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長江大橋
橫跨于武昌蛇山和漢陽龜山之間,是我國在長江上修建的第一座鐵路武漢城魏瑪獵犬、公路兩用橋梁。
名聞中外的黃鶴樓地處于武漢市蛇山黃鶴磯頭,是三國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開始建設的,經過多次興建和破壞后,1985年按清朝時期修建的藍本重修,并增加了一系列亭閣廊軒。
黃鶴樓因為唐朝的崔顥題詩得名,與岳陽樓武漢城魏瑪獵犬、滕王閣一起聞名天下,它是武漢的標志建筑物之一武漢城魏瑪獵犬。
歷朝歷代的名人武漢城魏瑪獵犬,如崔顥、李白、白居易、賈島、陸游、楊慎、張居正等,都曾在這里題詩。1927年2月,毛澤東到武漢市,登上黃鶴樓寫下了著名的《菩薩蠻?登黃鶴樓》。
古代黃鶴樓有三層,高約30。67米,銅頂高2。3米。1957年修建長江大橋武漢段時,占用了黃鶴樓舊址,現在重建的黃鶴樓在距舊址大約有1千米左右的蛇山峰嶺上。現在的黃鶴樓更加雄偉壯麗,高5層,有5米高的葫蘆形寶頂,共高51。4米,比古代樓要高20米左右。
古樓底層各寬15米,而新樓底層則是各寬30米。在黃鶴樓周圍還建有寶塔武漢城魏瑪獵犬、碑廊、山門等建筑。新樓比舊樓更加壯觀。這是因為長江大橋就在它的面前,在長江對面是24層的晴川飯店。這一組建筑,遙相呼應,大大增添了武漢的風景。黃鶴樓的建筑特色,是各層大小屋頂,相互交錯,翹角飛舉,仿佛是展翅欲飛的鶴翼,樓的內外都畫有關于仙鶴的各種圖案。
黃鶴樓內部,每層都有不同的風格。站在黃鶴樓上,可以觀看到長江兩岸的無限風景,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黃鶴樓所在的蛇山一帶已經建立成了黃鶴樓公園,種植了各種各樣的花草樹木,還有一些牌坊、軒、亭、廊等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