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字|關注理財周刊
當下養寵人中,有個有意思的現象,就是自己生個感冒之類的小病都能硬抗,但寵物一有點風吹草動就跑醫院。因為寵物對于很多人來說,并不只是一只動物而已,從它們的代稱就可以看它們的地位變化,曾經是“花花”“歡歡”“咪咪”,如今是“主子”“兒子”。
當下養寵人中,還有個未解之謎:為什么寵物看病比人貴?有網友曬出給自家貓看病的賬單,掛號、檢查、醫藥費,一共1280元。從眾多網友的反饋來看,帶寵物上一次醫院,基本都需要四位數的花銷。
于是,針對“寵物看病貴”的問題,保險公司推出了相關的寵物保險產品,那么寵物保險要不要買呢?
01
寵物保險有哪些?
寵物保險是保險行業內的一條新興賽道,國外的寵物保險市場發展已初具規模。據美國媒體報道,2020年,美國寵物主人在寵物健康保險上的花費19.9億美元,參保的寵物有310956只。而根據《2021英國寵物保險市場:消費者調查保險》-UK Pet Insurance Market 2021: Consumer Research Report顯示,在2021年,50%的寵物主人為寵物購買了保險。
反觀國內,艾瑞咨詢《2021年中國寵物消費趨勢白皮書》數據顯示,寵物醫療消費市場是國內寵物行業的第二大市場。截至目前,太平洋保險、平安保險、中國人保、大地保險、陽光保險、眾安保險都已進入這一領域,互聯網平臺支付寶、微保、京東金融也相繼加入。盡管如此,中國的寵物保險覆蓋率仍不足1%。
中國寵物保險覆蓋率不高,在一定程度上與相關保險產品稀少、產品保障范圍少有關。目前,國內保險公司提供的寵物保險大致可以分為2類:寵物責任險和寵物醫療險。
寵物責任險是賠償第三者損失的保險,只有自己的狗在咬傷路人,或者是弄壞別人的財產,例如家具之類,對遭受損失的第三者進行賠償。但是保險公司往往會有這樣的限制,“狗在沒栓狗繩的情況下不予賠付”“投保人的家庭成員、家政服務人員等不予賠付”“對投保人的家中發生的財產損失不予賠付”。因此,如果自家“毛孩子”性格溫順的,這類保險產品因為保障范圍有限而顯得雞肋。
寵物醫療險,即報銷寵物看病的花費。目前市場上的寵物醫療險的條款大同小異,首先,賠付比例從40%到80%不等。其次,大部分產品有免賠額,也就是說單次看病只有超過了免賠額,才受理賠付申請。最后,設有單次賠付限額和年累計賠付限額,這意味著,不管單次治療花費多少錢,最多也只能拿到單次賠付限額,雖然這一年內的看病的次數是不限,但是治療報銷費用超過年累計賠付限額后就不予理賠。
02
寵物醫療險買不買?
先說結論,可買可不買。理由如下:
以當下年輕“鏟屎官”喜歡購買的互聯網平臺售賣的寵物醫療保險產品情況為例,若文章開頭提到的貓主人購買了其中某款產品,且假設這次治療中的所有花費都被認定為是治療的必要支出,那養寵人能得到多少賠付呢?
從結果來看,寵物單次看病實際的花銷加上保險費用,和最初的看病費用相差不多。想要最大化享受到這份保險的權益,那么這只寵物必定是從小體弱多病,一年內會因為不同的病因看病多次。
要知道,保險所保障的是風險,是那些我們不可承受的損失。據艾瑞咨詢報告顯示,養寵物最大的開支是在寵物食品,而非寵物醫療,養寵人的家庭月收入大多在15000-30000元之間。因此,寵物醫療的費用對大多數養寵人來說,并不是最主要的支出,也不是不可承受的損失。
綜上而言,養寵人真正需要考慮的不是寵物保險賣不賣,而是仔細評估自己的經濟能力是不是能負擔寵物的所有開支——食品-主食/零食、醫療、服務-寄養/美容、用品-玩具/窩籠/餐具等。如果可以,那么寵物保險對你而言,可以看做是錦上添花的產品;如果不可以,那么還是謹慎決定要不要養寵物,不要希冀寵物保險能做到雪中送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