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
Pet Microchip
疫情以來越來越多的留學生在學業完成后選擇回到祖國,當然也沒有忘記把家里毛茸茸的寵-zu物-zong一起帶回家。
搭乘飛機往往會要求寵物帶有電子芯片,寵物芯片因此被許多家長重視起來。
在加拿大,寵物芯片相較于國內普及率更高,技術也相較于國內更成熟。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什么是寵物芯片。
什么是寵物芯片?
微芯片是一種永久性的電子識別方法,就好比是人類的身份證。
植入的微芯片是置于寵物脖子后面的肩胛骨之間-不疼不疼。
每一個都有一個獨特的號碼
,可以用微芯片掃描儀檢測。
芯片大約有大米粒大小,采用無源RFID-射頻識別技術,也被稱為PIT-無源集成轉發器標簽。標準的寵物微型芯片通常有11-13毫米長,直徑為2毫米。
微型芯片是無源設備,這意味著沒有內部能量來源,一直處于休眠狀態
,直到被掃描儀激活。
在北美,有幾種不同的微芯片頻率被用于寵物微芯片。
- 125kHz芯片--直到最近,這是北美最常見的頻率,可以被大多數掃描儀讀取。
- 134kHz的芯片--2004年被引入美國。這種微芯片是由國際標準組織或通常稱為ISO制定的規格來定義的。這種芯片的微芯片ID碼格式被定義為使用0-9的15位數字代碼,其中前三位數字代表國家代碼或制造商代碼。這經常被認為是寵物芯片的 "全球標準",因為它相較125kHz被更多國家廣泛使用。
注釋:9位數的芯片不是國際芯片,必須是15位數的才可以哦
動物微芯片如何工作?
芯片的唯一功能
是存儲一個獨特的ID號碼,用于檢索寵物家長的聯系信息--與全球定位系統-GPS不同,后者用于跟蹤。
當微芯片掃描儀穿過植入微芯片的寵物的皮膚時,植入的微芯片會發出射頻-radio frequency信號。掃描儀會讀取微芯片的唯一ID碼。芯片登記處被呼叫,登記處的公司使用ID號碼從寵物恢復數據庫中檢索寵物家長的聯系信息。
北美的大多數動物收容所和獸醫醫院都有全球掃描器,可以讀取大多數制造商的寵物芯片。
微芯片有GPS嗎?
上文提到寵物芯片不是追蹤裝置。
不是GPS! 不是GPS! 不是GPS!
它們是射頻識別-RFID的植入物,為寵物提供永久的ID。
因為它們使用RFID技術,不需要像GPS那樣的電源。當微芯片掃描儀經過寵物時,微芯片從掃描儀獲得足夠的能量來傳輸微芯片的ID號碼。
由于沒有電池和移動部件,沒有任何東西需要充電、磨損或更換。芯片一旦植入將一直留存在寵物體內。
就好像你拿著別人的身份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