妊娠50天后,胎兒長大,腹腔膨滿時,每次進食量減少,需要多餐少喂。為了防止便秘,可加入適量的蔬菜。不要喂發霉、變質的飼料,以及其他對母犬和胎兒有害的食物,不喂過冷的飼料和水,以免刺激胃腸甚至引起流產。
哺乳期母犬的飼養
對哺乳期母犬的飼喂,不但要滿足其本身營養需要,還要保證產奶的需要。分娩后最初幾天母犬食欲不佳,應喂給少面精的易消化飼料,如牛奶、麥粉、蛋黃等,并加強飲水-切忌飲冷水,4天后食量逐漸增加,10天左右恢復正常,在以后的哺乳期間,要增加飼料量。每天除上下午各喂1次外,中間要加喂1次。在營養成分上,要酌情增加新鮮的瘦肉、蛋、奶、雞、魚肝油、骨粉等。要經常檢查母犬授乳情況,對于泌乳不足的母犬,可喂給紅糖水、牛奶等,或將亞麻仁煮熟,同食物一起混喂,以增加乳汁。
種公犬的飼養
種公犬不能喂得過肥或過瘦。平時其飼料應與母犬相似,但其蛋白質要略高于一般的犬。在配種期間應增加蛋白質、維生素含量較高的飼料,如肉類、雞蛋、牛奶等。1日喂3次,要給予充足的飲水。
病犬的飼養
病犬常需要更高的營養。如發熱的病犬,體溫每長高1℃,新陳代謝水平一般要增加10%,這就意味著體內營養物質的消耗要高于正常犬。又如傳染性疾病,其免疫球蛋白質的合成及免疫系統的代謝均加強,為了滿足這種合成的需要,必需有足夠的蛋白質和營養物質供應。因此,犬患病期間的營養需要在大多數情況下高于健康犬。但疾病往往會影響到消化機能,表現為食欲不振或拒食,以及胃腸消化功能的降低。所以,食物的成分組成,營養物質的含量,適口性,是否易于消化及飼喂方式等,是病犬飼養應十分注意的問題。
為補充蛋白質,最好選用動物性蛋白質飼料,盡量減少食物中粗纖維的含量,補充足量的維生素和無機鹽。
除注意營養組成和含量外,還應注意食物的適口性。一般來說,病犬的食欲均不好,食物稍不適口,就會不吃。因此,要選擇平時犬最喜歡吃的食物,定量地喂給,盡可能地提高其食欲和增加進食量。要針對不同病癥給予食療。如有些疾病-尤其是伴有體溫升高的疾病會引起唾液分泌減少或者停止,口腔干燥,給食物的咀嚼和下咽造成困難,應給予流質或半流質食物,同時提供充足的飲水。患有胃腸道疾病,尤其是伴有嘔吐和下痢的疾病,會有大量的水分隨排泄物一起排出,如不及時補充,將導致機體脫水。因而,對這類病犬要補充足夠的水分,如大劑量靜脈輸液或令其自然飲水;給予刺激性小、易消化的食物,要做到少喂多餐;減少食物中的粗纖維、乳糖、植物蛋白和動物結締組織-如韌帶、筋等;增加煮熟的蛋、瘦肉等易消化、營養價值高的食物。對嘔吐和下痢的病犬,食物中要補充b族維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