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龜的學名為三線閉殼龜(Cuora trifasciata),別名紅邊龜、紅肚龜、斷板龜、 金頭龜等,隸屬于龜鱉目(Testudines)、龜科(Emydidae)、淡水龜亞科(Batagurinae)、閉殼龜屬(Cuora)。主要分布于我國的廣東、廣西、海南、福建、香港等省區及越南、老撾等東南亞國家,為我國的二級保護動物。
金錢龜是珍貴的動物資源,渾身都是寶,在藥用、觀賞、工藝制作、食用以及現代科學研究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和經濟價值。人們對金錢龜的需求不斷增加,但在自然界中,金錢龜由于其繁殖數量低,加上遭到人們的狂捕濫殺,其種群數量日益下降, 在野外已難覓其蹤。
外形特征
金錢龜頭較細長,頭頂部光滑無鱗,吻鈍,金錢龜外形結構上喙略勾曲,喉部、頸部呈淺橘紅色,頭兩側眼后具棱形褐斑塊。頭背部蠟黃色,背甲紅棕色,有3條黑色縱紋,似“川”字且中央的條紋較長(幼體無),背甲前后緣光滑不呈鋸齒狀。腹甲黑色,邊緣為黃色,背、腹甲間、胸、腹盾間均靠韌帶相連,龜殼可完全閉合。腋窩、四肢、尾部的皮膚呈橘紅色。指、趾間具蹼,尾短而尖細。
棲息習性
金錢龜用肺呼吸,營水、陸兩棲生活。多生活在山區和丘陵地帶的峽谷、小溪、河叉、湖泊中,有時也爬到潮濕的山澗、草叢及稻田內活動。晴朗天氣喜在陸地上曬太陽,而天氣炎熱時則大部分藏于暗處,有群居、穴居習性。
金錢龜屬變溫動物,其活動直接受外界溫度的影響,適宜的生長溫度為24~32℃,致死高溫為45℃,致死低溫為4℃。當環境溫度達到23~28℃時,活動頻繁;在水溫29~31℃時最活躍,食欲最旺盛,生長最快。當氣溫高于36℃或低于16℃時,其活動量及攝食量明顯減少。在高溫季節,多集中在夜晚及早晨較涼爽的時候活動,飽食后則潛入水中或隱藏在窩內作短時夏眠。氣溫低時,其活動多在中午進行。在溫度下降至10~15℃左右時,三線閉殼龜進入冬眠,華南地區每年12月至翌年2月為金錢龜的冬眠期,至3月初開始離窩尋食。三線閉殼龜性情溫和,不咬人,同類很少互相攻擊,遇敵害僅有躲避能力而無反擊能力。
金錢龜屬雜食性,在野外覓食各種水生動物如魚蝦等,也采食少量野菜、野果,喜歡采食蚯蚓、蜂蛹及動物內臟等。人工養殖時,以肉食性為主,也可用蛋白含量在40%左右的全價配合餌料投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