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龜
中文正名:地龜
命名:Gmelin, 1789
英文名:Black-breatsed Leaf Turtle
地理分布:中國分布于廣西、廣東、湖南等地。國外分布于越南、蘇門答臘、婆羅州、日本。
保護等級:國家重點Ⅱ級保護
瀕危等級:漸危
地龜,小型屬半水棲的龜類,地龜體型較小,成體背甲長僅120mm,寬78mm。其頭部淺棕色,頭較小,背部平滑,上喙鉤曲,眼大且外突,自吻突側沿眼至頸側有淺黃色縱紋。背甲金黃色或桔黃色,中央具三條嵴棱,前后緣均具齒狀,共十二枚,故稱“十二棱龜”。腹甲棕黑色,兩側有淺黃色斑紋,甲橋明顯,背腹甲間借骨縫相連。后肢淺棕色,散布有紅色或黑色斑紋,指、趾間蹼,尾細短
野生地龜的食性沒有記載。在人工飼養條件下,每只地龜的食性不同,食性由龜所處的野外生態環境決定。多數龜吃面包蟲、蚯蚓、西紅柿、瘦豬肉、黃瓜等。
地龜喜歡吃鮮活的各種小蟲子。例如蚯蚓,蟋蟀,面包蟲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