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西方歐洲的最出名的帝國,其實不是大英帝國,也不是馬其頓帝國,而是羅馬帝國保健品西線日耳曼。
羅馬帝國是歐洲最有名的帝國,如果說起它影響力的話,連大英帝國也佩服三分保健品西線日耳曼。
羅馬帝國和東方的秦漢帝國是繼波斯帝國之后雄踞東西方的第二代帝國保健品西線日耳曼,當時的歐亞大陸東有秦漢帝國、西有羅馬帝國。
就像上世紀的美國和蘇聯一樣,上世紀的蘇聯和美國啥樣,當時的秦漢帝國和羅馬帝國就啥樣保健品西線日耳曼!
因此保健品西線日耳曼,羅馬帝國在歐洲的影響力那是相當牛的!
當時的羅馬帝國在人口數量和版圖方面大抵與漢帝國相差不大,如果在軍事方面可能漢帝國要稍稍勝出一籌,若論行政管理和人類文明的話,可能羅馬帝國要稍高于漢帝國。
漢帝國最牛的事就是擊敗了它一個最強勁的對手匈奴,而羅馬帝國最牛的事那就要說開疆拓土東征西殺、南征北戰了。
帝國最盛時,圍繞著整個的地中海都是它的版圖,地中海成為了羅馬帝國的內湖。
但是在強大的帝國也有衰敗的一天,在羅馬帝國走過了奧古斯都屋大維的鼎盛期之后,它也迎來了力不從心的一天。
公元286年,羅馬帝國的最該執政官戴克里先把羅馬帝國一分為二,位處西部的帝國仍然以羅馬為首都,被稱為西羅馬帝國。
而位于東部的帝國在后來被稱為東羅馬帝國,也就是以后著名的拜占庭帝國。
戴克里先把羅馬帝國一分為二也是有他的一定苦衷的,當時的羅馬帝國正處于內憂外患的最困難時期。他知道以他一個人的能力無法應對來自內部的奴隸起義和外族的入侵,由此便把整個的羅馬帝國分成兩半,自己管理西羅馬,而把另一半托付給好友馬克西米安來分別之理。
在西羅馬帝國成立之初,可謂是內外交困。原先的內部矛盾不但沒有解決,反而越演越烈。
這時候的日耳曼人開始崛起,原先居住在多瑙河和萊茵河一帶的日耳曼人的部落,也開始聚集起來向西羅馬帝國席卷而來。
而面對著日耳曼人的不斷入侵,分裂之后的東西羅馬帝國并沒有團結一致抗擊入侵者,而是眼睜睜的看著日耳曼人越來越強大。
終于在公元455年的一天,日耳曼人攻進了羅馬城,殺死了西羅馬皇帝馬克西姆斯。
盡管后來的西羅馬帝國的執政官極力挽救西羅馬帝國,但最終無濟于事,在僅僅維持了二十多年的殘喘之后,終于在公元476年被徹底顛覆,由此西羅馬帝國正式推出了歷史舞臺壽終正寢。
德國為什么不嘗試收回之前失去的土地?
德國不嘗試收回之前失去的土地,個人認為歷史因素和現實困難都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后,德國失去了很多領土,但是在那些領土上還居住著大量的德意志民族。在那些已經變成他國領土上的德意志人民渴望回歸德意志大家庭的懷抱,并且這些德意志人中的大多數曾經生活在一個統一的德意志國家內,對德意志國家具有向心力。并且,協約國在一戰后,出于英美等國本國的利益,并沒有對德意志徹底清算。德國人民并不認為自己的國家是被打敗的,渴望奪回所有領土是所有德國人民的共同愿望。希特勒上臺后,積極進行軍國主義擴張,迎合了德國人民的愿望,通過軍事訛詐和軍事冒險,最終所有德意志領土得以回歸。之后希特勒變本加厲,最終爆發二次世界大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歐美國家對德國有了一個清醒的認識。通過把東普魯士在內的大量領土和人口,分配給德國的鄰國的方式,削弱德國的戰爭潛力。后來,美蘇冷戰又分別在各自的占領區扶植起一個德國政府,制造出了兩個德國。得到德國領土的國家都是在二次大戰中受到德國法西斯傷害的國家,接受了這些領土之后,粗暴的剝奪這些領土上德意志人民的財產。最終以這些居民放棄原來的一切財產,聯邦德國接收被剝奪領土上德意志居民的方式,進行了大范圍的德意志民族遷移。
由于德國被割讓的領土都是位于東部地區,在冷戰時期這些國家都是華約組織成員國,所以英法美等國也默認聯邦德國對于這些領土的聲索。
東歐劇變后,聯邦德國和民主德國把民族統一納上議事日程,但是由于主要大國對于德國統一后再次成為戰爭策源地的擔心,以及西方國家對于華約組織解體后,對東歐地區戰略空間掌握的需要。最終以聯邦德國放棄被割讓領土,民主德國以七個獨立的州并入聯邦德國的方式完成了德國的統一。
可以說德國的統一即向全世界表明德國永不再戰的真誠表態,也實現了德意志民族的統一夢。
除了歷史原因,現實的問題也加大了德國收復這些領土的難度。
第一,掌握這些領土的國家,現在與德國都是北約組織成員國也是歐盟成員國。如果德國聲索這些領土,不利于整個聯盟的團結,也會遭受聯盟主要國家的反對。同時德國正在致力于歐洲一體化進程,如果德國對這些領土聲索,將使整個歐盟陷入分裂狀態。
第二,二戰結束以后,大量的德意志民眾涌入聯盟德國,現在這些領土上的德意志人口很少,而且也不愿意回歸德國。二戰結束后的民族大遷移,使這些領土上的德意志人成為少數民族。如果采用公投的方式,大量的所屬國民族人口的投票將能夠確保這些領土留在現屬的國家。現在這些領土上的德意志民族經過數代的繁衍,已經對德國沒有的歸屬感,縱使真的公投也大多數不愿意回歸德國。
第三,德國的周邊大國都不愿意看到德國的強大。雖然現在歐洲大陸大國間還比較和諧,等國家利益斗爭仍然很激烈。法國絕不希望歐陸上出現一個比自己還要強大的國家,最起碼也要保持在歐盟中共同領導地位,如果德國在得到大面積的領土和人口,法國將不得不在歐盟事務中聽從德國指揮。英國退出歐盟就是想把歐洲的水攪渾,繼續搞他的大陸平衡政策,也就是歐洲大陸必須是一個分裂的、矛盾重重的、沒有一個超強國家的大陸,很顯然一個強大起來的德國不符合英國的國家利益。一個統一的歐洲將與美俄分庭抗禮,顯然一個強大德國也不符合美俄的利益。
所以德國不嘗試收回之前失去的土地,是德國領導層綜合考量國際形勢作出的最有利于德國的決策。當然如果有一天國際形勢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德國改變現在的態度也是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