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人狗交配,主婦來答!
在回答問題之前,先敘述一個故事人狗交配。
多年前,在江西吉水有一位婆婆,她長年住在深山修行,很少與外人交往人狗交配。有一天,吉水婆婆下山時,人們發現她身后跟著一只奇怪的動物。只見它似狗非狗,似狐非狐——叫聲類狐貍,還有狐貍式尾巴和較尖的臉,性格膽小多疑。但是它的耳朵、皮毛、身材等外部特征但大部分更接近狗,于是人們稱它為狐貍狗。 當人們問婆婆這是什么時,她回答說:它的父親是狐貍,跟自己喂養的土狗交配后生下了它。
這個婆婆的話當然不足為信人狗交配,我寧愿相信她的那只動物是介于狗與狐之間的貉子。
那么,不同種類的動物產生交配,可以繁衍后代嗎人狗交配?
當然可以!比較熟悉的應該是騾子了。雄性的馬和雌性的驢雜交的后代叫馬騾,而驢騾是雄性的驢和雌性的馬的后代。騾子強壯、可靠,而且比它們父母中的任何一個都聰明,所以被一代代人駕馭使用。但它們有個致命的缺陷,就是不能靠自己繁衍后代。
關于不同物種之間的雜交后代,還有很多成功的例子,比如綿羊和山羊,老虎與獅子,狗與狼,甚至還有海洋中的虎鯨與海豚等等。
開始言歸正傳:那么,狗與狐貍可以繁殖后代嗎?
也許題主看科幻故事看多了,或者讀書讀多了,認為狗和狐貍會經常一起玩,所以就應該玩著玩著就玩出感情來,進而結婚生子吧?
事實上,盡管有象剛才提到的馬驢、鯨豚等可以成功繁育后代,但在自然界的動物中,絕大多數還是不能雜交繁衍后代的,因為它們存在著“生殖隔離”的問題。
什么叫生殖隔離呢?
簡單來說,生殖隔離就是兩種不同的動物在自然條件下不交配、或交配后沒有后代,又或者交配后有后代,但后代不具備生育能力。
生存隔是一種保護機制,既可以保持基因的穩定性,也可以使個生物種群的平衡不被破壞。如果自然界沒有生殖隔離,那么有可能對所有動物帶來滅頂之災。
自然界既然存在生殖隔離機制,那為啥馬和驢、獅子與老虎還能繁殖后代,這不是互相矛盾嗎?
其實并不矛盾。首先,馬和驢、獅子與老虎都是同科同屬不同種的動物,這也就意味著兩種動物的親緣關系非常的接近。一般情況下,親緣關系越接近的物種越容易雜交產生后代。
其次,兩組動物交配后,染色體都能進行減速分裂,只不過由于染色體是來自不同動物的,所以在結合起來會非常的困難。在人工干預的情況下,雄虎與雌獅雜交產生后代的幾率不足千分之一,而雄獅與雌虎的基因即使容易結合一些,成功受孕的幾率也只有1%左右。
即使獅虎獸和騾子被生了下來,它們也會因為染色體不成對,所以不能繁殖后代。
那么問題又來了:既然有的動物之間可以繁殖后代,為什么狗和狐貍就不可以呢?它們不是長得很像嗎?
還真的不可以!
首先,它們的關系太遠,盡管都是犬科,但不屬于同一個亞科。
可能有人還不太了解,狗是幾百萬年前由狼馴化而來的,在生物學上屬于犬屬灰狼種,而狐貍是狐屬下的物種,它們的生物學關系比較遠。
根據科學推斷,狐貍與狗之間的分化至少已經過去了500萬年,由于二者分化的時間過長,親緣關系比較遠,造成了它們之間過大的差異。所以,狗與狐貍形成了截然不同的生活習性和身體特征,他們之間不可能主動交配,即使人工干預,也不會產生后代。
其次,它們的各種習性不同。
相比獅子和老虎、驢和馬來說,狗與狐貍的生活習性、生存環境差別較大。狐貍與狗如果放在一起,彼此都對對方有很深的敵意,更不用說讓它們交配了。
沒有交配條件,再加上它們本身雜交產生后代的幾率就小,所以,到目前為止都沒有狗與狐貍的雜交種產生。
后記
目前,隨著生物學的發展,地球上由人類創造出來的雜交動物有很多種。但無論是哪一種雜交動物,它們的身上似乎都會存在一些缺陷,例如騾子無法生育。
上世紀二十年代,科學家意圖通過人類和猩猩雜交,得到新的類人猿,組建一支人猿部隊。按照他們的設想,這些人猿戰士既有人的部分智慧,服從人類指揮,又有著猩猩一樣的充足體能,力大無窮。這些人猿在和平時期,讓它們搞現代化建設,一旦發生戰爭,則可以拿起武器,成為勇猛無敵的戰士。
但這個計劃畢竟過于荒謬,最后不了了之。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基因技術的提升,未來是否會出現更加奇怪的雜交動物,我們也未必可知。
一家之言,不足之處還請大家指正,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