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貓是我們非常熟悉的小型哺乳類寵物。在全世界范圍內普及率也非常高,但它正式的名字應該叫長尾毛絲鼠。這個名稱是直譯英文名Long-tailed Chinchilla而得來的,拉丁學名為Chinchilla lanigera,加種名Lanigera就是長尾巴的意思。
而龍貓這個名稱是來源于日本動畫電影《となりのトトロ》中的森林守護者トトロ。 《となりのトトロ》是吉卜力工作室與德間書店于1988年推出的一部動畫電影,由宮崎駿所執導。
“トトロ”實際上就是劇中小女孩第一次見到森林守護者它所發出的聲音,劇中的小龍貓叫チビトト,トトロ是指那只最大的1302歲的大家伙。
動畫電影中的龍貓
“龍貓”主要分布為南美洲安第斯山脈上的高原,范圍從智利北部至秘魯南方。-百度百科說這玩意分布在中國,不知道這詞條是誰上傳的它的皮毛十分柔軟細滑,一個毛細孔有50-80根毛,因此體毛看起來較為蓬松,體重約500~800公克,體長22~38公分,所以身體看起來較胖,尾巴較長,長約7~15公分,加上它的耳朵豎直,如似宮崎駿作品龍貓。
早期獵人為求長尾毛絲鼠的皮毛,遭大量的捕獵之后,如今野生長尾毛絲鼠已所剩不多,據信目前大約只剩下千只左右,歸類為瀕危物種,被CITES列入附錄一等級的保育名單中。-附錄一的爬行動物都給按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算,為什么這玩意國內就不算成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咱們就不得而知了
“龍貓”屬于夜行性生物,常在夜間活動覓食,因消化道較長,所以主食是含有高纖維、低脂肪的草料,比如樹皮、樹根、仙人掌,偶爾吃小型昆蟲,是為雜食性動物,另外為了補充活動所消耗的水分,也會利用晨間傍晚的露水做為補充水分的來源。
長尾毛絲鼠的棲地選擇于海拔三千~五千米山區,為藏匿來逃避天敵,大多筑巢是選擇在灌木林與草原里石縫。長尾毛絲鼠在八個月性成熟,懷孕期111日,全年僅產1、2只,野外平均壽命約八到十年。
千百年來,龍貓已經演化出自己的棲息地。它的外觀毛色已經很好的適應了環境,并且為生存提供了最好的條件,進化出了對于獵食者來說難辨別的偽裝色。
所有的野生龍貓是灰色的。
但是人類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求,經過多年的人工培育使龍貓擁有了很多的毛色品系。
比如標灰、雪白、銀斑、馬賽克、米色等等。
一般來說哺乳類動物的毛色會受到兩個基本色素的影響:黑色和紅色。
我們猜想下,如果想要在野外以及巖石地區生存下來,最有效的掩護色應該則是土地和巖石的顏色。紅色素可以從奶油色一直到火焰色,黑色素可以從灰色到烏黑,兩者的存在也給我們提供了棕色系的可能。
當然,也有被人稱之為藍色的。比如俄羅斯藍貓,但是其實是灰色。當然也有白化病的哺乳類,白化則不具備任何的彩色素。它有白的像雪的毛色以及紅色的眼睛。白化基因是隱性的。
標灰、紫色、白色、銀斑、藍灰、黑色則是受到黑色素影響。米色、粉白則是受到紅色素影響。當然之后也出現了很多基因突變后的顏色。
wilson white 維爾森白
最早的龍貓基因突變是在1955年由美國人Blanca wilson 布蘭卡維爾森發現的,所有這種白色的變異基因就叫 wilson white 維爾森白。
注意,這種基因是一種顯性基因,而不是白化基因。白化基因是隱性的后邊會講。
wilson white的特點是黑色的眼睛和黑色或者灰色的耳朵。
其余通體雪白,允許在尾巴根部出現一點灰色。
這雖然是一種等顯性基因,但是用兩只wilson white去交配一旦得到純合子的wilson white必死無疑,也就是說所謂的super wilson white是一種致命的基因缺陷,所以有喜歡龍貓嘗試繁殖的小伙伴要注意哦。
wilson white
Tower Beige 塔米
-Tower Beige 塔米也就是米色 ,是一種顯性基因,它最早出現在1955年一個叫 Ned Jensen的繁育者手上。
正如他的名字一樣,米色基因將這只龍貓的毛色,由根部到毛尖則是從淺米色逐漸加深的。
米色基因是標灰的基因突變,毛色的深淺則取決于存在一個還是兩個等位基因。也就是說一個米色基因的雜合子顏色較深,兩個米基因的純合子顏色較淺。
Tower Beige X Tower Beige就是金色的Super Tower Beige 炒雞塔米,也就是金色或者叫布丁。
Tower Beige 塔米
塔米
super 塔米-金色
篇幅有限,其他品系基因見下篇。
- End -
作者:心月狐;文章來自:爬界;關注我帶你了解更多爬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