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緣閉殼龜又稱黃緣盒龜。俗名:夾板龜,克蛇龜、斷板龜;英文名:Chinese Box Turtle; Yellow-margined Box Turtle;龜科,閉殼龜屬。主要分布在中國南部、日本等地區,分布廣泛。
鑒別特征
背部棕紅色,具一淺棕色脊棱。腹部棕黑色,其四周及背甲腹緣黃色。背腹甲以韌帶相連,腹甲前后兩葉亦以韌帶相連,可分別向上關閉背甲,頭、頸、四肢及尾均可縮人殼內,得以保護。上顎鉤曲。肛盾單枚,前端有不達末端的縱縫。
外形特征
體中等,殼高幾為甲長的二分之一。頭中等,頭背皮膚光滑。吻短,突出于上顎。上顎鉤曲。顎緣無齒狀突。眼大,鼓膜圓而清晰。
背甲隆起,前緣圓或凹缺,后緣圓或有一小的凹缺。每枚盾片均有疣輪及平行于疣輪的清晰的同心紋。脊棱明顯,在每枚椎盾的中部更為突出。側棱不顯。頸盾大,前窄后寬,呈梯形。
椎盾5枚,通常寬大于長,有的個體前2枚椎盾長大于寬,或相等。肋盾4對,寬大于長,一般亦比相鄰的椎盾寬。緣盾12對,除第一對外,均為長方形。有的標本最后3~4對緣盾后緣略為突出,呈鋸齒狀。緣盾的疣輪位于盾片的外下角。
腹甲平,橢圓形,前緣圓或微凹,后緣圓。各盾片同心紋清晰,其中心亦位于外下角。但有的個體不顯。各腹盾之縫的長度序次為腹盾縫>胸盾縫>喉盾縫(或肱盾縫)>肱盾縫>股盾縫。喉盾最小,三角形。肛盾大,菱形.有一不達末端的中央縫。該縫在成體約占肛盾長的1/4至1/2,幼體僅末端不顯。無下緣盾。腋盾、胯盾極小。甲橋不明顯。四肢略扁。前肢前緣被復瓦狀圓形大鱗。指、趾間微蹼,具鈍爪。前肢5爪,后肢4爪。尾短,尾基及股后有疣粒。雄性尾較長,尾基的棘狀疣亦強。
頭背橄欖綠色,吻端檸檬黃色,眼瞼及虹膜、鼓膜黃色,瞳孔黑色。眼角向后,沿頭背兩側各有l金黃色細線紋。頭側及咽、頦部桔黃色。體背棕紅色,每枚盾片的邊緣色較深。脊棱黃褐色,腹甲棕黑色,唯背甲外側緣與緣盾的腹面,腹甲的外緣均為鮮米黃色,因而得名。四肢背面棕黑色,腹淺灰棕色,尾背有1條黃色縱紋。
生活習性?
常活動在森林邊緣、河流、湖泊等潮濕處。陸生。伏于倒木、巖石及落葉下。下雨時常外出。也可能去水域活動。(千石正一,1979)。在安徽皖南山區,多棲于林緣或有雜稀疏灌木叢的雜草山中,活動地離水源不遠,旱時多在有流水的溪谷附近。夏季以夜間活動為主,白天隱蔽于陰涼的柴草或溪谷邊的亂石堆中。當氣溫低于10℃時,進入冬眠。冬眠地多在陽坡,有雜草及細枝落葉堆成的較厚的覆蓋層的地方。冬眠期為11月初至翌年4月初。
4月中旬交配,5月下旬至9月中旬產卵,6~7月為盛期。每次產卵2枚,共產4~8枚,多于夜間產出。卵殼灰白色,長橢圓形,40~46毫米×20~26毫米,重8.5~18.5克。(陳壁輝,1979)。1982年7月,解剖一來自安徽的雌性標本,背甲長160毫米,前后緣呈微鋸齒狀。重650克。左側卵巢懷卵3枚,卵徑15毫米×15毫米,右側卵巢懷卵10枚,前5枚卵徑為15毫米×15毫米,余皆較小。輸卵管粗長。
雜食。食昆蟲類動物性食物及果實類植物性食物。人工飼養可喂以青菜、包菜、空心菜、飯、蚯蚓、蛙、鳥、鼠、豬及鴨腸等。受驚擾時,頭、尾、四肢均能縮入甲內,腹甲向上完全關閉背甲,得以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