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內飼養及玩賞的虎皮鸚鵡,均為人工飼養下繁殖的籠養鳥,其體質均有減弱。故飼養者宜選擇體軀寬長,體態豐滿,精力充沛的個體進行飼養繁殖,有利日后種群復壯。那么我們在飼養虎皮鸚鵡需要注意些什么?
虎皮鸚鵡
野生虎皮鸚鵡喜結群生活,以植物種子及果實為主食,營巢于洞穴中,每年繁殖1—2巢,每巢產卵4—7枚。卵呈橢圓形,卵殼為純白色。在人工飼養中的虎皮鸚鵡、由于嘴殼堅硬,足趾與利嘴配合攀緣靈活,非常善于拆毀籠舍,故宜用較堅固的房舍及金屬網圍筑適宜的籠舍飼養。冬季室溫應保持在5~10℃。
我國南方城市,冬季氣溫不低于0℃,可利用露天籠舍飼養繁殖虎皮鸚鵡。家庭中少量飼養,可選用適宜的箱籠,飼養及繁殖效果甚佳。籠舍內需設置足夠的棲架,供其攀躍和棲息,籠內地面或籠底部墊細砂,供作砂浴和取食。飼養室需通風良好,光照宜長。大量群飼的虎皮鸚鵡,飲水量很大,又因此鳥常在飲水的同時排糞,常易污染其飲水,所以最好采用家禽使用的自動飲水器供水,使之不能入水洗浴,可保持飲水清潔。
在南方飼養虎皮鸚鵡,四季都可繁殖,但是如果夏季溫度過高,還虎皮鸚鵡的巢箱是建議不要讓親鳥抱窩。野生鸚鵡它們的巢穴選在枯樹上,咬出個巢繁殖后代,鸚鵡用的是暗巢人工飼養條件下,暗巢當然越暗越好啦。鳥在巢最暗的地方產蛋,孵化時越暗鳥才沒那么容易受驚,繁殖成功率就高啦。鳥一受驚就亂踩的,鳥窩設計不夠高會出現踩蛋或踩到小鳥情況容易踩死小鳥,不夠寬鳥會出現咬箱子,也就是筑巢行為。
本文由定修真發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場,轉載/刪除聯系作者,如需刪除請-> 關于侵權處理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