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條件反射是指人生來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種比較低級的神經活動,由大腦皮層以下的神經中樞(如腦干、脊髓)參與即可完成。膝跳反射、眨眼反射、縮手反射、嬰兒的吮乳、排尿反射等都非條件反射。梅子是一種很酸的果實,一吃起來就讓人口水直流。這種反射活動是人與生俱來、不學而能的,因此屬于非條件反射。
條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條件反射的基礎上。經過一定的過程,在大腦皮層參與下完成的非條件反射是先天的;是一種高級的神經活動,是高級神經活動的基本方式。多次吃過梅子的人,當他看到梅子的時候,也會流口水。這就是他在曾經吃過梅子流口水的基礎上都能完成的,因此是條件反射。
可以想象一下,如果當年曹操的士兵都沒有吃過梅子,也從沒有人告訴他們梅子是酸的,那將是什么樣的一種結局。
條件反射和非條件反射的區別有:
1、形成方式不通。
非條件反射是不需要經過后天學習就存在的本能反應。
條件反射是需要人后天的生活中不斷獲得的一種經驗性行為。
2、神經聯系不同。
非條件反射是隨著有機體的生長發育而出現,是外界刺激與有機體反應之間與生俱來的固定神經聯系。而條件反射是發生在人大腦皮層中暫時性的神經聯系,任何無關的聯系的事物長期一起出現都有可能引起條件反射。
3、反射弧特點不同。
非條件反射大多由由較低級的神經中樞(如腦干、 脊髓) 參與完成, 而條件反射必須由高級神經中樞大腦皮層的參與才能完成。
4、引起反射的刺通結果不同。
非條件反射是固定的,不會消退, 條件反射是暫時的刺激,可以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