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海龜:別名海龜_黑龜_石龜,為龜鱉目、海龜科、海龜屬爬行動物,原產于太平洋、印度洋及大西洋熱帶及亞熱帶海域,與其他海龜一樣,除上岸產卵外,一生都在海洋中渡過。1758年命名。屬于大型洄游性海龜,會在固定的區域覓食,并在另一固定區域產卵。因在演化過程中,保留了部分祖先的生活方式,所以必須回到陸地上產卵,繁育后代,形成了一種較獨特的生活習性。
體型最大的海龜品種之一,因主食海草,體脂富含葉綠素,膚色呈綠色而得名。它的腹甲為白色或黃白色,背甲則從赤棕含有亮麗的大花斑到墨色不等。是海龜里唯一攝食較多海藻的種類,也是唯一會上岸曬太陽的品種。
科目分類:海龜
生存環境:海岸
顏色分類:綠色_棕色
居住環境:兩棲
最大體型:170cm
性情分類:溫和
壽命年限:150年
適宜溫度:26℃±4℃
食物飼料:雜食
綠海龜形態特征
全長110-170cm,背甲長90-120cm,重65-135kg。最大的背甲長可達153cm,重可達250kg。外被扁圓形的甲殼,只有頭和四肢露在殼外,頭部略呈三角形,前額長有鱗片,僅一對,為暗褐色。縮頭時會被卡住,因此無法把頭完全縮進殼里。兩頰黃色,頸部深灰色。識別法為背甲中央為五盾,左右列各為四盾,眼睛上方具鱗片一對,綠海龜俗稱黑龜或石龜,可能與耳身軀遠望過去像個大黑圓石有關。于海中的潛水深度極限約100-200m。
綠海龜生活習性
大多在0-50m的水域活動,會選擇靠近岸側,水溫較高,水深較淺的大陸棚海域,且此處的食物亦較充足。綠海龜是用肺來進行呼吸的,但胸部不能活動,是一種吞氣式的呼吸方式,每隔一段時間便要將頭伸出海面來呼吸。
綠海龜飼養方法
常在長滿海藻的淺海域攝食,幼龜偏肉食性,長大后變為雜食,以海藻為主食,偶爾也吃軟體動物、節肢動物或魚類。
綠海龜雌雄分辨
成龜的性別很容易辨認,尾巴的長短是性別的特征。一般而言,公龜的尾巴要比母龜長得很多。
綠海龜繁殖方式
產卵于溫度達25℃以上的沙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