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鼠繁殖和生育的六大誤區
倉鼠
1、年齡差距過大的異性倉鼠避免配對
一歲的母公公陪一月的公婆婆,如此巨大的年齡差距配對一定沒有什么理想結局的,這僅僅是個極端的例子。一般我們認為年齡差距在三個月左右還是可以接受的,公母倉鼠的生理機能不至于差別太大。
2、高齡產婦的情況盡量避免
眾所周知,倉鼠的生命很短,一般也就兩到三年的時間,況且一歲齡大的倉鼠我們基本劃歸為老年鼠,他們的生理機能逐漸開始走下坡路,老年公鼠基本沒有生育能力,但“老蚌生珠”還是有一定的幾率,這種情況的發生不僅僅對高齡母倉鼠本身有很高的危險性,對于肚中的小寶寶也是極大的危險,很容易發生難產等一尸N命的結局,就算小寶寶能順利生下來,體質也得不到保障。
3、避免連續繁殖的情況發生
所謂的連續繁殖就是指母倉鼠剛生完一窩寶寶,寶寶還沒滿月 斷奶就接著又生第二窩寶寶的情況。母倉鼠生一次對身體影響很大的,如果得不到充足的時間休息和營養補充,母倉鼠的體質會下降的很快。所以我們強烈建議母倉鼠繁殖后起碼休息兩個半月后考慮再次繁殖。
倉鼠
4、母倉鼠一生不宜過多生育
就如上一點剛說的,母倉鼠生一次對身體影響很大的,就算有充足的時間休息和營養補充,母倉鼠也很難恢復到生產前的體質狀況,如果母倉鼠一生過多地生育,其壽命必然會比較短,且生出寶寶的體質也必然一次不如一次。我們建議倉鼠只生一次好,兩次也成,三次以上就盡量避免吧。
5、盡量避免早育現象
我個人覺得品牌倉鼠糧營養搭配比較合理,對倉鼠體質提升是一個保障,不過也帶來了倉鼠早熟的情況。曾經碰到過剛兩月半還不到的母倉鼠就產下一窩寶寶,這就屬于典型的早熟,試想母倉鼠正常的性成熟在二月以后,且正常懷孕生子時間為三周,也就是說這只母倉鼠在一個多月的時候就已經懷上了這窩寶寶。雖然母子平安且小寶寶也都安然長大,但鼠媽媽怎么補都恢復不到最佳狀態,體型小小的都沒自己的寶寶大。
6、體型差別過大的異性倉鼠避免配對
這點想必經常關注我這個專欄的鼠友能自己解釋了,體型相差過大不僅僅容易引發倉鼠間斗毆事件,也不利于異性倉鼠間順利交配,尤其母倉鼠過大公倉鼠過小的,很難順利完成倉鼠之間的那回事。(圖片來源:PConline攝影部落)
倉鼠究竟能長多大呢?
一線倉鼠(詳情介紹)
很多人都是被倉鼠小巧玲瓏的身子給吸引的,可以在掌心任意玩耍,很適合在家庭飼養,近年來倉鼠也成了寵物中的佼佼者。那么這種倉鼠成年后的體型也如此之小嗎?
倉鼠的種類也有很多,不同品種的倉鼠可以長多大,很大程度和品種有關。平常我們在寵物市場買的小倉鼠,都屬于體型最小的倉鼠,平常它也喜歡把身體縮起來,看起來不但非常可愛卻也顯得非常小,和家里常見的老鼠差不多大吧。也有比較大個的倉鼠,像金絲熊或熊類的小倉鼠,他們的個頭能長的兔子差不多大。
我們養倉鼠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倉鼠看起來非常可愛,小小的身型,乖巧的樣子,同時覺得倉鼠飼養非常簡單,養這么個寵物對于城市里生活的我們來講,是非常合適的。再加上倉鼠本身是夜行動物,白天喜歡睡覺,晚上才會活動,作為上班族的我們,不用擔心沒時間照顧它了。
倉鼠可以長多大和它的品種息息相關,也和主人的飼養方法分不開,世界上最小體型的倉鼠就是一線類的和老公公這些,它們成長后和乒乓球大小差不多,所以很多人都說如果養一線倉鼠或者老公公這類的,都盡量避免你得?
它們繁殖,體型太小繁殖是非常難的事情,正因為這樣,它們的市場也是非常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