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鸚鵡性成熟后,一年四季均可繁殖,每年繁殖3-5窩。雌雄的區別,從羽毛顏色看不明顯,但從體形大小及嘴上可以看出一些區別。比如,雄鳥身體細長,頸粗,前額窄圓;雌鳥身體偏寬,前額比較平坦。雄鳥的嘴從正面看,嘴基部狹窄呈尖三角形;從側面看,細彎,鼻孔一般被羽毛掩蓋而不易見到。
雌鳥易見到鼻孔,嘴呈洞三角形制作牡丹鸚鵡繁殖箱、短寬。在群養情況下,棕頭牡丹鸚鵡開產的時間最早為5月齡,產蛋5枚,受精和成活率高;但也有長達14月齡才開始產蛋,產蛋4枚;一般8月齡開始產蛋的最為常見。黑頭牡丹鸚鵡一般10-12月齡開始產蛋,蛋的受精和雛鳥成活率均不如棕頭牡丹鸚鵡高。
牡丹鸚鵡達到性成熟后,彼此以一定方式進行配對。如果雌雄鳥處在發情旺盛時期,2-3天就能配成對,一般需10天左右,此后不久開始營巢。筑巢時,常是雌鳥在巢內鋪草,雄鳥在外銜草。兩鳥在巢外時,還能看到雄鳥伺喂雌鳥的現象。據觀察,親鳥交尾時間一般在9時、12時和15時,每天1-2次,每次2-7分鐘,持續2-3天。
交配后的雌鳥約1星期后開始產蛋,一般初次產蛋3-4枚。1歲以上的鳥每巢產蛋4-7枚,個別可產8枚蛋。牡丹鸚鵡的孵化期一般為19-20天,孵化主要由雌鳥承擔,雄鳥負責喂食,晚上雄鳥也在巢箱內過夜。孵化期長短與環境溫度有關。冬季室內溫度為15℃左右時,孵化期為20天;夏季室內溫度達30℃左右時,孵化期為19天。
雛鳥出殼的時間一般在早晨或中午。牡丹鸚鵡的繁殖管理需要注意什么?
繁殖牡丹鸚鵡是一項經濟效益十分不錯的項目制作牡丹鸚鵡繁殖箱,為了繁殖好牡丹鸚鵡,達到較高的繁殖效率,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工作。-1?雌雄鳥鑒別及配對雌鳥性情溫和,頭稍大,圓形,頂平,眼圈距頭頂較近,眼也較大,骨盆寬松,體形比雄鳥大;雄鳥好動而且性情兇,頭略小,眼圈距頭頂較遠,眼不大,骨盆閉合緊,襠骨有尖,手摸有尖狀突起。
配親鳥年齡要相當,雄鳥略大于雌鳥。配對方法:一種是先分出雌雄,爾后配對入籠,1周內仍不能配上對需調換;二是大籠內散養,待配對后再捉出放人繁殖籠內繁殖。-2?繁殖籠與窩的選用與制作繁殖籠尺寸,成對鳥為80厘米x40厘米x60厘米,內置巢箱大小為20厘米x15厘米x15厘米,分兩層,上層出人口直徑6厘米,中央洞口直徑6厘米,下層為產房,鋪干燥鋸末3-5厘米,放干草讓鳥自行墊巢。
-3?飼料繁殖鳥可用專用飼料,同時加喂“鳥樂”1號、2號、3號。如用普通配方,可以增加油料種子占日糧20%,也可以用加濕粉料(配方為玉米粉50%,碎花生米20%,雞蛋30%?伺喂。-4?管理孵化期為18天,雛鳥40天后離巢,幼鳥由親鳥帶飼2周才能獨立活動,應及時分窩,由一只親鳥帶飼。
繁殖籠、窩應清洗、消毒,方法見上一題。-5?提高授精率的措施未受精蛋又“白蛋”,產生的原因有:配對的雄鳥未性成熟;配對親鳥性別不對,全是雌鳥;雄鳥是殘鳥,交配不成功;外界環境出現驚嚇、悶熱、噪音、空氣不流通等情況。牡丹鸚鵡冬季繁殖會凍死嗎
不可以放出來,鸚鵡都會怕你,要是想把鸚鵡放出來,你要買只鸚鵡寶寶,不到30天的,從小調養,你不用太關心它們,只要給他們吃好喝好,并且要常洗底盤,夏天的時候有陽光的時候讓他們曬曬太陽,預防感冒,冬天的時候別開窗子,會凍死他們的,鸚鵡喜歡吃帶殼的飼料,平時應以谷子、稗子、小米或雞蛋小米為主,每天應喂點青菜,牡蠣粉或骨粉作為常備飼料(也可在籠內放一個整塊的墨魚骨任其啄取)。
鸚鵡人工飼養簡單,管理粗放,耐粗飼料,體質強壯,不易生病,且容易繁殖。虎皮鸚鵡上嘴具鉤,強壯有力,喜歡啃咬木質,故不能用竹籠,要用金屬寵飼養。作為休閑觀賞鳥可用小型電鍍的金屬籠飼養,籠內設置有棲杠、吊環,供鸚鵡玩耍。
冬季應注意保暖,室內溫度應不低于16℃。夏季溫度較高,一般在30℃以上時要加強通風。
總結幾點制作牡丹鸚鵡繁殖箱:
1:虎皮鸚鵡主要是吃谷子,你在喂養時最好把帶外殼的谷子與不帶殼的谷子摻在一起。
帶殼的谷子可以磨鸚鵡嘴,防止鸚鵡嘴變長,但要注意及時吹去吃出的谷殼。為了保證它的營養,平常也要喂一些干凈的青菜和水果。(注意:菠菜和梨是禁用的)
2:公虎皮鸚鵡鼻子的肉是藍色的。母的是白色的,也有淡紅色的。
公虎皮鸚鵡的體型很苗條比較長一點,母的比較短比較胖一些。
3:繁殖期你要去買一個巢箱,飲食上你可以用熟雞蛋黃與去殼谷子放在鍋里蒸熟喂為繁殖期的鸚鵡增加營養,但不要讓它吃太多,蔬菜和水果多給一點。另外鸚鵡經常要吃點墨魚骨和保健砂之類的補充鈣質和礦物質,防止下軟殼蛋或出現幼鳥站不起來的情況。
4:要勤清洗籠子,谷子不用天天換,但飲水一定要天天換。要適當曬曬太陽,夏天要讓它多洗澡,冬天要保暖。
5:虎皮鸚鵡平均壽命7年左右,高點的也就十多年,繁殖旺盛期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