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談到向往的「美國生活」,腦海中都會不由自主地浮現四口之家+大房子+兩只大狗狗所構成的一幅和樂安詳的畫面。狗狗對于美國家庭來說基本上是「標配」,畢竟人狗家是人類最好的朋友,不管你心情好不好、單身不單身、是不是高富帥還白富美、被甩還是被劈腿,狗狗永遠都會陪在你身邊,絕不棄嫌。
即使前一秒才被罵,下一秒馬上忘掉朝你興奮撲來
還使出小狗眼神攻勢,人類你完全沒有招架之力啊
對人類來說,狗狗或許只是生命中的一小部份;可是對狗狗來說,你卻是他的全部。
【在美國領養狗狗的步驟流程】
動物收容所很多狗狗通常年紀都比較大,且本身健康狀況不是很好,也有一些可能受過傷害而有心理陰影,比較怕人,需要飼主花更多時間和耐心來陪伴與訓練。而除了少數是純種狗之外,大部分收容所的狗狗都是米克斯(Mix, 混種狗)。就我個人經驗來看,好的動物收容所其實環境都整理得不錯,而且狗狗的身心狀況挺好,不至于成為飼主太大的負擔。
一、領養管道
公立的動物收容所/流浪動物之家:名稱可能會不一樣,關鍵字包括Animal Shelter, Pet Adoption Service, Humane Society, Pet Rescue。通常在Google上搜索"Animal shelter(pet adoption) near me"或是"Animal shelter(pet adoption)+地區"就可以找到不少結果。
私人的動物收容所/救援組織:有些善心人士團體也會組織非營利的收容機構,盡心盡力并募集社會資源來照顧流離失所的貓犬,并幫助貓犬找到適合的飼主。關鍵字可下Private Shelter / Pet Rescue來搜尋,不過通常搜尋結果和公立的動物收容所會混在一起。
Petfinder網站:Petfinder 是頗具規模的媒合平臺,成立已超過二十年了。飼主可在網站上輸入所在地、想要養的寵物類型、甚至可選品種、年齡、性別、體型等條件來找到最投緣的寵物。寵物源多來自當地私人收容所和救援組織,有些貓犬則會先安置在寄養家庭(中途之家)里等待領養。
領養活動Adoption Events:無論是公立或是私人的收容機構都會定期舉辦領養活動,可能是在原場地進行,或是另外選擇較開闊的公園綠地歡迎民眾接觸探訪。通常在Adoption Day有可能可以免費領養動物(平常要付差不多$100的手續費、結扎手術費、疫苗費和晶片費等),比如南加州Pasadena Humane Society的Free Adoption Day就滿有規模,吸引許多有愛心的飼主前往認領。
寵物用品專賣店的領養活動:知名連鎖寵物用品店Petco每個月定期會舉辦領養活動,而另一間PetSmart同樣也有,兩間店也都會登陸全美各地待認領貓犬的資訊,成為頗受歡迎的線上認領渠道。
Craigslist或其他網路渠道:包括Craigslist或臉書社團、微信群組也不時有這類訊息,有興趣的人可以關注。但要記得,所謂「認養」就是不會要你花幾百幾千塊才能帶走,且要特別注意來源是否單純。
二、看狗狗(以動物收容所為例)
官網:很多動物收容所會把開放認養的貓犬照片、基本資料、開放認養日期等訊息先上傳到網站,所以可以先到網站上看看,有興趣的話再進一步到現場「相認」,網站上都會放上Control Number和Kennel Number(圍籠編號)以供現場查詢;或是如果你先到現場看完狗狗,可記下Kennel Number再到官方網站來「回味」。
直接Walk-in:要注意的是,在網站上看到有眼緣的寵物,可能在瀏覽的同時已經被別人先行一步領養走了(除非開放認養日期比較晚) 。所以我會建議直接Walk-in到現場看(在開放時間內前往即可,不用事先預約),而且可以馬上和有眼緣的寵物近距離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