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養觀賞的熱帶魚熱帶觀賞魚的種類,據說起源于古代的埃及與羅馬,距今約 2 000多年,近百年來才逐漸傳到世界各地。而世界上最早有歷史記載的詞養熱帶觀賞魚的國家卻是法國。公元1868年,卡蓬尼爾-Carbonnier?把一種熱帶淡水魚引人巴黎飼養,該魚名為ParadiseFish-極樂魚),實際是我國華南地區野生的一種叉尾斗魚,或稱中國斗魚。
這是歷史文獻記載中世界上最早作為人工飼養觀賞的一種熱帶淡水魚。以后,在英國與美國也相繼飼養各種熱帶淡水觀賞魚,但種類并不像金魚這樣多,一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才得到發展。隨著各國熱帶魚養殖協會的相繼成立,推動了觀賞魚愛好者飼養技術的交流,促進了熱帶觀賞魚養殖業的蓬勃發展。
我國在20世紀30年代開始飼養觀賞的熱帶魚,已有70多年的歷史。由于地理位置和歷史的原因,我國最初飼養熱帶魚的地方是廣州和上海,然后逐步擴大到全國各大中城市。目前在全世界2萬多種魚類中,作為觀賞的熱帶魚有2 000 多種,常見的有幾百種,我國已引進飼養的有60種左右。
熱帶魚的主產地為東南亞、中美洲、南美洲和非洲等地。其中以南美洲的亞馬孫河水系出產的種類最多,形態、色澤也最為美觀,因此有人將亞馬孫河稱為熱帶魚寶庫。最流行的神仙魚以及鮮艷奪目的七彩神仙魚等,都出產在亞馬孫河。其次為東南亞國家,有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斯里蘭卡、泰國和緬甸等。
在非洲,則出產高級品種的熱帶魚較多。在中美洲,出產花鏘科的熱帶魚較多。我國的廣東、云南等省也有一些觀賞價值很大的品種,如廣州的白云金絲魚、西雙版納的藍星等。熱帶魚種類如此之多,是因為其個體較小,生命周期短,繁殖快,且形態多樣,色澤艷麗,招人喜愛。
此外,還有許多定向雜交培育出的新品種,集合兩種以上魚類的遺傳特性,更加提高了其觀賞性,并形成穩定的品種,它們則成了人們飼養觀賞的熱點種類。由于多數熱帶魚原產于熱帶地區,一般需要20°C以上飼養水溫。還有一些本來并不原產于熱帶地區,而是原產于亞熱帶甚至溫帶地區的品種,人們有時也將其稱為熱帶魚。
當然,并不是所有的熱帶魚都存在于天然水域,許多美麗的熱帶魚,是經人們千百年來不斷地人工優選、雜交和人工水體中定向培育獲得的新品種,如人工育成的七彩神仙、血鸚鵡等。但是,與金魚相比,絕大多數熱帶魚的體態、習性更接近于自然狀態。熱帶觀賞魚夏季有哪些技巧?
夏季對于熱帶魚來說應該是一個很適合的季節,水溫要 是通常在30°以上,魚很少生病,若餌料充足且勤換水,其長 勢均優于其他季節,因此夏季是觀賞魚生長旺季,但同時還是 要注意防暑降溫,為了防止“燙尾”事故發生,應用竹簾等遮 1/3 ~ 1/2的水面熱帶觀賞魚的種類。夏季,熱帶魚對氧氣的需求量增大,因此 要特別注意防止水體缺氧,這是夏季管理的重點。為了防止 水體缺氧,應降低放養的密度,勤換水排污,在悶熱、暴雨將臨 的天氣要特別注意充氧。
熱帶觀賞魚的繁殖方式有哪些?
追逐繁殖:雌雄兩魚在互相追逐的過程中進行產卵受精。大部分是 鯉科和脂鯉科的魚。懸浮繁殖:雌雄兩魚,把卵產于水面懸浮著進行孵化。體內繁殖:這類魚產出的不是魚子,而是發育成形的魚崽。著物繁殖:雌魚先把卵產在花盆熱帶觀賞魚的種類、平石板、玻璃板或水草葉面上,雄 魚隨后排出精子受精。筑巢繁殖:雄魚用嘴吸人空氣同口中粘液產生泡沫吐人水面形成巢 穴,雌雄魚相互擁抱,把卵產于泡筑窩繁殖:這類熱帶魚飼養時缸底必須鋪有砂石。繁殖時雄魚用嘴 大口大口地將砂石含人口中,然后向四周吐出,挖出一個魚體 大小一樣的窩。雌魚將卵產于窩內,雄魚迅速使其受精,然后共同守候。口腔受精繁殖:雌魚產卵后立即將卵含人口中,與此同時雄魚排精,精子 也隨雌魚含卵的過程一起進入口腔受精,并在口腔中進行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