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廣東兩省發布消息連續報告鸚鵡熱病例患者出現持續3~5天39℃以上高燒癥狀嚴重者可致死需警惕!圖源:安寶疾控鸚鵡熱到底是什么病?是否人人傳播?我們又該如何預防?多地出現鸚鵡熱病例浙江省武義縣疾控中心發布消息:2023年2月以來,武義縣連續報告鸚鵡熱病例,經治療均已痊愈。2月18日,廣東省深圳市疾控發布提醒,深圳一市民突發高燒,燒到近39℃,并且伴有頭暈、乏力、四肢肌肉酸痛等癥狀。后經排查發現,導致患者生病的“元兇”是鸚鵡熱衣原體,也就是說他患上的是鸚鵡熱。2月份,河南民生大參考報道鄭州一男子高燒不退被送進重癥監護室。據男子稱,他經常去水渠里抓魚,因附近有很多水鳥,回去后就反復發燒,呼吸困難。據醫生介紹,病人送來時出現極度的呼吸困難,肺部已經全白,于是便啟動了WECMO(體外循環呼吸機器。經過一系列檢查,發現男子是感染了疾病——鸚鵡熱。其實鸚鵡熱并不算罕見,此前也出現過多宗感染案例,感染途徑五花八門。大爺用雞糞施肥感染鸚鵡熱;大姐看人宰殺鴨子中招;逗鸚鵡感染……鸚鵡熱不只是鳥病,也是人畜共患傳染病。因此,切不可大意,要做好防范。何為鸚鵡熱?鸚鵡熱又稱鳥疫,是鳥類、人類及一些哺乳動物感染鸚鵡熱衣原體所致的自然疫源性傳染病。潛伏期5-21天,最短3天,最長45天。該病曾在歐洲暴發流行,1893年首次從病鳥中分離出病原體,1894年確認患病鸚鵡為傳染源,并取鸚鵡熱病名。圖源:鳳凰網健康傳染源攜帶鸚鵡熱衣原體或發病的鳥類或家禽;含鸚鵡熱衣原體的排泄物所污染的環境、羽毛及塵埃等;禽類及其養殖場、宰殺車間、羽絨加工廠、家禽市場、鳥類集散地點、轉運場地或運輸工具以及信鴿調教基地等都可能成為傳染源。注意,鸚鵡熱并非只存在于鸚鵡。鸚鵡熱衣原體不僅僅感染鸚鵡,幾乎所有類型的鳥都可感染,在雞鴨等家禽偶爾也存在。一般情況下,人與人之間不會傳播,只有在癥狀急性期有極小的概率傳播。臨床癥狀高熱:該病起病急驟,可突發高熱,熱度可達39-40℃,可伴有惡寒戰栗。頭痛:有劇烈而彌漫性的頭痛,可持續7-10天。肌痛、咽痛等:常大汗不止并有惡心嘔吐。有肌痛、咽痛及胸痛等;肌痛累及全身,尤其是軀干和四肢,嚴重時甚至難以站立。呼吸道癥狀:多數患者有呼吸道癥狀,咳嗽多發生在發病后第3-6天,以干咳為主,肺炎發生率高達85%-90%。其他癥狀:病情發展時可出現發紺煩躁、譫妄、昏迷等。并發癥:嚴重患者可并發肺炎、心肌炎、心內膜炎、肺水腫等。傳播途徑呼吸道傳播:人類一般是通過呼吸道吸入病原體而感染,如吸入帶病禽鳥已風干的排泄物-如糞便等塵埃而感染。圖源:余杭疾控接觸傳播:經皮膚、粘膜及消化道等侵入人體也是感染途徑之一。如接觸帶有病原體或生病的鳥類、禽類或其排泄物污染的環境、羽毛、塵埃等。不想攤上鸚鵡熱,這樣做準沒錯目前沒有預防鸚鵡熱的疫苗,所以只能從切斷傳播途徑和保護易感人群入手。一是減少鳥禽飼養:盡量不要在家飼養鳥禽,如需飼養,去正規的寵物店購買寵物鳥,不收養來歷不明、未經檢疫的鳥禽。二、家養鳥禽注意衛生,清洗時做好防護:家養鳥類、禽類要注意保持飼養環境的衛生,在清理鳥籠或被鳥糞污染的表面之前,先用水或消毒液濕潤表面,避免吸入揚起的塵埃。清洗時最好戴上口罩和手套,清洗后用流動的清水和肥皂徹底洗手。大多數鳥類感染鸚鵡熱是沒有癥狀的,在飼養鳥禽的過程中,如出現精神差、厭食、羽毛豎起或凌亂、眼和鼻分泌物多、腹瀉等癥狀,部分鳥類可快速死亡,見到這樣的禽類應盡快處理。同時,密切觀察自身癥狀,如有發熱、寒顫、咳嗽、肌肉酸痛、乏力等癥狀,應立即就醫。三、避免接觸活禽,食用禽類煮熟煮透:盡量避免進入活禽市場和購買活禽,如需進入或購買,應注意衛生,做好個人防護-如戴口罩和手套,食用禽類時要徹底煮熟煮透。溫馨提醒由于鸚鵡熱很少報道,癥狀與許多疾病類似,所以就診時醫生可能不會考慮到這個病因,極易誤診。如果發生類似癥狀,就診時應告訴醫生鳥禽接觸史。即使感染發病也不用恐慌,四環素或強力霉素對鸚鵡熱治療有效。如果及時確診,合理用藥后多數患者經1-3周可恢復。飼養鸚鵡,一定要有“身份證”對于非職業人群而言,家庭養鳥是感染鸚鵡熱的主要途徑。鸚鵡作為很多家庭都會選擇的寵物,可謂種類繁多,但并非所有的鸚鵡都能隨便飼養。一不小心可能違法,大家一定要注意!《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關于妥善解決人工繁育鸚鵡有關問題的函》同意對部分動物品種開展專用標識管理試點,同時對依法加載專用標識的鸚鵡作為寵物。2021年9月開始,我國合法飼養的鸚鵡在原本三種的基礎上增加了四種,共計七種,包括無需向林業部門辦理相關手續的桃臉牡丹鸚鵡-原產非洲西南部、虎皮鸚鵡-原產大洋洲、玄鳳鸚鵡-原產大洋洲以及來源合法、人工繁育的標識管理類鸚鵡,有費氏牡丹鸚鵡、紫腹吸蜜鸚鵡、和尚鸚鵡和綠頰錐尾鸚鵡。圖源:荊楚網按照新規,合法的鸚鵡腳上會佩戴一個專屬腳環,它就像是一張“身份證”,一掃即可顯示該鸚鵡的品種、由哪個基地繁育等信息,從而保證它的合法性。圖源:荊楚網如想購買的鸚鵡屬于新增加的四種,哪些方面需要注意?武漢市園林和林業局給出四條提醒:一是所購買的鸚鵡必須加載“中國野生動物經營利用管理專用標識”;二是來源方必須出示當地林業主管部門頒布的含有出售鸚鵡品種的人工繁育許可;三是購買須保存交易憑證;四是所購買的鸚鵡不得用于出售和繁殖。鸚鵡小課堂想養一只鸚鵡當寵物的你,對于我國可以合法飼養的七種鸚鵡了解多少?這些鸚鵡有何特點?該如何選擇?跟著小編走近鸚鵡的世界,選擇自己心儀的小可愛吧!? 虎皮鸚鵡:呆萌嬌小易飼養虎皮鸚鵡別名嬌鳳,是早期三個可合法飼養的品種中體型最小的。該品種應該是中國人最熟悉的寵物鸚鵡,也是全球范圍內總數量最多、變種最多的鸚鵡之一。常見的虎皮鸚鵡因頭羽和背羽帶有猶如虎皮的黑色條紋而得名。圖源:北京科技報社通常情況下,虎皮鸚鵡身體素質很好,易于飼養,且性格非常活潑、大膽甚至好斗。雖然虎皮鸚鵡具備“說話”的能力,但是由于智商普遍不高,能夠成功學語的比較少見。? 玄鳳鸚鵡:乖巧黏人的“紅臉蛋”玄鳳鸚鵡也叫雞尾鸚鵡,是最常見的中型鸚鵡之一。常見的玄鳳鸚鵡羽毛主要有珍珠灰、原始灰和人工配出來的黃化品種三種。它們的頰部各有一塊圓形紅斑,遠遠看上去就像兩個紅臉蛋,十分秀麗可愛。圖源:北京科技報社玄鳳鸚鵡屬于性格安靜又膽小的品種,很少會主動攻擊或者咬人,是親人程度非常高的鸚鵡品種,尤其是幼鳥,可與飼養者非常親近。不過,玄鳳鸚鵡體質一般,羽粉掉落嚴重。? 桃臉牡丹鸚鵡:聰明膽大的“愛情鳥”牡丹鸚鵡由于愛群居、伴侶總是形影不離且終生廝守,因而也被叫做“愛情鳥”。桃臉牡丹鸚鵡的體型比虎皮鸚鵡大,但比玄鳳鸚鵡小。最常見的品種是綠色羽身、紅色前額、彩藍色尾羽,非常艷麗。圖源:北京科技報社桃臉牡丹鸚鵡膽子大、好動,還會開籠子,因而易逃跑。它們的性格活潑,攻擊性也很強,相對而言不易與人親近。? 費氏牡丹鸚鵡:小巧靈活善學習費氏牡丹鸚鵡有白色的眼圈,比較小巧,說話能力不行,學習技能的本事倒是不錯。圖源:中國綠色守望者不過,牡丹鸚鵡易得眼病,而頭類好飼養體格好,費氏各方面比頭類要弱些。國內飼養最多的當屬費氏牡丹鸚鵡,主要養殖地便在河南商丘。? 綠頰錐尾鸚鵡-俗稱小太陽:品種豐富選擇多綠頰、黃邊、肉桂、鳳梨、藍化綠頰、 藍化黃邊 、藍化肉桂、 藍化鳳梨、 月亮小太陽 、香吉士、 赤紅腹、 珍珠小太陽等國內飼養比較多的品種。小太陽是泛指非原始綠頰里面的橙黃色基因類,黃邊小太陽、肉桂小太陽、鳳梨小太陽、這幾種都屬于綠頰錐尾鸚鵡基因突變而來,而藍系小太陽也是變異人工培育的品種,這幾種外形和普通綠頰存在差異。圖源:北京科技報社? 和尚鸚鵡:可愛親近生命力強和尚鸚鵡已經被人類馴化有很多年了,比起玄鳳鸚鵡來,和尚鸚鵡要胖一些,大一點,身長27-33厘米,雄鳥比雌鳥大一些,體重95-145克之間,算得上是中型鸚鵡了,說話能力屬于中性鸚鵡里不錯的品種。圖源:寧波自然資源規劃該種鸚鵡生命力非常頑強,能耐得住嚴寒,壽命在15年上下。從小人工養大的和尚鸚鵡十分可愛,喜歡親近主人,適合籠養和架養,我國有很多鸚鵡愛好者喜歡飼養這種鸚鵡。? 紫腹吸蜜鸚鵡:嬌氣寵物不易養吸蜜鸚鵡最大的缺點就是喂食麻煩,需要定期喂食蜜粉,不然體內需要的微量物質得不到補充,就很容易患病。同樣,由于該鸚鵡的飲食習慣,使得它的排泄物比較稀溏,要經常定期清理,有潔癖者慎養。圖源:中國綠發會提醒大家養鸚鵡這樣的鳥禽類歡樂雖多但也存在一定健康風險甚至可能違法購買珍稀鸚鵡更要認準“身份證”以免傷害動物又傷己來源|深圳疾控、都市時報、北京科技報社、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1世紀經濟報道等編輯|王會蘋主編丨蔣 琳 監審丨鐘 倩* 部分圖片源自網絡,如遇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轉載請注明來源“農視網”舉報/反饋
突然高燒不退?想養寵物鳥的小伙伴注意了!警惕鸚鵡熱農視網2023-03-03 06:20農視網2023-03-03 06:201
近日浙江、廣東兩省發布消息連續報告鸚鵡熱病例患者出現持續3~5天39℃以上高燒癥狀嚴重者可致死需警惕!圖源:安寶疾控鸚鵡熱到底是什么病?是否人人傳播?我們又該如何預防?多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