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VINK個性化網頁收藏夾 沒用過的化妝品怎么看好壞 印度動物福利委員會最近公布的一份報告披露了一項比較兩種狂犬病防治方法的研究結果。研究顯示,對流浪狗進行負責任的“絕育-防疫-放歸”計劃,大大減少了狂犬病的發病率。以印度的一個欽奈市為例,自從1996年引入這一計劃以來,該市的狂犬病從每年120起降低到了每年5起。研究比較了該市狂犬病防治的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1980年到1995年,主要以屠殺犬只作為防治狂犬病的主要方法;第二階段是從1996年到2005年, “絕育-防疫-放歸”計劃取代了野蠻的屠殺方式。結果發現,1996年后狂犬病的個案迅速減少,而且有更多的證據證明,絕育和防疫是控制流浪狗數量和狂犬病唯一有效的方法。
世界衛生組織的動物傳染病專家Francette Dusan博士也支持這一觀點,他表示,有效地控制狂犬病需要人和動物健康組織之間互相合作、共同努力。“在中國,目前這一點顯然做的還不夠,目前中國絕大多數控制狂犬病的努力僅僅是對犬只進行應急性的屠殺,”Dusan博士說。-引自2006年8月1日美聯社的報道
此外,我們還必須認識到,禁止人們養狗是不可能的,恰恰相反,伴侶動物作為社會的重要一員已經得到了廣泛的認同。在中國,狗作為社會中有價值的成員也因為人口結構的變化而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認可。例如在沒有孩子和獨居老人的家庭中,人們自然而然地把寵物狗作為伴侶和情感的慰籍。正因如此,中國飼養寵物的人數正在迅速增長,目前中國寵物狗所數量已經多達1.5億,每9個人中就養有一只寵物狗-根新華社2005年1月14日報道。
全世界許多研究,包括最近在中國進行的一項研究,都證明了伴侶動物的重要價值。由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和伴侶動物信息研究中心共同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飼養寵物能讓人的身心更加健康。
“人類與寵物之間的紐帶是一種相互歸屬和相互忠誠的關系。當社會更多的關注這一紐帶時,我們社會中至少某些人可以通過這一切實可行的方法改善他們的生活質量,從而使整個社會受益。希望我們的研究能對政府制訂相關政策有所幫助。”
——鄭日昌教授,北京師范大學
也正是因為認識到狗在社會中的重要作用,北京市政府的有關部門在2003年10月將養犬的注冊費用從5,000元降低到了1,000元。調整費用之后,注冊的犬只數量迅速增長到了41萬只,全北京市的90%犬只已經注冊,并注射了狂犬疫苗。
狗和其他伴侶動物不僅在情感上,而且也在經濟上給中國做出了巨大貢獻,根據北京犬類協會的統計,北京市的寵物主人每年花在寵物上的費用高達5億元人民幣。專家預計,中國寵物食品和寵物用品的年銷售額在2008年將超過60億元,“寵物經濟”的市場潛力將至少達到150億元。
長遠來看,接受狗作為我們社會中不可分割的一員還可以對控制和降低國民健康醫療費用有所幫助。澳大利亞墨爾本應用經濟及社會研究所的Bruce Headey教授的研究表明,澳大利亞和德國因[1] [2] 下一頁
印度動物福利委員會最近公布的一份報告披露了一項比較兩種狂犬病防治方法的研究結果。研究顯示,對流浪狗進行負責任的“絕育-防疫-放歸”計劃,大大減少了狂犬病的發病率。以印度的一個欽奈市為例,自從1996年引入這一計劃以來,該市的狂犬病從每年120起降低到了每年5起。研究比較了該市狂犬病防治的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1980年到1995年,主要以屠殺犬只作為防治狂犬病的主要方法;第二階段是從1996年到2005年, “絕育-防疫-放歸”計劃取代了野蠻的屠殺方式。結果發現,1996年后狂犬病的個案迅速減少,而且有更多的證據證明,絕育和防疫是控制流浪狗數量和狂犬病唯一有效的方法。
世界衛生組織的動物傳染病專家Francette Dusan博士也支持這一觀點,他表示,有效地控制狂犬病需要人和動物健康組織之間互相合作、共同努力。“在中國,目前這一點顯然做的還不夠,目前中國絕大多數控制狂犬病的努力僅僅是對犬只進行應急性的屠殺,”Dusan博士說。-引自2006年8月1日美聯社的報道
此外,我們還必須認識到,禁止人們養狗是不可能的,恰恰相反,伴侶動物作為社會的重要一員已經得到了廣泛的認同。在中國,狗作為社會中有價值的成員也因為人口結構的變化而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認可。例如在沒有孩子和獨居老人的家庭中,人們自然而然地把寵物狗作為伴侶和情感的慰籍。正因如此,中國飼養寵物的人數正在迅速增長,目前中國寵物狗所數量已經多達1.5億,每9個人中就養有一只寵物狗-根新華社2005年1月14日報道。
全世界許多研究,包括最近在中國進行的一項研究,都證明了伴侶動物的重要價值。由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和伴侶動物信息研究中心共同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飼養寵物能讓人的身心更加健康。
“人類與寵物之間的紐帶是一種相互歸屬和相互忠誠的關系。當社會更多的關注這一紐帶時,我們社會中至少某些人可以通過這一切實可行的方法改善他們的生活質量,從而使整個社會受益。希望我們的研究能對政府制訂相關政策有所幫助。”
——鄭日昌教授,北京師范大學
也正是因為認識到狗在社會中的重要作用,北京市政府的有關部門在2003年10月將養犬的注冊費用從5,000元降低到了1,000元。調整費用之后,注冊的犬只數量迅速增長到了41萬只,全北京市的90%犬只已經注冊,并注射了狂犬疫苗。
狗和其他伴侶動物不僅在情感上,而且也在經濟上給中國做出了巨大貢獻,根據北京犬類協會的統計,北京市的寵物主人每年花在寵物上的費用高達5億元人民幣。專家預計,中國寵物食品和寵物用品的年銷售額在2008年將超過60億元,“寵物經濟”的市場潛力將至少達到150億元。
長遠來看,接受狗作為我們社會中不可分割的一員還可以對控制和降低國民健康醫療費用有所幫助。澳大利亞墨爾本應用經濟及社會研究所的Bruce Headey教授的研究表明,澳大利亞和德國因[1]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