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大白熊犬自遠古時期,就開始出現于比利牛斯山,在中世紀時開始出名,那時主要用來保護城堡,加斯頓.腓比期(Gaston Phoebus)在14世紀時提到了這一犬種。17世紀時,這一犬種作已作為伴侶犬為人所欣賞,這一犬種于路易14時,成為宮廷犬,取得了極大的榮耀。1897年時,比蘭特(Bylandt)伯爵在書中對這一犬種首次作了詳細的描述。10年后,建立了首個養殖俱樂部,1923年時,在伯納德.塞納克-拉格蘭吉的敦促下,成立了比利牛斯山犬愛好者聯合會(Réunion des Amateurs de Chiens Pyrénées-R.A.C.P), 向法國中央養犬 協會(SCC)進行了注冊,確立了正式的標準。當前的標準仍然非常接近于1923年制定的標準,僅僅對其中的有些內容作了清楚的修訂。
原產地
法國
英文名:Great Pyrenees
功 能:在山上放牧時用作守衛犬
壽 命:9-12年
性格
大白熊犬給人的印象是非常高雅、美麗,結合了巨大的體形和威嚴的氣質。被毛是白色或以白色為主,夾雜了灰色、或不同深淺的茶色斑紋。非常聰明、和善、具有王者之氣。不論站立還是運動,都顯示出與眾不同的優雅,總是顯得堅實和協調,明確地反映出培養這一品種的目的:在各種氣候條件下、在比利牛斯山陡峭的山坡上,看守羊群。
大白熊犬有一顆非常善良的心,有自信、溫和、沉著、穩重的性格,性情十分溫順,對人很忠心的,感情十分的豐富,在它身上你可以看到守衛犬應該有的能力。會在需要時保護他的領地、羊群或家庭,他通常顯得從容、沉著,具有耐心且寬容。他的意志非常堅強,獨立且略有保留,對他負責的人類或動物都很關心、忠誠,而且勇敢。
如果想使它擁有非常健康的身心,還有十分美麗的面容、姿態,就應該留給它足夠的運動時間,當然足夠的食物也是非常重要的,還要有固定的時間給它梳理它的被毛。它對家居式的生活非常適應,卻不屬于室內型的品種。大白熊犬生來的時候并不是非常沉穩的,它曾經是出現在戰場上的,甚至有些時候還有鐵鏈會掛在它的頸部上。
FCI標準
總體外貌:此類犬身材碩大,神態威嚴,體格強健,但是并代表這種犬沒有一定的優雅姿態。
重要比例:頭骨的較寬部分等于身長。口吻比頭骨略短。 從肩點到臀蹲點的身長距離略大于犬的肩高。 胸部的深度等于,或者略小于肩高的一半。
行為/性情:這種犬常被用來保護畜群,以免遭捕食者的攻擊,選擇其擔當此任,取決于其具有保護并盡可能阻止捕食者靠近畜群的能力。因此,這種犬的主要特征為:力量大,有靈活性,對其保護的對象溫和。這種保護犬具有獨立的傾向以及自主精神,這可能需要其主人進行一定程度的訓練。
頭部:與狗的身體相比,頭部不能太大。頭部側面很平。
頭骨區:頭骨最寬的部位等于其長度。由于矢狀脊變得易于感覺,頭骨略呈圓形。因為枕骨突出明顯,頭蓋骨呈尖頂狀。眉脊不明顯。兩眼間的中溝幾乎感覺不到。
止部:具有平滑的坡度。
鼻鏡:全黑。
口吻:寬、略短于頭骨,向著口吻尖部逐漸變窄。由上方觀察,形成一個無鋒的“V”形。位于眼下,口吻部豐滿。
唇部:不太下垂,剛好能蓋住下頜。黑色或者具有黑色的深色標記,對于上腭亦是如此。
下頜/牙齒:能夠健康完整地出牙,牙齒為白色。剪狀咬合(上門牙緊扣下門牙,中間無松動)。鉗狀咬合可以接受,因為有兩顆下切齒向前突出。
眼睛:很小,杏仁形,位置略偏,具有聰明而深思的表情,眼睛為琥珀色,眼瞼從不松馳。眼睛溫順,具有夢幻般的表情。
耳朵:與眼睛平齊,很小,三角形,尖部很圓。平坦地置于頭部,當狗警覺時,略微上翹。
頸部:強有力,相對較短,很少有垂皮。
身體:從肩點到臀蹲點的身長距離略大于犬的肩高。胸骨與地面的距離約為肩高的一半,永遠不得相差太大。
背線:支撐良好。
肩:寬闊。
背部:長度適中,肌肉強健。
腰:長度適中。
臀部:略微傾斜,臀部非常突出。
橫腹部:幾乎無突出。
胸部:不太低,但是寬而長。肘自然放松,但是不能太低。胸部的高度等于或者略小于狗肩高的一半。肋骨略圓。
尾巴:至少應盡量達到飛節點。尾毛濃密,形成羽狀。當狗靜止不動時,尾巴最好能成鉤狀。當狗警惕時,尾巴向后部上翹,形成一個正圓形,只有尾尖能觸及腰部(比利牛斯人將此形容為“飛輪狀”,以形容這種犬的特征)。
前軀:直立,強健。
肩部:適度傾斜。
上臂:肌肉發達,長度適中。
前臂:直立,強健,肌肉發達。
腕骨關節(腕節):肢節與前臂成一線。
足部(掌骨):略微傾斜。
前足:不能太長,緊密,腳趾略微拱起。
后軀:與前腿相比,后腿有更多的條紋。由后面觀察,這些條紋與地面垂直。
大腿:肌肉發達,不是很長,略有傾斜,肌肉分明。
后膝關節(膝):具適度的棱角,與身體平行。
大腿下部:長度適中,肌肉強健。
飛節:寬闊,硬朗,角度適中。
后腿:不太長,緊密,腳趾略微拱起。
假蹄:后腿可能會有兩只發育成形的假蹄。前腿有時會有一只或兩只假蹄。
步態/運動:比利牛斯山犬運動自如、有力,運動時從不顯笨拙。這種犬的主要運動特征在于舒展,而不在于快,但是它也具有一定的柔軟度與優雅的姿態。這種犬的骨架,賦予了其毫不松懈的步態。
皮膚:厚而軟,全身常伴有色斑紋。
毛:全身長滿毛發,平坦,很長,而且很軟,肩部與背部的毛很脆,尾巴與頸部的毛較長,這兩處的毛可能會呈輕微的波浪形。全身的被毛很厚,絨毛也很厚。
顏色:頭部、耳朵、尾巴根部,有時身體為白色,或者白色中帶有灰色斑紋(獾或狼),或者為灰白色,或者為橙色。最受歡迎的顏色為獾灰色斑紋。
尺寸:
肩高:公犬:70公分至80公分。
母犬:65公分至75公分。
對極佳的樣犬來說,公差在2公分是允許的。
缺陷:任何與上述各點的背離均視為缺陷,其缺陷程度嚴格地與其等級成比例。
總體外貌:
總體外貌給人的印象是,笨重、特點不明顯。總體看來象是一只平常無力、行動遲緩的狗。
頭部:
太重,形狀不規則。
頭骨太寬,前額凸起。
止部太突出,或者沒有。
唇部過于下垂,有下垂的上嘴唇。
鼻子、眼圈和嘴唇的顏色不充分。
眼睛:
太圓、顏色太淺,深陷或者突出,太大或太小,兩只眼過于靠近,或者分開太遠。明顯可見第三個眼瞼。很難通過眼睛表達情感。
耳朵:
太寬,長,有卷曲,有折痕,位置過于靠后,耳朵豎得過高。
頸部:
細長,略長,或者又太短,這會使人覺得此狗的頸部陷入肩部。太多的垂皮。
身體:
搖擺、拱背,或者腹部下垂。
胸部:
太寬或者太窄,側面扁平,或者胸部成桶狀。
尾巴:
沒有足夠的被毛,或者尾巴不能很好上翹,太短,或者太長,不能形成羽狀,運動時尾巴不能形成“輪狀”,或者甚至在休息時也一直成“輪狀”。
前軀:
外展或者內翻。
肩-肱骨的角度過大。
后軀:
外展或者內翻。
飛節太直或者棱角太分明。
足部:
長或者張開。
被毛:
短而卷,有絲質感,柔軟,或者沒有絨毛。
要排除的缺陷:
行為/性情:
具進攻性或過于害羞。
鼻鏡:
不夠黑。
頜:
上顎下凹,或者下顎突出,或者關于頜的任何變形。
眼睛:
眼圈呈現肉色。黃眼。
假蹄:
后腿無假蹄,或者只有一只假蹄,或者兩只假蹄退化。
顏色:
標準中未說明的任何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