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家里養寵物逐漸成為了一個普遍現象。擼貓、逗狗,讓“毛孩子”與自己一起生活,互相陪伴,是很多人喜愛的一種生活方式。他們把寵物看作“家人”,看作自己家庭的一部分。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伴隨著越來越多有寵物家庭的出現,一個話題也被大家關注和熱議,“如何能讓愛寵與城市和諧共處”。
當前,不少城市存在著不文明養寵行為,進入公共場所不拴牽引繩,在外對于寵物的排泄物不及時清理,違規將禁止飼養的動物當成寵物,不按規定為寵物進行登記和接種疫苗,隨意棄養寵物……
這些不文明養寵行為導致因寵物引起的爭端時有發生。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有人存在不文明養寵行為,也有人因不健康的心理,做出虐待動物的惡性行為。
不久前,四川某學校通報了一起“學生涉嫌虐狗”事件,再次引發了網友的憤怒和譴責。大家紛紛呼吁“不愛請別傷害”“停止殘忍捕殺流浪貓狗”“流浪的動物也是地球的主人”。
養寵不是一件私事,而是關乎城市文明與和諧的公事。營造良好的城市養寵氛圍,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和維護。
日前,談談在微博上發起了投票,就“怎樣讓愛寵與城市和諧相處”以及“流浪狗被抓捕后如何處理”的問題與大家進行了討論。
讓動物與人類在城市中和諧共處需要多管齊下。一方面,要進一步健全相應的管理條例和處罰辦法,對于不文明養寵行為和故意傷害動物行為進行及時處罰;另一方面,要大力進行宣傳引導,幫助人們樹立文明養寵的意識和責任,提高人們保護動物的觀念和文明程度。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同時,在涉及寵物和流浪動物的處理時,我們也需要更多人性化、暖心的舉措。在城市中建設犬只收容所,鼓勵大家以領養代替買賣,在城市合理劃定“寵物友好”地區,避免不必要的沖突等等。
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在我們選擇養寵物的那刻起,就應該承擔起看護它的責任。愛是相互的,我們想要從動物那里獲得治愈,就更應該善意地對待它們,用愛治愈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