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足夠的室內空間
如果準備把烏龜養在室內,需要考慮好準備給烏龜建一個什么類型的活動空間,是玻璃魚缸還是玻璃容器。記住,一個小烏龜需要至少0.3平方米的空間。一個35.9-75.7升的水缸對小烏龜來說是足夠大的,但是由于它很快就會長大,因此還需要確保有足夠的空間讓烏龜生長。
可以用玻璃缸,但是烏龜會因為沒辦法穿過透明玻璃而感到沮喪。用紙把玻璃缸包起來,防止烏龜把里外弄混。
也可以用塑料毛衣盒或者水泥桶來養小烏龜,用這種容器養的好處是它們不會像玻璃一樣,讓烏龜感到迷惑沮喪。
烏龜的活動空間應該足夠高,防止它逃跑。
2、在室內提供充足的光照
如果烏龜養在室外,則不需要擔心光照問題。但是如果養在室內,應該保證提供足夠的光照,讓烏龜獲取維他命D來維持健康。挑選燈光時,需要考慮幾個因素:
用至少100瓦加熱功率的書桌燈和紫外線燈,或者用一盞汞蒸氣燈,能同時滿足熱量和紫外線的需求。
臺燈的溫度應該在30-35℃之間,但是這個范圍會根據烏龜物種而不同。
確保臺燈放在正確的位置,既能讓烏龜吸收熱量,也能夠在其他地方涼快一下。
提供熱量和紫外線,不僅對烏龜的健康至關重要,而且對它的心情好壞也有影響。它們實際上很愛曬燈!
3、給烏龜準備合適的基底材料
基底材料會覆蓋在烏龜生活空間的底層,應該用合適的材料,確保烏龜安全和健康。最重要的是不論把烏龜養在室內還是室外,都要確保不能太潮濕,否則如果烏龜存在被劃傷或者因為蛻皮而未痊愈的傷口,會很容易感染。基底材料因品種而異。挑選材料時,有以下幾點需要考慮:
如果烏龜需要中高的濕度,那么基底材料需要有很好的保濕性,包括椰子纖維、泥炭苔或泥炭蘚。
如果烏龜需要干燥的環境,那么基底材料包括干燥的椰子纖維和干草。
由于烏龜可能會因為吃了沙子而損害健康,應該避免用沙子做基底。
如果烏龜在戶外,由于自然環境一般都是適宜生存的,因此對基底材料要求不多,不要含有化學物質或農藥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