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item id="bx3i8"><strong id="bx3i8"><u id="bx3i8"></u></strong></menuitem><b id="bx3i8"></b>
  •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menuitem id="bx3i8"><strong id="bx3i8"></strong></menuitem>
  • <menuitem id="bx3i8"><ins id="bx3i8"></ins></menuitem>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1. <progress id="bx3i8"></progress>

      差點成為蘇珊·桑塔格兒媳的她,寫了一本關于寵物的小說

      差點成為蘇珊·桑塔格兒媳的她,寫了一本關于寵物的小說,小說,蘇珊·桑塔格,女作家,努涅斯,桑塔格

       

      日前,上海譯文出版社邀請詩人胡桑、作家傅踢踢和項斯微,與讀者分享品評了譯文出版社最新出版的小說《我的朋友阿波羅》,談談彌合生活的兩種方式——寫作,以及,來自人類那些“不說話的朋友”的陪伴。2018年11月,擁有1/4華人血統的美國女作家西格麗德·努涅斯憑借小說《我的朋友阿波羅》榮獲美國國家圖書獎,小說也是同年度布克獎入圍作品。在這部作品里,努涅斯構想了一個特殊的創意寫作機構,用以療愈人們心中無法言說的創傷。而女主人公在與一條名為阿波羅的大丹犬相知相伴的過程中,對作家的使命、對動物與人類的關系產生了更多的追問……

      圖說:小說《我的朋友阿波羅》 主辦方供圖

      小說中,女主人公的導師-也是情人自殺身亡,留下三位心術各異的夫人,還有一個無言的哀悼者——大丹犬阿波羅。大丹犬已經不再抱任何希望能夠再見到它的主人。它不自殺,不哭泣,但是各種跡象表明它可能而且真的會崩潰。

      作者西格麗德?努涅斯生于1951年,她的父親是中國和巴拿馬的混血,她的母親是德國人,她身上擁有四方之一的華人血統,在媒體報道新聞時,會特別在標題里面突出強調“華裔”的字眼。1976年,當時只有25歲的努涅斯以《紐約書評》助理編輯的身份,經朋友介紹,去給當時正處于癌癥術后恢復期的“美國公眾的良心”、著名學者蘇珊?桑塔格當助手。她一邊幫蘇珊?桑塔格打字回信,一邊與桑塔格的兒子談起了戀愛,兩個年輕人都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了,但是分分合合最終也沒能走到一起。盡管沒能成為一家人,但是桑塔格對努涅斯一生的影響至深。她對性別與種族的歧視、對戰爭創傷這類話題都有自己的思考,這些主題在《我的朋友阿波羅》這本書里面也有很獨特的表達。

      圖說:分享會現場 主辦方供圖

      在同濟大學教創意寫作的胡桑認為,《我的朋友阿波羅》就不是一本傳統小說,它甚至連小說這樣文學題材的合法性都在質疑。“有讀者看了11頁沒有找到主人公,看了30頁好象也沒有找到,因為這本小說不是讀者貢獻主人公這樣的經典小說模式,而是要探索寫作的過程是怎么發生的,主人公與朋友的關系這個過程是怎么慢慢完成的,這個過程本身是個問題,就像寫作本身成了問題,小說的第一個問題要探討的便是這個。”

      胡桑也談到了桑塔格對于努涅斯的影響。努涅斯曾經為蘇珊·桑塔格寫過一本迷你的傳記《永遠的蘇珊》,里面有太多有關寫作的探討,同時有關于私人生活的觀點探討。“蘇珊·桑塔格教她寫作的一個態度就是要嚴肅,要嚴肅的對待寫作這件事情。這是努涅斯的第七本小說,她的小說都不難的,如果你讀英文的話會發現沒有什么生詞,但是嚴肅這個事情她做到了,她嚴肅的對待、友誼、寫作、生活。”

      -新民晚報記者 徐翌晟

      鄭重聲明: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僅作為參考,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處理!

      為您推薦

      中国的老人与老人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