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寵物的由來,寵物們的感人故事
寵物這個概念,從21世紀初,在中國悄然興起,經過十多年的迅猛發展,已逐漸引起社會的普遍關注和正視。
如今,人們的物質條件越來越優越,生活水平日新月異,為此在精神生活層面,也越趨于國際化的水準,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們的休閑、消費和情感方式的寄托也隨之發生變化。
伴隨著社會中主流消費群體中“丁克族”、“單身貴族”的出現,寵物產業也隨之興起;人們逐步把傳統中的“看家狗”、“守財貓”變為生活中的親密伴侶和家族成員。
于是家有寵物,從那古老而神秘的地方回歸到了日常生活中,正如“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寵物正被越來越多的人所喜愛,堂堂正正走進了尋常百姓家里;為人們的生活平添了無窮無盡的快樂。而生活中那些真實的主人與寵物之間的故事,無不感動著每一個人。
寵物
故事一:
1861年,英法聯軍攻入北京,在昔日的皇家禁地,一個令人驚異的景象出現在他們眼前:在自盡身亡的格格身邊,僅有5只小北京犬痛楚地趴在主人的身邊。 后來,這5只北京犬被入侵者帶往英國,其中一只叫路提的狗獻給了維多利亞女王。
故事二:
1924年,八公(一只日本秋田犬)被它的主人上野秀三郎(東京大學農業系的教授)帶到東京。 每天早上,八公都要在家門口目送著自己的主人出門上班,傍晚時分便到附近的澀谷火車站去迎接主人下班回家。 就這樣,令人羨慕的幸福生活一直持續到1925年,一天晚上,上野秀三郎在大學里突然中風,搶救無效。
自此,他再也沒有回到那個火車站,可是八公依然忠實地等著自己主人的歸來。 上野秀三郎死后,八公由小林菊三郎收養,但八公常常從小林家逃出來,一次又一次回到從前住過的地方。
可是,八公并不知道主人離世意味著什么,換來的僅僅是一次次的失望,但是,在它的內心意識中,自己的舊主人已經不住在那幢舊房了。于是,它仍舊跑到澀谷火車站尋找舊主人。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它總是默默地蹲在車站等候舊主人的到來 就這樣持續了十年。
1932年,八公尋主的事跡被刊登在東京一份最大的報紙中,它對主人的忠實感動了日本國民 老師和家長都把八公作為忠于家庭的例子去教育小朋友。 大家都稱呼它為 “忠犬”。
從以上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家有寵物”發揮的真正作用體現在三點:
第一,追求返樸歸真;
第二 ,寄托感情;
第三,具有很強的觀賞性;
但是飼養寵物也是有科學講究的 ,如果不科學飼養寵物,那么再漂亮、再通人性的寵物也難以成活,如此也不可能給您的生活帶來樂趣,相反還會污染家庭、污染社會,甚至帶來一些傳染病,為生活添加麻煩。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略知一些有關寵物方面的養護常識是必要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