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喉擬水龜(詳情介紹)
龜類隸屬于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爬行綱、龜鱉亞綱、龜鱉目的龜科分別為:平胸科、淡水龜科、陸龜科、海龜科和棱皮龜科。國家級保護動物中龜類有10種,其中一級保護動物1種,二級保護動物9種。種類多種多樣,名稱又很相似所以很難判別。
龜類的別名比較多,容易相互混淆。比如,烏龜又名泥龜、金龜、草龜、秦龜;
黃緣盒龜又名黃緣閉殼龜、金頭龜、斷板龜、夾板龜、駝背龜、克蛇龜;三線閉殼龜又名金錢龜、紅肚龜;黃喉擬水龜又名黃喉水龜、山龜、香龜;有意思的是黃緣閉殼龜、金錢龜和金頭閉殼龜都有“金頭龜”之稱。
1.黃喉擬水龜與烏龜的主要區別
背棱3條是兩者共同點。背甲:前者棕色略扁,后者棕黃色為雌性、黑色為雄性;上頜:前者似兔唇,后者不;頭頂部后面:前者光滑無鱗,后者有鱗;喉部:前者黃色,后者不。
2.黃緣盒龜與金頭閉殼龜的主要區別
頭部:前者橄欖黃,后者金黃色;前者眼后有檸檬黃弧紋,后者無。背部:前者中央一條脊棱呈淺黃色,后者有一條脊棱無黃色;前者緣盾下方黃色(黃緣),后者無。腹部:前者黑褐色,后者黃色。
3.黃緣盒龜與黃額盒龜的主要區別
依背甲緣盾是否有一圈黃緣來區別。黃緣盒龜背甲緣盾全呈金黃色,故名黃緣盒龜。而黃額盒龜的背甲緣盾等處有棕褐色的“輻射紋”。
4.黃緣盒龜與金頭閉殼龜的主要區別
前者背甲緣盾黃色,后者頭部全黃色。
5.云南閉殼龜的主要特征
背、腹部呈橄欖棕褐色。背部橄欖棕色,腹部橄欖褐色。
6.齒緣攝龜與鋸緣攝龜的主要區別
背甲后緣:前者略呈鋸齒狀,側緣上翹;后者明顯呈鋸齒狀,不上翹。脊棱:前者1條,后者3條。背部:前者棕色,后者棕黃色。食性:前者貪食不挑嘴,動植物均食;后者喜肉食。習性:前者陸棲,山區;后者山區小溪。
7.鋸緣攝龜與地龜的主要區別
鋸緣攝龜的背甲后緣呈明顯鋸齒狀,一般為8只,又名“八角龜”;地龜背甲前后緣呈深鋸齒狀,“前4后8”,共12只鋸齒,故名“十二棱龜”。
8.凹甲陸龜背甲也具前后鋸齒與地龜有什么不同?
兩者的明顯區別是頭頂前部有沒有大鱗。地龜頭頂部光滑無鱗;凹甲陸龜背甲前后緣雖呈鋸齒狀,但上翹,地龜不上翹。
9.陸龜的主要特征
陸龜的頭頂前部有對稱排列的大鱗,腳趾間無蹼。其中作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四爪陸龜顧名思義,前后肢均具四爪,而其他陸龜“前5后4”。
10.花龜的顯著特征
頭的兩側和頸部皮膚上有許多黃色縱向條紋。
11.海產龜的相互區別
共同特征為“四肢槳狀”。玳瑁:盾片呈覆瓦狀排列,頭部鱗片對稱,體形小;棱皮龜:無盾片,而以革質皮膚復以全身,體形大至千斤;麗龜:背部下緣鋸齒狀,腹部橘黃色,具背棱無側棱。綠海龜腹部黃色;紅海龜背甲紅褐色,腹甲黃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