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item id="bx3i8"><strong id="bx3i8"><u id="bx3i8"></u></strong></menuitem><b id="bx3i8"></b>
  •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menuitem id="bx3i8"><strong id="bx3i8"></strong></menuitem>
  • <menuitem id="bx3i8"><ins id="bx3i8"></ins></menuitem>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1. <progress id="bx3i8"></progress>

      芯片、自動駕駛、寵物智能硬件,2023中國獨角獸上演賽道卡位戰54億到賬且暴瘦50斤的賈玲,再次讓世界刮目相看!1


      12月29日,“新范式”——2022創業邦100未來獨角獸峰會暨創業邦年會在上海舉行,本屆峰會由創業邦、復旦大學管理學院主辦,創業邦學園、復旦管院科創辦公室承辦。
      在《

       

      12月29日,“新范式”——2022創業邦100未來獨角獸峰會暨創業邦年會在上海舉行,本屆峰會由創業邦、復旦大學管理學院主辦,創業邦學園、復旦管院科創辦公室承辦。

      在《新征程,獨角獸的中國之路》圓桌對話環節,PETKIT小佩創始人郭維學、芯來科技首席戰略官馬越、黑芝麻智能CMO楊宇欣等分享了自己對科創企業發展、2023年展望的看法,精彩觀點如下:

      PETKIT小佩創始人郭維學在演講中表示,耐受了不可避免的新冠以后,我覺得人們消費信心一定會恢復到之前的常態,所以2023年我們在整個規劃上偏樂觀一些。

      芯來科技首席戰略官馬越認為,汽車是未來,芯來科技作為CPU的提供商,2023年肯定還會非常激進地往商業落地去突破。

      黑芝麻智能CMO楊宇欣表示,汽車芯片領域現在非常熱,但時間窗口并沒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長,2020年到2025年是最關鍵的發展窗口期。

      以下為對話節選,由創業邦編輯:

      創業邦副總裁趙鏡波:非常感謝三位來自獨角獸企業的企業家參與這次討論,也非常感謝各位的聆聽。

      我們這一部分是比較新銳的獨角獸,主要討論的是“新征程”,回顧2022這個充滿挑戰、不確定的一年,根據我們創業邦分析平臺的數據來看,全球的新晉獨角獸數量環比下降57.61%,同比下降了61.49%,平均估值環比下降了3.95%,同比也下降了30.23%。對于目前整個企業界來說,過苦日子、轉型、降本增效,都是流行詞,我特別想問問在座的三位企業家,2022你們還好嗎?你們認為2022年做對了什么?

      PETKIT小佩創始人郭維學:我們是做寵物智能硬件,包括寵物周邊產品。因為企業在上海,從2022年3月份封控開始受到了影響。

      今年上半年我們的預判偏樂觀一些,整個上半年雖然關在家里,但是通過一些線上的運營、投流等,還是一種更加激進的-發展模式。后來走著走著發現這個模式不太對,我們踩了剎車。

      總結一下2022年對環境變化的劇烈程度,我們自己的預估不太足。年末回過頭來看,至少活著能坐在這里,展望明年怎么樣更好的重新出發,我是這樣一個狀態。

      趙鏡波:沒做錯什么,發現過程中預判的偏失,做了糾正的動作。

      郭維學:是的。

      PETKIT小佩創始人郭維學

      芯來科技首席戰略官馬越:我們是一家半導體的企業,做CPU的IP盒,我們把CPU授權給芯片公司,他們拿著我們的CPU做芯片。

      回顧看去年,我們做的相對比較好的地方,是較早對于整個半導體行業周期做了評估——去年缺芯特別厲害,大家都在囤貨,半導體本身就是周期性行業。去年因為大環境影響,整個國內半導體不管是融資還是創業等等,都迎來了非常大的發展,大家估值都往上漲,包括團隊都進行大規模的擴張。我們去年相對比較穩一些、保守一些,并沒有做特別大的擴張。

      其中原因在于,我們去年做了一個判斷,覺得周期會因為囤貨導致下行,-后來情況發展的確和我們預料的比較類似。

      今年疫情原因、美國禁令再加上消費電子周期下行,下半年整個半導體行業收入、銷售趨于低迷。但是由于處在半導體上游,整體對于芯來科技基本上也是達到了我們之前的預期。

      至于需要改進的地方,比如融資事宜。在今年上半年融資過程中,整體估值下降加上上海疫情的封控,很多流程都被迫延后,導致融資節奏出現變化,整體上時間拖得久了一些。

      這也提醒我們,在大環境沒有那么好的情況下,未來大家要盡可能提高融資的節奏,盡可能降低所有可以看到的風險。因為融資流程這個事情,一旦一家出現問題會影響整體的速度。以上兩點這是我們認為做的比較好和未來需要更注意的地方。

      芯來科技首席戰略官馬越

      黑芝麻智能CMO楊宇欣:黑芝麻專注在自動駕駛高性能智能駕駛芯片計算領域,我們面向L2-L3之間的智能駕駛芯片。

      汽車芯片行業總體受市場的沖擊是比較小的,因為芯片和汽車領域整個行業的周期相對比較長,并不是一年之內就會出現大規模的波動,所以今年整個汽車芯片領域我們的發展還是在預期之內,拿到了很多車廠的訂單,我們的芯片也開始量產。

      整體來說,今年我們還是在按照既定節奏發展,同時市場確實對汽車芯片,特別是本土汽車芯片供應商的需求比較旺盛。

      做的不好的地方,因為創業公司永遠是在不斷地自我迭代和突破,特別是對初創汽車芯片公司來講,最重要的永遠是在能夠滿足客戶需求的前提下,快速量產。今年我們雖然保持了發展節奏,但其實量產進度應該再快一些能更好滿足客戶的需求,這也是我們需要不斷提升的地方。但總體來說,2022年我們還是按照我們的計劃在發展。

      趙鏡波:其實三位獨角獸企業家的分享,跟我們創業邦的調查完全符合,創業者們真天生樂觀地面對可能的困難,馬上要迎來2023年了,三位從各自的角度談一談,在2023年是想吹響一個號角,還是維持現在防守的態勢?

      楊宇欣:我覺得對創業公司來講用什么樣的策略應對市場,要跟所在的垂直行業和特點相關。

      其實我們也看到,現在汽車芯片領域現在非常熱,但時間窗口并沒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長。在2020年到2025年我們認為是最關鍵的時期,原因是傳統供應鏈已經沒法應對車企對新技術的一些供應訴求,燃油車時代的供應商很多已經開始慢慢掉隊了,而智能新能源汽車時代需要新的供應商。所以我們創業公司才有機會能夠切入到相對比較傳統的汽車供應鏈。

      但是對整車企業來講,其實這種新的供應商認證是比較長周期的,而且一旦完成,可能不再會用新的供應商替代了,特別是大家現在都在積極布局本土供應鏈。

      對我們來說時間窗口就是2020-2025年這關鍵的五年,對我們所謂的賽道來講,用經常說的一句話“進攻是最好的防守”,要從技術、產品、交付這三個維度提升我們自己的能力——技術要不斷演進,因為我們處在全球汽車領域新的技術迭代引發的產品快速迭代的過程中,技術不斷迭代讓我們能跟全球巨頭供應商有競爭的機會;現在整個中國的智能新能源車企在技術、發展速度上,處在全球處于領先位置,這也是中國的汽車產業第一次走在了全球的前列,他們對供應商快速迭代的需求也感受非常強烈,大家希望能夠結合好上游供應鏈的優勢,做出有競爭力的產品,從而占據市場。

      我們看到今年國內新能源車的銷量已經超過600萬臺,按國家的戰略已經提前三年完成了國家目標,原來國家的目標希望每年有超過20%的車是新能源車,但是今年我們已經超過了,原來的目標節點在2025年,所以在產品的迭代上我們也需要加緊。

      另外一個是交付,客戶希望我們按照客戶的交付節奏交付,不斷推出產品,這也在考驗我們的芯片能力,包括算法、設計等等。對明年來講,我們最重要的仍然是高歌猛進,跟上時代發展的大潮,然后在行業里面確立我們或者保持我們領先的位置,這是我們明年的一些想法。

      馬越:我也很同意楊宇欣總說的,汽車是未來,尤其是整個市場發展增速最快的領域之一。我們作為CPUIP的提供商,整個下游非常碎片化,非常多元化,我們不會只針對某一個領域去落地。因此對于我們這樣一個創業公司來講,明年肯定還會非常激進地往商業落地去突破。當然突破的角度可能會有所側重,比如說在消費電子這一塊,對于手機、智能穿戴設備相對來說沒有這么火的情況下,我們會把重心放在下一個階段發展更快的增量市場,比如汽車市場,例如黑芝麻等汽車芯片公司就是我們的下游企業。另外一個包括數據中心,像網絡、5G存儲這一塊,都是未來長期來看我們認為有非常好的發展前景的方向,我們會不遺余力打磨產品,做關鍵布局。

      在客戶落地這邊我們努力去突破的同時,我們也會非常關注自己整個公司發展運營的情況,在公司本身的人員擴張上我們會相對來說保守一些。這是我們明年的計劃。

      郭維學:我們是做消費電子產品的,所以對我們來說跨年這件事情不敏感,我們更加敏感的是購物節,明年規劃三八、618一些購物的節點,下半年的圣誕購物季等等。從節奏來看,從2023年我們整體的感覺,企業在整個規劃上偏樂觀一些。我們耐受了不可避免的新冠以后,我覺得人們消費信心一定會恢復到之前的常態,不會受很大的干擾。

      寵物作為人和動物之間一種互相的陪伴、關愛的橋梁,人最了不起的一件事情是對于愛的輸出的欲望非常強烈,我們喜歡關愛別人,喜歡關愛自然,關愛動物,關愛我們身邊的一切,所以這種欲望和訴求的強勁驅動力會使得整個行業發展的動力非常強勁。

      趙鏡波:接下來我分別問幾位不同維度的問題,為什么做這個事?我們嘗試發現更多中國獨角獸成功有必然性,或者說是其中找到一些經驗和一些可以跟大家分享的事情。

      首先我想問郭總一個問題,小佩寵物對于很多養寵物的朋友來說并不陌生,從2013年創立到今天,已經是寵物智能用品的頭部品牌。我想問問你,為什么是2013年?你覺得如果回過頭看,是早了還是晚了?你在這過程中抓住了什么、錯失了什么?

      郭維學:2013年是一個蠻特殊的時候,正好國家在大力號召要做萬眾創業,我們一想萬眾創業,手就開始有點癢。在這之前,我自己之前也是學校畢業以后一直在工作上班,時間長了以后感覺自己積累一些技術、人脈、背景,再加上國家一號召,其實也沒有太多的鴻鵠之志,一定要干什么,而是覺得這個時代一直在召喚,一直吸引你要出去干點什么,我們就出來了。

      從2013年開始很幸運的一點,就是迎合大的趨勢這點還蠻重要的。國家一直號召聽黨話,跟黨走,我自己從小到大思考一遍這件事真的很對。國家號召80年代要下海,你要開始做外貿,那時候江浙一帶很多萬元戶,做外貿的都可以成為萬元戶。國家號召我們要買房,1998年房改,買房的都可以,時代浪潮給了我們很多便利性。2013-15年智能穿戴,這個事情大家比較看好,我們做的這個東西跟這個關聯度還可以。到2017年左右的時候就是新消費,2019年是消費的高潮,這些都是我們趕上比較好的時間點,這樣我們無論是獲取資源、人才、資金各方面等等都有很多的便利性。

      過程中有什么遺憾?實在沒有。踩過的坑,瀕臨死亡的挫折太多了,一下想不出來,每時每刻都會犯錯。我有一個小小的秘訣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很喜歡像創業邦組織的這種活動,參加活動的時候我就有種非常幸運的感覺,感覺自己還活著,這個是很重要的。因為創業還是一個蠻難的事情,是個概率的事情,不是跟你的能力有關,很大的程度上跟時機、運氣等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有關系。有時候你通過別人的一些失敗看看自己雖然也失敗了,但是我失敗的還沒那么慘,又激勵你更勇敢地要走下去,這種不斷能夠激勵自己不要放棄,再去追尋下一個挑戰的機會的欲望,是我經常可以激勵自己的一個辦法。

      趙鏡波:其實在座的幾家企業都是處在快速成長期間,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我想問一下芯來的馬總,對于芯來科技來說可知的風險是什么?做了什么事情防范可知的風險?

      馬越:芯來科技是做IP軟核的產品,我們不需流片,因此省下了很大的一部分成本,整體上我們公司的支出相對來說會低一些,這也是為什么我們抗風險能力比較強。

      未來風險當然是存在的,我們更多的認為風險對也是一種挑戰,我們需要做的事情是研發更高性能CPU的產品,真正和國外這些存活了十幾年、二十幾年的大廠競爭,真正落地到我們國家非常需要高性能CPU產品的領域。產品的成功研發是以上所說的第一步,所以我們針對這一點也是主要從三個方向盡可能接受這個挑戰,并且規避更多的風險。

      第一,我們從技術上做一些沉淀和迭代。因為對于我們CPU行業來說很多時候是一個個不斷迭代的過程,可能從低端做到中端,再做到高端,再往超高性能跑,我們在已有的高端產品上不斷拓展新的客戶,和大客戶做些打磨,在打磨的過程中把我們現有的高端做的越來越好,這樣才可以在現有基礎上,保證我們下一代的產品可以有一個很好的發展。

      第二,在產品研發的時候我們會加大投入在產品驗證上,從技術的角度盡可能多做驗證,保證我們產品發布之后出現的問題更少。

      第三,落地這一塊的挑戰跟風險,對于我們CPU產品來說,比起采購傳統的世界大廠產品,客戶采購創業公司的產品風險相對來說高一些。我們也會積極跟已有的客戶和未來的戰略客戶做綁定,做產品早期的探討和未來的合作,包括早期的大廠和客戶合作的綁定,不斷在前期做一些嘗試,更早期的發現一些問題,更早期的去解決這些問題,保證我們的產品在正式發布的時候可以更順利,更完美地落地到這些場景。

      這就是我們主要面對未來風險挑戰的措施。

      趙鏡波:還是技術驅動型。我看黑芝麻的數據,目前員工有800多名,基本上來自汽車芯片不同領域的人才,我看這些媒體報道,您曾經講過,對于黑芝麻來說能夠把來自于汽車和芯片不同領域的人才高效融合起來,是一件很慶幸的事情。我覺得確實慶幸,對很多公司能夠把技術和銷售有機融合就是很難的事情,我想請你分享一下你們怎么做到把來自于兩個不同領域的人才有效融合起來?

      楊宇欣:您的問題非常好,對創業公司來講,首先大家對整個公司未來發展的愿景有一個共識非常重要。把各個行業資深的人才統一起來其實并不是那么簡單,說白了聰明的人在一塊大家各有各的觀點,而且會非常堅持自己的觀點。

      從公司的發展來講,我們更多還是要求同存異,我們的核心團隊,大家對整個公司所在的賽道和公司未來的發展方向是有共識的,大家去追求我們所追求的那個目標和結果的時候是比較容易能夠做到求同存異的。因為不同行業的人大家思考問題的方式不一樣,工作的方式也不一樣,只有對共同的目標大家有共識的時候才能夠更好地在一起合作,這個也是我們做的比較好的,讓大家不管是技術還是銷售,不管是汽車行業還是芯片行業,大家首先對公司未來發展的目標是有共識的,在共識的基礎上來共同一起合作,這是能夠打造一個穩固團隊的基礎。

      趙鏡波:共識其實達成也是比較難的,我相信你們肯定也有一些自己的方法。

      有一個事情大家不一定知道,在小佩寵物有兩個郭總,你們是孿生兄弟,雙胞胎。你是哥哥還是弟弟?

      郭維學:弟弟,那個叫郭維科。

      趙鏡波:電影《中國合伙人》里面一句臺詞很經典,“千萬不要跟兄弟一起創業”,你怎么看這個問題?

      郭維學:我覺得所有事情都有兩面性。我們創業過程中,我發現一定是要拉幫結伙。因為你單打獨斗,本來這就是很孤單的一個事情,你遇到很多事情,有些話你也不知道該找誰可以一起討論。

      有個兄弟,這個兄弟不一定要是同姓的,也可以異姓的,像我們這種情況的兄弟比較特殊一點,兩個人基本上長得一模一樣,就連蘋果的人臉解鎖我們倆都是可以通用的,他的手機付個錢我可以拿過來直接人臉支付的。性格也非常相似,我們做這個事情的時候,開始有一種感覺了,大家分工還是要分一分的。因為這個事情跟駕駛員很像,我們自己平常開車,跟你老婆一起開車,副駕駛的人話特別多,一會提醒駕駛員你碰到行人怎么不減速,怎么不避讓,副駕駛員會啰嗦一點。我們磨合過程中遇到這個問題,我們自己不實操的時候意見會多一些,但是你要認清楚你的位置是什么,我跟我兄弟這個分的還是清楚的,有些他來負責的事情我會提醒他,但提醒他的時候說話的欲望會比較強,你的意見表達會比較多一些,心態如果不好的話,我感覺我說的事情你得聽,事實上駕駛員比副駕駛還要清楚路況,這時候他可以不聽,不聽的時候你要相信他,油門、剎車、方向盤都在他手里,他也很怕死的,你不能認為他好像什么都不知道,所以這個時候調整好心態,然后把分工做細,這樣的話合作起來就比較順暢,哪怕我們是親兄弟,我們的關系非常好,從小到大很少吵架,但是在企業運作中的事情太復雜了,很多時候會有分歧,分歧的時候副駕駛提意見就行了,不要想著方向盤搶過來。如果真要想駕駛,協商好也能搞。小到我們同姓的兄弟,再推廣到異姓的兄弟,方法都應該差不多,其實好處會多一些。

      趙鏡波:信任其實是很高的,還是要問你一個問題,我知道小佩寵物很有意思的是什么呢?它的消費者和決策者是脫離的,對于消費品來說是消費者至上,但是寵物怎么表達自己的意見呢?你在整體的品牌策略、廣告里,決策更重要,還是真正意義上的消費者更重要?怎么把兩者結合起來?

      郭維學:這個確實是一個比較麻煩的事情,我們在做的時候,尤其在做運營的時候,其實做產品的設計是以寵物為主,因為這是它用,不是人用。但是在宣傳的視角上以人為主,宣傳跟寵物講也沒用,它也不看廣告,你還是以人的視角跟他共情為主,把這兩個事情要分開來。

      有時候很難,寵物的需求和人的視角的需求有時是沖突的,比如說有一個最基本的事情,人喜歡色彩,寵物是看不見色彩的。我們做寵物玩具的時候做的五顏六色,事實上寵物對五顏六色沒有多少感覺,這就是偏差。但為什么你還是要做五顏六色呢?這樣可以兼顧兩者,寵物玩得開心,家長也開心。

      趙鏡波:我知道芯來是國內首批基于RISC-V做開發應用的生態,也是最早實現產業化應用的企業,為什么芯來會是首批?首批對芯來來說意義是什么?

      馬越:這個問題非常好,也要回到我們早期創業的故事里面,我們的創始人胡總也一直是處在CPU行業里面的,大家也大概知道CPU創業在早年間可以說是一潭死水,因為在PC或者數據中心里面大家都知道被英特爾、AMD這種公司完全把持了,因為他們所用的是X86架構,完全封閉不對外授權了。在移動端Arm這家公司完全達到了壟斷,你要向Arm買指令架構,再做也幾乎不可能的,以往國外的大廠也嘗試做過這件事情也都失敗了。

      因此在2015、2016年,想要創立一個CPU公司基本是不可能的,直到RISC-V出現開放了開源的標準,給了我們信心。我們也是根據整個半導體行業的發展總結這么一個規律,我們認為它是未來必然的發展方向,我們也堅定不移站在這邊以它為基準做CPU的研發。我們所用的U盤的USB協議、WIFI協議、藍牙協議、以太網的協議,在早年間都是諸侯互相爭斗的情況,各個大公司都有自己的協議,導致下游的客戶用起來非常痛苦。通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它們最終都歸為開放的標準協議,不管是科研院所用做研究、大公司自研自用,還是作為中立的第三方做授權,都是采用開放的標準,我們也是因為這一點,我們認為RISC-V是未來CPU這一塊開放的標準。

      首批做RISC-V對我們的意義還是非常重大的,主要是兩個角度——一個是技術沉淀的角度,另外是商業落地的角度。因為CPU對于技術的要求非常之高,尤其是我們會把它賣給芯片公司,他們會整合我們的IP,然后去完成他們自己芯片的設計,其實這個里面對于芯片廠商來說風險非常大,一般來說芯片公司可能很難會去接受一個非常早期、非常新的產品,然后去承擔風險,去制造它自己的芯片。從這個角度來說,大家也可以看到,為什么IP公司馬太效應非常大,很多都是集中在頭部公司,客戶一旦采用一個產品之后很難切換到另外一個供應商那邊,所以從早期的角度來說,我們長期這么一個技術的打磨,不斷地迭代,也是給客戶在技術上的信心。我們從2019年開始第一個客戶到現在的不斷技術打磨,也是讓我們的客戶更放心采用我們的產品設計他們的芯片。

      第二個商業落地的角度,最早期我們是非常痛苦的,我們第一、第二,甚至第三個客戶都非常難打進去,大家不太敢采用創業公司的CPU,他們更多用老牌的、在這個市場上合作十幾年的供應商的產品,我們第一個客戶打進去才有第二個客戶,前十的客戶都流片了,量產了之后,后面的客戶才會更放心地使用,他們才愿意買你的產品去落地。從這個角度來說一旦我們沒有成為首批公司,后面想要再去發展這些客戶在時間上也是非常緊張的,我們自己公司內部在開會的時候也在開玩笑,假設我們這個團隊重新再完完全全做一個一樣的公司,我們自己也不認為很難成功,或者想要達到現在這樣的地步非常困難,首批對于我們這個行業、賽道來說意義是非常重大的,幫助我們卡住了這個位置,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也非常慶幸當時做了這么一個判斷,從一開始就all in了這么一個行業、這個賽道。

      趙鏡波:談芯片一定會談到智能,談智能就會談到車,整個車企都在強調智能化,黑芝麻作為本土智能駕駛芯片公司,你認為“本土”二字對你們來說帶來的利與弊分別是什么?

      楊宇欣:講到本土,本土相對于客戶,因為我們現在很多客戶主要是國內的自主品牌,現在國內的發展形勢方面,智能新能源車主要是國內本土品牌在推動,其實是需要結合上游供應鏈一起來努力發展的。

      原來傳統供應鏈跟車企的關系是簡單上下游供需關系,客戶只要提出需求,你供應相應的產品就可以。現在因為中國的車企開始在技術上走到了無人區,走到了一個全球領先地位的時候,其實需要探索很多新的技術方向,這個就需要跟上游供應鏈一起緊密配合。我們跟車企現在的關系已經從原來簡單的供需關系變成了技術共創的關系,這也帶來了全球整個共生格局的變化。

      我們看汽車芯片主要的供應商集中在歐美日,這些芯片企業發展的歷程是來自于歐美日的車企在快速發展,面向全球,快速向全球推廣產品的時候,結合上游供應鏈一起帶起來的。現在這一波浪潮轉到了中國市場,中國車企的發展是需要和本土供應鏈緊密結合的,所以這個“本土”在我們看來更多的是離客戶的距離,我們需要跟客戶更近,特別跟跑得快的客戶更近。

      我們從幾個維度跟這些客戶緊密配合,一個是技術發展方向,剛才提到我們來一起共創,我們的一些技術和產品的發展方向會更好地跟本土車企技術方向一起結合,我們一起來拓展方向;第二,發展的節奏,快速的技術迭代需要上游供應鏈快速的產品迭代節奏,也是我們在本土企業里面能夠更好滿足他們,我們定義產品,制定開發的流程計劃,都會跟客戶緊密去溝通,以及去配合他們的需求;第三,在快速發展過程中需要客戶支持和靈活的商業模式,這也是我們作為本土供應商能夠給本土客戶帶來的優勢。我們對每個客戶都有專門的-團隊配備,隨時隨地配合他們的開發計劃,并解決問題,同時我們的商業模式也更加靈活,更加符合他們的需求。從這個角度來講“本土”是我們離客戶更近,更好滿足客戶的需求永遠是不變的真理。

      我們看重的一方面是中國車企背靠全球最大汽車市場,另一方面,中國很多的本土車企在快速進行全球化的布局。在歐洲、日本、東南亞等等,都開始增加產品的出口,這是另一個巨大的機會,我們能夠伴隨中國車企走出國門,面向全球快速發展,一起跟中國的車企成長為全球化公司,因為本身我們的定位就是要面向全球市場。

      趙鏡波:因為三家獨角獸企業來自于不同的行業,我想請各位非常簡潔地跟我們描繪一下五年之后你們認為你們這個行業會是什么樣子的?給我們描繪一個藍圖。

      郭維學:我覺得在寵物行業里面可以落地在與人有關的很多領域,這個可能相對比較困難,但卻是有很好前景的一個事情。比如說人的領域里面智能家居這件事情,推進了這么多年,一直沒有太多的質變,在寵物里面智能家居很快會形成一個質變。人的數據采集和醫療的聯動,在人的領域也是裹足不前,雖然技術有很多的打通,但是技術節點太多了,導致裹足不前。在寵物領域是閉環,寵物個體的生理發生任何變化,比如排便次數變少了,排便量變少了,排便的形態不對,顏色不對,這些數據都有真實的采集,不會漏掉,所以它比人的智能化會更早一步,我們在智能化家居上的演進可能在未來五年會發生質變,寵物行業給人類的智能家居發展會帶來一個樣板。

      馬越:我們這個行業大家知道國產IP之前的自主程度是非常低的,一般都還是采用國外的解決方案,我們也是希望五年之后不僅僅是大家現在以國產自主為這么一個目標做計劃,更希望我們自己,包括其他兄弟類型的IP公司可以真正走向全球,和全球其他一些非常知名的公司去競爭、產品同樣也可以達到他們的標準,真正意義上把中國的半導體帶起來,而不是說只是現在依靠國產自主這一個主要的驅動,這是我認為五年之后整個國產的這些IP公司的局面。

      楊宇欣:我覺得五年之后中國的汽車芯片企業在每個關鍵環節都會有能夠成熟量產且支持客戶發展的供應商出來,黑芝麻目標也是五年時間能夠成為在國內乃至全球行業有一定領先性的汽車芯片廠商,我覺得這一波中國的汽車產業會帶來上游的核心供應鏈,特別是核心汽車芯片的爆發,在全球汽車芯片的供應商里面一定會有中國廠商的身影。

      本文源自創業邦

      鄭重聲明: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僅作為參考,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處理!

      為您推薦

      中国的老人与老人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