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從西澳一只叫做Dusty的袋鼠的故事講起,進而圍觀澳大利亞的本土動物保護政策,最后再一起聽聽社會上一些不同的聲音吧。
1澳大利亞新萌寵——袋鼠來自西澳的Dusty是一只與狗狗們一起生活,以致于傻傻分不清自己身份的袋鼠。它的媽媽在車禍中不幸去世,幸運的是, Ashley Stewart 一家人收養了它,它也和金毛獵犬Lilly、邊境牧羊犬Poise成為了形影不離的小伙伴,它現在看起來很幸福呢。
除了Dusty,還有很多可愛的袋鼠也是家里的萌寵呢。下面這幾張來自臉書、推特和照片墻的圖片,也記錄了袋鼠們的美好生活。
Suzie Nellist :“小袋鼠經常和家里的小貓小狗玩摔跤呢。 ”
Samantha Wills:“它就像是我的一個孩子。”
Karel Foster:“我家的袋鼠和狗狗每晚都一起睡覺覺哦。”
2那些來自澳大利亞的萌寵們
本來在澳大利亞,法律規定本土動物是不能被當成寵物養的。但不幸的是,許多野生本土動物的數量不斷下降,生存面臨著很大的挑戰。因此,為了保證一些本土動物不至于滅絕,它們被當成寵物出口到國外,而且國外的人們也很是喜歡這些小動物呢。
下圖的蜜袋鼯就相當受歡迎哦,看起來是不是特別萌呀,心都要被萌化了。機靈可愛的它們也很喜歡人類呢,花蜜、小昆蟲它們都愛吃呦。
巖石小袋鼠作為寵物也很受歡迎呢,原本在澳大利亞瀕危的它們幸運地作為寵物在日本出售。55厘米的身高有弊也有利,也許這使它們不是人們理想的寵物型,但卻能幫助它們在外國更好地生存。
你說寵物兔很萌?但是你不知道兔耳袋貍比它們更萌!由于胃口很棒,所以兔耳朵貍既可以用來幫助農民控制害蟲,也很容易被當成家庭寵物飼養。
3聽聽來自澳洲不同的聲音盡管把本土動物當作寵物有著許多優點,能夠保護并促進物種延續,但社會上還是有一些反對的聲音。比如,反對者認為它們只是被當作了標志或者交談的話題,動物們的真實需求卻往往被忽視;很多可憐的小動物在家中被簡單粗暴地對待,一些不負責任的主人厭倦它們后就被殘忍地將它們拋棄。
還有一些專家認為,人們和寵物接觸時有可能會被傳染疾病。比如曾經暴發的SARS、AIDS等傳染病都是與動物有關。澳大利亞的皇家防止虐待動物協會-RSPCA也不同意將野生本土動物作為寵物,因為人們很難在家里為動物創造出完全適合它們的環境。
但是,也有不少人認為,僅僅因為一些個例就完全排斥將本土動物當作寵物喂養的做法,未免太以偏概全了。他們認為動物們也有繼續生存下去的權利,不應該僅僅被當作實驗室基因研究的標本和動物園里的被參觀的噱頭。動物園里的近親交配和其導致的死亡是我們希望看到的結果嗎?他們認為政府的政策一日不變,這種情形就很難改變。
關于澳大利亞的本土動物是否可以被當作寵物喂養這一問題,可謂是眾說紛紜,那么你的看法呢?
免責聲明
本賬號內容著作權和署名權歸原作者所有,其中可能會包含第三方觀點及素材,與本平臺立場無關,本平臺對此不負任何責任及法律責任。 如原作者或涉及人員對版權或內容有異議,請與本賬號聯系,我們將核實并妥善處理。本平臺秉承嚴謹細致的態度,然疏漏之處在所難免,對于任何使用本文信息或由信息疏漏、錯誤帶來的損失,本賬號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