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養過濾稍有研究的龜友們都知道龜缸生態循環過濾系統是一個非常環保且非常適合給龜龜生活的,只是這系統一詞聽上去好像很麻煩的樣子。其實,這個生態循環過濾系統也不是那么難搭建,只要大家按著下面的步驟方法來,就可以自己搭建一個了。
巴西龜
首先,準備好菌種。硝化菌要在魚店里買質量可靠的干粉狀的。酵母菌去商場里買那些發面用的純酵母粉;乳酸菌就用活性酸奶來替代;枯草菌就要使用從藥店里買來的一種小兒消化藥——“媽咪愛”。
然后,給裝了100升已經曬好水的龜缸來個大掃除,把過濾器、過濾棉、玻璃環、活性炭(或麥飯石)、水、泵、加熱棒沙子、石頭、草等等東西通通按照設計放到缸里或濾槽里合適的位置用高錳酸鉀消毒,給20克高錳酸鉀就可以了,浸泡半個小時,再把龜缸和所有器材沖洗干凈。接著在龜缸里灌入曬好的水。這時,把從魚店里買來的干粉硝化菌15克倒進缸里;然后,再把純酵母粉一湯匙活性酸奶一湯匙以及枯草菌一小袋用缸里的水化開,把比較清澈的部分倒回缸里,把剩下的殘渣倒入過濾槽。
這個時候缸里是一片霧蒙蒙的,幾天內就會清澈的;
下面,先養幾條小魚!它們是先鋒,進入龜缸之前記得要消毒,避免帶著病菌進入缸里;之后,每天喂兩次,每次的食物必須在1到2分鐘內吃完。然后就等。假如水質在第二天渾濁了,就適當換點水,然后適當減少喂食。這樣過3天;第4天,假如水質變的清澈無比(有時侯第2天就水清了,但還是要等待到第4天再操作),那么水就快養好啦!這時要繼續測試一下微生物過濾系統的應變能力。只要把喂食量增加一倍就可以了。一直等待3天;期間稍有渾濁要仔細觀察,只要沒有腥臭味散發出來就不必換水;第7天,假如水質仍然清澈無比,這時我們可以把愛龜請進缸里了。先換點水,放個一二只龜,少量喂食,觀察3、4天,再繼續放另外的龜,食物也逐漸增加點;就這樣我們以后每個星期給龜缸換1/5到1/4的水,就可以獲得長期穩定的好水了!到這里我們就完成了“硝化系統”的建設,依靠每周換水的維護,就可以長期穩定了。
但是,這樣的水里仍然有些有害物質就是硝酸鹽存在,因此必須要通過定時換水,來稀釋它們,維持水的穩定。怎樣才能長期不換水呢?
繼續:
(1)利用藻類對光線的敏感反應,在過濾設備里設置獨立的濾槽并配合合適的光照,大量培養褐藻、綠藻甚至黑毛藻
(2)或者在濾槽里栽種大量的水生植物,除了水草以外還有浮萍、槐葉萍甚至是水葫蘆這樣的東西這些大量的藻類或植物會把硝酸鹽基本消除,這是養水的最后一道工序。這樣就基本完成了整個龜缸的水的氧化分解脫氮還原這個大循環體系。初步的使缸里的水成為具有自我凈化能力的水系統。也就基本上完成了一個長期不換水的龜缸生態循環過濾系統的建設。需要注明的一點是,長期不換水并不是最好的養龜的方法,定期的換水是維護龜缸生態穩定不可缺少的手段。
1、菌群居住的地方:玻璃環最好超過總體積的3%;
2、菌群呼吸的氧氣:起碼一個氣泵是少不了的;
3、菌群的食物:缸里要有起碼一條不怕死的強壯的闖缸魚;
4、菌群居住的水流:100升水要有600升/小時流量的水泵一個;
5、菌群居住的合適的溫度:100升水有個100瓦到150瓦的加熱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