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杜賓犬是德國唯一一種以最早的飼養人名字命名的犬種,這一犬種的最早飼養人名為多伯曼先生(1834年1月2日至1894年6月9日)。
據說,多伯曼先生曾為收稅官,屠馬業者及流浪狗臨時管理員等職,作為流浪狗臨時管理員,根據法律規定,他有權照顧所有流浪狗。憑此便利,他所飼養的狗變得非常聰明。在那時,所謂的“屠戶犬”已公認為非常純的犬種,在杜賓犬種的起源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種犬是德國羅特韋爾犬種的早期版型,是與現在“圖林根”存在的牧羊犬雜交后產生的版型,成為有著銹紅色斑點的黑狗。多伯曼先生于18世紀利用這些犬種雜交培育了杜賓犬。因而,他得到了自己的獨特“犬種”:這種犬不僅機警,而且頗具保護性,是很好的工作犬與看家犬。這種犬常被用作護衛及警犬。由于在警務中的廣泛使用,這種犬獲得了“憲兵犬”的綽號。這種犬還常在狩獵中使用,以對付大型的害獸。在此環境下,隨著境況的演變,杜賓犬于19世紀初正式得贏得了警犬的稱號。
杜賓犬,通常體形中等,強健有力,肌肉發達。除了骨質優良外,這種犬應具優雅感與高貴氣質,這一點由其身體線條中清晰可見。這種犬應該特別適合作為伴侶犬、守護犬、工作犬,以及看家犬。
原產地
德國
英文名:DOBERMANN
功能:伴侶犬、守護犬、工作犬
壽命:10-14年
性格
該犬為強壯且有力的犬種,主要擔當警衛工作,經過訓練后,可成為搜索犬,狩獵犬和牧羊犬。性格膽大、敏感、堅決果斷、好撕咬。杜賓犬是天生的警衛犬,聰明,力強,可采取攻擊。飼養者嚴加管理,可成為忠實,富有感情的伴侶。具有平滑,流線型體格的杜賓犬擁有驚人的體重和力量,為了抑制其潛在的攻擊性,飼養者應用心訓練,讓其充分運動,保持經常英姿煥發。
FCI標準
總體外貌:杜賓犬體形中等,強壯,骨格肌肉發達。身體曲線優美,舉止自信,表情堅定,符合理想犬種的特點。
重要比例:杜賓犬的身體似乎看起來近于正方形,對于公犬來說,尤其如此。公犬肩點至臀蹲點的身體長度不應比肩至地面的高度大5%以上,母犬不應大10%以上。
行為/氣質:杜賓犬性格友善、遇事鎮靜;非常忠誠于家庭,熱愛小孩。理想的杜賓犬,脾氣溫和、警惕性一般。在與飼養人關系融洽的情況下,一般不輕易發怒。這種犬易于訓練,杜賓犬喜歡工作,有著很好的工作能力、勇氣與毅力。這種犬自信而無畏,還能很好地適應并關注周圍環境。
頭部:強健,與身體比例恰當。由上面觀察,頭部呈鈍的楔形。由前面觀察,中凸線應幾乎平齊,不會垂向耳部。口吻線幾乎直直地延伸至頭骨的背線,背線下垂,緩和地變成圓形,進入頸線。眉脊發達而不突出。前額皺紋仍然清晰可見。枕骨不能突出。由前面與上面觀察,頭部的兩側不得凸出。上顎骨后部與臉頰骨間的輕微凸起應與頭部的總長相一致。頭部肌肉很發達。
止部:細長,但清晰可見,發達。
鼻鏡:鼻孔發達,寬大于圓,開口較大,沒有整個的突起。黑狗為黑色;如為褐色狗,應為相應的較淺色。
口吻:口吻必須與頭部的上半部比例恰當,口吻部肌肉發達,有力。口吻部應有深度。嘴部開闊,能達到臼齒。適中的口吻部寬度還能由上下門牙區體現出來。
下垂的上嘴唇:上嘴唇應緊靠頜部,以使嘴巴能緊密閉合。齒齦的顏色應為深色;如為褐色狗,顏色應相對較淺些。
下頜/牙齒:強健有力,上下頜寬大,剪狀咬合,42顆牙齒位置恰當,尺寸適中。
眼睛:大小中等,成卵形,深色。對于褐色的狗來說,顏色可稍淺。眼瞼緊靠。眼瞼上應長有毛發。眼圈周圍無毛發很不合需要。
耳朵:耳朵位置居上,直立,修剪后的長度與頭部比例適中。對于那些不允許修剪狗耳朵的國家,未修剪的耳朵同樣也可接受。(最好尺寸中等,耳朵前邊緣緊靠臉頰)。
頸部:頸部長度佳,與身體與頭部比例適中。保持干燥,肌肉發達。頸部輪廓線逐漸上升,緩和地劃為曲線。頸部直立,顯現出很強的高貴性。
肩:特別對于公犬來說,高度與長度明顯,因此,決定了由臀部延伸至肩部的背線坡度。
背部:短而緊,具有較佳的寬度,肌肉發達。
腰:具有很好的寬度,肌肉發達。母犬腰部略長,因為哺育幼犬所需。
臀部:輕微下墜,由骶骨至尾巴根部難以看出,似乎很圓,既不太直立,也不具有明顯的坡度,寬度佳,肌肉發達。
胸部:長度與深度必須身長成正比。具有輕微拱形肋骨的胸部深度應約為狗肩高的50%。胸部寬度佳,特別是具有很發達的前胸。
下胸線與腹部:由胸骨末端至骨盆,下胸線明顯卷起。
尾巴:尾巴高翹,斷尾后,尾巴上約有兩根椎骨仍然可見。在那些法律不允許進行斷尾的國家,尾巴可以保持自然。
前軀:
總體概況:從各個角度觀察,前腿幾乎直立,與地面垂直,肌肉發達。
肩部:肩胛骨緊靠胸部,肩胛骨邊緣的兩端肌肉發達,能夠抵達胸椎骨的頂端,肩胛骨具有一定的傾斜度,適當地與后背相連。與水平線的角度約為50%。
上臂:長度適中,肌肉發達,肩胛骨的角度約在105°至110°。
肘部:緊貼身體,而不外翻。
臂下部:強健,直立。肌肉發達,長度與整個身體比例適中。
腕骨(腕關節):強健。
掌骨(足部):肌肉強健。由前面觀察,直立,由側面觀察,只有輕微的坡度,約為10°。
前足:足部短而緊。腳趾向著腳尖拱起(似貓爪)。趾甲短而黑。
后軀:
總體概況:由于杜賓犬臀部有著非常發達的骨盆肌肉,從背部觀察,杜賓犬的背部看起來寬而圓。向骨盆向大腿上部與下部延伸的肌肉使得杜賓犬的背部、大腿上部區域、關節處,以及大腿下部寬度發展良好。強健的后腿筆直,站立時平行。
大腿上部:長度與寬度良好,肌肉發達。至臀部關節的角度良好。與水平線的角度約在80° 至85°間。
膝:膝關節強健,由大腿上部與下部以及膝蓋形成。膝關節角度約為130°。
大腿下部:長度中等,與后軀的總長比例恰當。
飛節:力量中等,飛節平行。大腿下部骨格與飛節處的跖骨相連(角度約為140°)。
掌骨(后足部):短,與地面垂直。
后腿:如前腿一樣,后腿的腳趾短,成拱形,非常緊密。趾甲短而黑。
步態/運動:步態對工作能力以及外部的表現非常重要。這種犬的步態富有彈性,優雅,靈活,自由,能完全著地。前腿能盡量地伸展。后軀也能充分的伸展,并具有必需的彈性驅力。一側前腿以及另一側的后腿能同時向前邁進。有著很好的背部穩定性、韌帶與關節。
皮膚:皮膚緊貼身體,顏色恰當。
毛:毛發短,硬而厚。緊密、圓滑、均勻地分布于全身。不得有絨毛。
顏色:黑色或褐色,具有鮮明的銹紅色及干凈的斑點。口吻部有斑紋,臉頰,眉尖及咽喉部可有斑點,前胸、掌骨、跖骨及足部、后大腿內側、臂,以及尾巴下面可有兩處斑點。
尺寸和體重:
肩高:公犬:68-72 公分。母犬:63-68公分。最好中等尺寸。
體重:公犬:40-45公斤。母犬:約32-35公斤。
缺陷:任何與上述各點的背離均視為缺陷,其缺陷程度嚴格地與其等級成比例。
總體外貌:背離性別特征;骨量較少;體重太輕;體重太重;腿太長;骨量不充分。
頭部:太重,太窄,太短,太長,止部太多或太少;高鼻梁,頭骨背線傾斜度不當;下頜較弱;圓或瞇縫眼;眼睛顏色淺;臉頰太厚;上嘴唇太松馳;眼睛張開過度或過于深陷;耳朵太高或太低;嘴度太張。
頸部:稍短;太短;咽喉部皮膚太松;有垂皮;太長(不協調);綿羊頸。
身體:黑色,身體不緊;臀部傾斜;走路擺動;后背拱起;肋骨發育不良,或者隆起;胸部深度或者寬度不夠;背部太長;前胸太小;尾巴太翹或太低;身體太多或太少的褶。
四肢:前或后軀有太少或太多的角度;肘部太松;骨頭與關節偏離標準的位置與長度;足部太緊或太張;牛樣飛節,飛節延展,飛節緊靠;爪太過于張開或者松馳;彎指;灰趾甲。
被毛:斑紋太淺,或者太不明確;斑紋模糊不清;斑點太暗;腿上有大的黑色斑點;胸部斑點難以看清,或者太大;毛發太長、軟、卷曲或者無光澤。被毛太薄;有裸露的斑塊;毛發中,特別是身體上有較大碎毛;有絨毛。
特征:不夠自信;脾氣太壞;過于敏感;輕易或不易發怒。
尺寸:尺寸偏離標準兩公分,應降低質量等級。
步態:不穩;受局限或僵硬的步態;馬步。
失格:
特征:膽小,神經質,以及具進攻性。
普通特征:明顯背離性別特征。
眼睛:黃眼(鳥眼);外斜視。
生齒:向上突出;水平咬合;向下突出;無牙。
被毛:白色斑點;太長被毛,毛發呈波浪形;有突出的薄被毛或者大片的禿斑塊。
尺寸:偏離標準上下兩公分以上;
任何身體或行為上明顯表現失常之犬均為失格。
注:公犬應生就兩個明顯正常的、完全置于陰囊的睪—德國杜賓犬、杜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