蝎子
蝎子雖然被人們視為“毒物”,但是其較高的藥用價值,仍然使得不少人愿意去嘗試飼養。飼養蝎子除了需要合適的場所,搭建合適的環境,還要注意疾病的防治。這樣蝎子的養殖才能達到成功。
一、黑腐病。患病的蝎子肚腹呈黑色,排綠色污水便,陸續出現死亡。在預防的過程中,家長需要保持蝎窩干燥,水源食物應保持新鮮,平時投放的蟲體應無病無害,撿出病蝎隔離治療。
二、枯尾病。蝎子患病初期尾節末梢出現枯黃萎縮現象,然后向前腹部延伸,嚴重者尾中深陷處可見后腸白色,當尾根處出現干枯等萎縮時,病蝎開始死亡。在防治的時候需要注意保持飲水清潔,調節飼料含水量,活動場地要保持潮濕,適當增添供水器具,空氣濕度保持正常。
三、螨蟲病。患病的蝎子在初期會表現出極度不安,活動量明顯增大,后期活動量減少,不食不飲,成蝎生殖器開始出現螨蟲殘食。在預防的時候,家長要保證飼料、飲水新鮮,及時清除剩余飼料。平時應對蝎窩采取定期換曬,使蝎窩保持適宜的干濕度,池中用的沙,要在烈日暴曬后再使用。
四、腹脹病也是需要防止的。這種疾病多發生在早春和氣溫偏低,環境偏濕的時候。患病的蝎子運動會變得遲鈍,飲食下降,腹部隆起呈乳白色,而且發病幾小時后就肯可能會死亡。在預防的時候,家長應該保持環境的的干燥,注意保溫。家長可以將環境溫度控制到20度以上,讓蝎子逐漸有個緩解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