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眶蟾蜍
黑眶蟾蜍(Duttaphrynus melanostictus)別名癩蛤蟆、蛤巴、癩疙皰、蟾蜍,黑眶蟾蜍。癩蛤蟆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不過,這種蟾蜍主要棲息于農林、低地,城鎮內的校園、溝渠等地方,尤其是下雨天在農村非常易見。
每到繁殖季節就會成群出沒于溪澗或具水源的地方,雄性發出鳴亮的求偶叫聲,并互相擁抱,一時蔚為奇觀。由于牠較其它蟾蜍更接近人類居住地,而且數目相當多,因此俗語中的癩蛤蟆多指黑眶蟾蜍(在臺灣也有指盤古蟾蜍)。
中文學名: 黑眶蟾蜍
中文別名: 癩蛤蟆、蛤巴、癩疙皰、蟾蜍,黑眶蟾蜍
二名法: Duttaphrynus melanostictus
界: 動物界
門: 脊索動物門(Chordata)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Vertebrata)
綱: 兩棲綱(Amphibia)
亞綱: 滑體亞綱(Lissamphibia) 是兩棲綱現存的唯一個亞綱。
目: 無尾目(Anura)
亞目: 新蛙亞目(Neobatrachia)
科: 蟾蜍科(Bufonidae)
屬: 蟾蜍屬(Bufo)
種: 黑眶蟾蜍
分布: 主要分布于中國境內的寧夏、四川、云南、貴州、浙江、江西、湖南、福建、臺灣、廣東、廣西、海南。其他分布在南亞、中南半島及東南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