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看到一則新聞,澳門力報去年12月底報道,市政署于28日下午接到通知,九澳堤壩馬路山坡一工地施工時發現一條蟒蛇黃金球蟒。市政署人員到場將蟒蛇捕捉,經測量體長約3米,是一條緬甸蟒,也就是俗稱的蟒蛇。考慮此蛇體型較大,不宜野放,將由市政署管護飼養。
緬甸蟒是我國最大的原生蛇類,國內分布在兩廣黃金球蟒、云南、西藏東南部、福建、四川和南方沿海的一些島嶼,海南島、香港、南澳島、廈門島都有分布。國外分布于中南半島、印度、不丹、尼泊爾和印尼的一些島嶼。
緬甸蟒性格溫順黃金球蟒,襲人記錄少,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在野外遇到了要遠離,在居民區遇到了就打119讓專業人士來處理。每年春夏季節南方沿海的那幾個省份都會傳出發現緬甸蟒的新聞,就連人口稠密的廈門島,在居民區每年都會發現蟒蛇。救援人員很輕松就能抓住它們并裝到袋子里,只要不過分激怒它,一般不會攻擊人。現在是蟒蛇冬眠的時期,所以這次發現的蟒蛇懶洋洋的,沒啥反應。
澳門面積狹小,人口密度極高,平均每平方公里生活著1.9萬人。這條突然出現在澳門的蟒蛇,讓網友非常疑惑,“澳門,一個幾乎沒有野生動物和山的地方,居然可以出現這么大的蛇黃金球蟒!”
趙爾宓《中國蛇類》顯示,澳門曾經有蟒蛇分布的記載黃金球蟒。但這些年一直沒有蟒蛇的目擊報告,以致于人們忘了澳門曾是蟒蛇的分布區。
這次發現蟒蛇的地點,是在路環島九澳堤壩馬路邊的一個山坡,路環是澳門人口最稀疏、植被覆蓋率最高的區域,而且路環的對岸就是珠海的橫琴島,也有大片的林地。珠海發現蟒蛇已經不算稀奇事了,大學校區、工業園區、居民小區甚至車站和大馬路上都出現過蟒蛇。緬甸蟒水性不錯,可以在水里憋氣半個小時,從橫琴渡海進入澳門路環是有可能的,可以參考這則新聞《泉州海上魚排驚現2米蟒蛇!疑在水中游了2公里》。
還可以參考這則2006年的新聞《絕跡四十載,廣東省南澳縣再次出現巨蟒的蹤跡》,南澳海島國家森林公園黃花山村村民在大船澳村采集草藥時發現兩條大蟒蛇。南澳海島國家森林公園,上世紀50至60年代時有蟒蛇出沒,但1969年后蟒蛇就在當地絕跡。此次目擊,證實在南澳島絕跡近40年的蟒蛇再次出現。而南澳島西岸距大陸有9公里。
如果澳門的蟒蛇不是從珠海擴散過去的,那就可能是人為放生或遺棄的,緬甸蟒在爬寵圈里算是比較熱門的寵物,黃金蟒就是緬甸蟒的變種。2013年澳門荷蘭園大馬路一飯店的坑渠里發現一條1.5米長的球蟒,球蟒原產于非洲,是一種熱門的寵物蛇,只有被人遺棄或是逃逸才可能出現在澳門。
如果不是從珠海擴散過去的,也不是逃逸的寵物,那就可能是路環一直都有蟒蛇生存,只是沒被發現。澳門通過一百多年的填海造陸,面積從11平方公里增加到32平方公里,但是路環一直都沒有大規模開發,較大面積的林地為蟒蛇提供了棲息地。
黃金球更適合學生使用嗎?
黃金球實為黃水晶,硬度為七,極為稀有,以橘黃色的為上品。其能量的震動頻率會影響人類的太陽穴神經叢,屬理智體,主財運,可創造意外之財。黃金球的最大直徑約10厘米,為合成水晶,含有大量的水晶成分,經開光道教文化特殊處理。黃金球意為“招財之晶”,主財富,能夠招來財運,是快速招財的寶石之一。希望招財、致富、開運的人士宜擺放。忌:學生要以學習為主,而黃金球是招財的吉祥物,處于讀書期的學生不適合使用,以免分散注意力,影響學習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