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160余只活體的小狗小貓被無良商家打著售賣“盲盒”的名義,通過中通快遞送至買家,幸好被志愿者救下。
目前,獸醫基本完成對160余只貓狗的身體檢測,其中發現7只動物感染了動物傳染病毒,2只疑似感染,并且已經開始為生病的貓狗進行治療。相關人士表示,完整的檢驗結果最快6日可以全部得出,未來會對外公開“領養”。
事件:數百只貓狗被當“盲盒”售賣
5月3日,四川成都志愿者解救了上百只被郵寄的小貓小狗,其中4只已經死亡,還有不少奄奄一息。
在成都市站西橋西街,小貓小狗們被關進籠子,套上編織口袋,貼著中通快遞的快遞單,它們將被郵寄到深圳、廣州、桂林、蘭州、昆明等地。幸好還沒出成都,就被志愿者解救。
據悉,這些貓狗發貨地是成都三聯花鳥市場,商家以售賣寵物盲盒的名義將活體寵物快遞至買家。
5月4日,凌晨1點半左右,成都市農業綜合執法總隊執法人員也趕到現場,并表示已經開始著手核實相關信息了,但調查需要一定的時間。隨后小貓小狗被轉移到了石板灘寵物城臨時安置,同時進行抽檢。
中通快遞單
晚上22點,中通快遞發布了《關于成都荷花池網點違規寄遞活體動物事件的情況通報》,決定自5月5日起,中通快遞成都荷花池網點暫停快遞攬收業務,全面自查,并配合相關部門調查。中通快遞四川省管理中心寄遞安全負責人停職檢查,扣除其全年績效獎金。另外,中通快遞在全網中心和網點展開“郵路安全培訓”“三項制度培訓”“郵路禁寄物品目錄培訓”等專項培訓。
生病的貓狗已開始接受治療。
5月5日,獸醫基本完成對160余只貓狗的身體檢測,并且已經開始為生病的貓狗進行治療。
疑問:寵物盲盒到底是啥?
盲盒,很多年輕人都不陌生。2019年被普遍認為是“盲盒元年”,其概念的起源大約來自日本的福袋,可以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之所以叫盲盒,是因為盒子上沒有標注,只有打開才會知道自己買到了什么。
而寵物盲盒則是將物品換成了活體動物,與其他盲盒商品相比,寵物活體盲盒存在很大的健康和安全風險。現實中,大多數售賣寵物活體盲盒的商家,基本都選擇通過快遞配送盲盒,在運輸過程中缺乏正規的檢疫、消毒等手段,導致細菌或病毒在動物間傳播,動物在運輸過程中死亡的情況不時出現,甚至還有可能威脅到人類的健康。
其實,“寵物盲盒”并非新鮮事物。此前,已經出現不少“烏龜盲盒”“倉鼠盲盒”的商品,甚至還有白鼠、蝎子、蜘蛛、蜥蜴等。
這個行業有多亂?有網友分享,“很多買家在打開箱子的那一刻,期待已久的活生生的小生命,已經在運輸中悶死、餓死、憋死、熱死冷死,甚至是被盲盒中的其他小狗小貓咬死……”
寵物盲盒不僅存在于電商平臺,其范圍更是擴散到了多個網絡平臺。買家只需要支付9.9元或19.9元,即可以買到一個“寵物盲盒”,賣家則宣稱里面可能是某種名貴的貓或狗。
店家表示會根據不同價位發售不同品種,但拒絕透露具體品種,并且也不提供檢疫證明。而在一些“寵物盲盒”的商品描述里,常常出現這樣的文字“不接受一切拒收、退換、中差評”、“玩得起就下單,玩不起千萬別買”。
對于這樣的“霸王條款”,本身是限制消費者權益的行為,但即便賣家不接受,買家也能進行差評和進一步投訴。但如果是買家差評后遭到電話騷擾類行為,就是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了。
法律:寵物盲盒售賣或涉嫌多項違法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實施細則》第三十三條,“禁止寄遞或者在郵件內夾帶下列物品”其中就包括“各種活的動物”。之所以做出這樣的規定,一方面普通快遞在運輸過程中無法保證動物的安全;另一方面,運送活體動物必須有嚴格的檢疫流程,否則存在疫病傳播的風險。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運輸動物的單位和個人,必須做好動物的免疫、消毒、檢測等工作,向所在地動物衛生監督機構申報檢疫,附有檢疫證明。從事動物運輸的單位、個人以及車輛,應當向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備案,妥善保存行程路線和托運人提供的動物名稱、檢疫證明編號、數量等信息。
綜上所述,用快遞發送寵物活體盲盒,已經公然違背了我國多項法律法規。面對如此明目張膽的違法行為,平臺監管失位難辭其咎。在當前疫情防控的形勢下,活體盲盒賣家鉆漏洞、繞開檢疫流程運送動物并牟取暴利的違法行為,更應從嚴懲處。
來源:封面新聞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