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正式出爐,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城鎮寵物犬貓數量達到9915萬只,全國城鎮養寵主人達6120萬人,與2018年相比增幅均高達8.4%—— 無論是寵物還是養寵主人的數量都再創新高。
而養寵人都知道,主人與寵物之間會發生不一樣的奇妙化學反應,比如,從養寵態度看,47.6%的已婚人士更愿意把寵物當成孩子,一半的單身人群將寵物視為親人。
筆者在之前,已經寫了兩篇文章,簡單討論了主人處于單身、戀愛狀態時,與寵物的互動關系。
那寵物主人組建家庭之后,他們間的互動關系又會有什么新的變化呢?
寵物給你的家庭提供支持
家庭系統治療流派認為, 每個家庭都有它的生命周期,基本遵循形成期、發展期、穩定期、收縮期、分解期這一歷程。
在一個家庭的形成期和發展期,家庭成員經歷了組建新家庭 (兩個人戀愛結婚)和迎接新成員 (生寶寶)的喜悅。
在這之中,寵物的陪伴,在穩定期、收縮期和分解期中特別能體現出它不同尋常的力量。
寵物怎么為你的家庭提供支持?
穩定期的家庭中,家人的數量和關系都趨于穩定,但此時,卻往往充滿危機。
在這個時候,你的孩子通常準備進入或正處于“狂風驟雨、陰晴不定”的青春期,強烈的反叛精神背后是復雜的身心變化。
性發育、激素變化使他們精力旺盛,而心理上的糾結與矛盾主要來源于:
?成人感與半成熟的現狀;
?渴望獨立又在精神上依賴父母;
?性意識覺醒的同時又不被現有的社會行為規范所接受;
?人際交往的矛盾等等。
面對如此復雜的青春期,許多父母都感覺棘手。
處于青春期的孩子通常都非常叛逆,因此,這成為了家庭關系不穩定的時期
如果選擇全面管教或放任不管都容易導致問題,這就需要把握好一個可行的、有意義的界限,尊重孩子,也尊重青春期的發展規律,這是一個很大的人生課題。
同時父母本身則要重新聚焦在婚姻與職業的問題上,這個時候中年危機易發,祖父母也逐漸衰老。
這一系列的變化使每一個家庭成員都倍感壓力,矛盾頻發, 此階段是家庭最脆弱的時候,也是尋求幫助最多的。
這個時候,寵物的出現,就能幫助緩解矛盾。
寵物的存在像是有魔力,總能把家庭的每個人緊緊連結在一起
比如,產生矛盾與爭吵時,人們總是容易站在對立的立場。大家常說“家不是個講理的地方”,每個人都懷揣著“你是我的家人,更應該體諒我”的想法,情緒比理性先行,往往不能坐下來冷靜看待問題。
此時如果寵物加入進來,那對立的立場容易變成相同的立場,可以幫助大家放下對立,有效緩解劍拔弩張的緊張氛圍。
舉個例子,筆者的家里有幾次差點爆發口角大戰,但此時,筆者家中的小貓——扣肉君總會悠悠地走到電視機前一屁股坐下。
如此一來,大家就會轉而批評小貓咪怎么可以擋住電視之類的。原先的爭吵對立關系,變成了一起批評扣肉的合作關系,情緒的轉換讓大家能夠冷靜下來,一場大戰就此平息。
寵物能避免家庭矛盾激化
除此之外,從系統的角度來看,寵物也可以作為家庭系統外的一個能量宣泄點。
如果有寵物在一旁與人互動, 大家停下來擼擼貓逗逗狗,都可以幫助宣泄部分能量,也能暫時將人從矛盾的焦點中暫時轉移出來,冷靜一下,避免矛盾更激化。
每當筆者家里起了矛盾,大家又不想真的吵架時,小貓咪就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臺階”。
誰讓它平時一副混世魔王的做派呢?挨兩句罵也不算委屈了它,又能緩和家庭氣氛,所以小貓咪就是我家神圣的和平使者。
看看小貓咪的臉,你還能氣得起來嗎?
收縮期家庭中,需要接納家庭系統的大量分離和加入,比如孩子離家上學、工作、成家,成年子女和父母之間要調整為成年人之間的關系,面對衰老和死亡等。
解體期家庭中,面對身體衰老,核心家庭成員需要維持自己及伴侶的功能和興趣,為中年一代的子女提供支撐,要應對喪失伴侶、同胞、同齡人的情況,同時還要為自己的死亡做準備。
在家庭發展的后期,大家會面臨許多離別和傷感,而寵物的陪伴能多方面為你提供心靈的撫慰,比如為空巢的中老年人提供溫暖的慰藉和寄托。
寵物也能給予空巢老人,更多的慰藉與寄托
從生命周期來看,家庭就像一棵樹,從小樹苗逐漸長成枝繁葉茂,孕育新的生命,再走向終結。
而寵物的溫暖陪伴,可以幫助人們在家庭的各個時期中舒緩身心、緩解壓力,尤其是家庭發展的后期,家庭成員需要面臨許多困難和分離,這種陪伴則更顯珍貴。
寵物是孩子的好伙伴
由于計劃生育,現在中國城市主流的家庭結構是“4-2-1”,孩子得到的是四個老人和一雙父母的關注與支持。
我們如果從孩子的角度來看,會發現在這樣的環境下自身需求雖然可以得到及時的滿足, 但這種過度的關注和即時的滿足可能會限制他自主性的發展。
在孩子還小時,對周圍的未成年人都是仰望、依賴的感覺,這種不平等感會讓孩子想要快快長大,看看大人的世界究竟是怎樣,試試獨立后的自己能夠以怎樣的姿態生活。
可以說,這種巨大的差距貫穿了孩童生活的始終。
獨身子女家庭,孩子總能獲得更多的關注
如果有兄弟姐妹,他們可以互相理解,但其中也會有微妙的競爭關系。
可如果是寵物,那情況就不太一樣了,寵物的出現,理應會成為孩子的好伙伴。
寵物從一開始就能與孩子保持平視的關系,不會因巨大的差距使孩子感到壓力,而孩子親近自然的天性也會使他們天然親近這些“小伙伴”。
等孩子再長大一些,寵物還會幫助激發他們的責任心、保護欲,幫助他們表達愛和善意。
寵物就是孩子們最最親密的好伙伴
這樣一來,讓孩子與寵物共同生活成長的話,就能培養彼此間良性的同伴關系,同時,這也是一種生命教育,了解生命的可貴。
與寵物一起成長還能增強體質減少過敏,增強小朋友對家庭事務的參與感。比如從小作為小鏟屎官,喂食、梳毛、鏟屎、陪玩等等。
從小與寵物一起成長,還能幫助心理保健。
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的一項研究表明,在13歲生日前接觸寵物狗的人,日后在統計學上患精神分裂癥的風險顯著降低24%。
研究者解釋說, 大概是因為狗的微生物群中的某種物質傳遞給了人類,增強了免疫系統抵抗或抑制了精神分裂癥的遺傳傾向。
如果把寵物視作“孩子”
根據《2019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中養寵態度數據顯示, 59.1%的寵物主把寵物視為自己的孩子;47.6%的已婚人士更愿意把寵物當成孩子。
近幾年國內生育率未見明顯增長,甚至有減少趨勢,由于養娃成本不斷上升、社會競爭激烈等綜合因素影響生育意愿不斷下降,選擇丁克的家庭也越來越多。
正如《對單身的你來說,寵物為什么如此重要》 里所提到的,對適育年齡的人來說,滿足生育感也是一個重要的人生課題。
也就是說,雖然部分家庭選擇了丁克,但來自本能的對生育感的渴求,可能會造成一定心理上的困擾。
對每個家庭來說,寵物都是其中重要的成員
那此時,養寵物就是一個很好的替代滿足方式,既不用經受撫育小孩的諸多問題和擔憂,又可以替代滿足對養育下一代的心理需求。
所以在生活里,已婚家庭更容易把寵物視為“孩子”。
這種親密關系,不僅能為家庭提供更穩定的維系條件,同時,對寵物的愛,也讓更多寵物收獲了幸福。
最后,我們想說,我們當然并不是建議不愛寵物的家庭,也拿寵物來作為家庭維系。
而是期望,讓那些愛寵物的人,或者喜歡寵物卻沒有養寵物的人,認識到寵物的可貴。于是當寵物成為家庭的一員,它的出現,既能為家庭的每一位成員提供支持,又能陪伴孩子健康成長。
我們也期望,在寵物見證我們人生故事和喜怒哀樂的同時,也能收獲更美好的未來。
愿天下的毛孩子與鏟屎官平安喜樂。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