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卡達陸龜
蘇卡達陸龜,也稱蘇卡達象龜和蘇卡達龜。在陸龜中屬于活動性非常強的,純素食性動物,非常好養。是一種十分粗獷充滿野性的大型陸龜。
一、外觀
蘇卡達龜體長83厘米,體重105千克,是世界中第三大陸龜。背甲黃褐,幼體紅褐;前緣中央具缺刻,沒有頸盾,后緣鋸齒狀;腹甲淡黃,后緣缺刻較深;四肢圓柱形,具較大圓錐狀硬脊;前肢5爪,后肢4爪;尾短,淡黃色。 其外觀與豹紋龜相似,但甲殼上并沒有花俏的紋飾,幾乎是接近單純的亮棕色(包括整個頭部四肢及腹甲)。喉甲突出,某些雄性成體在前面及后面的緣盾會明顯卷曲,大腿后側有數枚圓錐形的粒狀鱗片。
其外形的主要特征,是后大腿兩側上有2至3個粗大的角質節結,頭部及四肢呈象牙色至棕色不等,前腳布有粗大的鱗片。有些人工飼養營養過剩的個體背甲十分突起形成塊狀的隆背。
二、生活習性
蘇卡達龜是純素食性的動物,主要依賴高纖維的植物、青草、仙人掌、萵苣等為食,該物種相當粗壯、活動性強且十分好養,平日食餌以多樣性的食物供給,再添加些許的鈣、磷、維他命等營養補充。過度提供動物性蛋白將造成隆背,最后導致肝腎方面的疾病。
三、棲息環境
由于蘇卡達龜生長于非洲撒哈拉沙漠的南境,該地區大多十分干燥,甚至終年難得有水源地可飲水,因此所需水份必需仰賴由食物中獲得,并且藉由高度不滲水的皮膚及挖地洞躲避日曬的方式,來保存體內的水份。此外,由于是屬于沙漠及干燥草原的陸龜,為躲避白天的日曬高溫,它們大多于黃昏或清晨開始活動。
四、繁殖方式
蘇卡達龜多在雨季時交配,而在9月至11月間,一次約可產下17至34枚卵,一年最多可生6窩,其孵化時間約需85-170天,視孵化溫度而影響。幼體孵化出來呈黃色,約有4.5至5.0厘米大小。因為多產且飼育容易,在美國已經是產量大、價格低廉的爬蟲寵物。生長迅速,食量驚人,活動力強。
五、分布范圍
分布于乍得,埃及,厄立特里亞,埃塞俄比亞,馬里,毛里塔尼亞,尼日利亞,塞內加爾,蘇丹。
蘇卡達陸龜是陸龜中的粗獷大漢,也是活動達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