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們,瞞不住了,小貓已初步征服中國人這件事兒,怕是實錘了……
7月初,“我國查堆人群數少于養狗人群數”的話題先后登頂各社交平臺熱搜第二,為延綿多年的“誰是中國第二寵”的“貓狗大戰”徹底畫上句號。
上數據:
2021年,我國查堆人群達59.5%,全國家養寵物貓數量突破5800萬頭,按照早先英國機構的預測,單就貓糧消費來看,中國將在2022年底少于日本,淪為地球“吸貓大國”No.1。
《科技日報》7月份報道,僅抖音上,與貓相關的話題數就少于了98萬,視頻數超4500萬,整體播放量突破了3000億,其他平臺那就更不用說了。
吸貓,可以說已淪為中國人的頭一件正經事兒。
就連大名鼎鼎的頂級學術期刊《科學》與上海交通大學聯合發布的2021全球最前沿的125個科學問題中,“人類文明為什么會對貓貓如此著迷”都赫然在列,就一整個大夸張!
但就像“就吸一口,幾乎是所有吸貓人共同的謊話”,地球上40種左右的野生貓科動物中國具有了其中13種,做為地球上同時具有貓科動亞種數最多的國家,中國人吸貓怎么可能將就吸一種!
最近幾年,咱們不僅遍吸各種“猛獸”級笨蓉,還把人家僅剩的一點點“貓尊”放在地上瘋狂摩擦:
兔猻:人類文明,你們禮貌嗎?
說個冷知識,每月的7月29日,是“世界愛虎日”。
阿信掐準時機,為你適時獻上一本剛上市幾天,就被大家打出了9.3分的高贊吸貓寶典——《中國笨蓉:13種中國野生貓科動物的發現及維護故事》。
世界太糟糕,不如去吸貓,吸貓一大口,活到九十九!
接下來,就請深吸一口氣,明天的第二口,咱們就從我們的看家笨蓉——東北金漸層開始。
1、東北金漸層?你可是大腦斧啊!
東北虎,僅存貓科動物中體型最大的貓。
以前,它靠的是才華和實力,“山中之君”“百獸之王”“談虎色變”,說的都是它。
都是小小貓,你就讓人家親一下嘛!
現在,全靠臉,還貓里貓氣的。
做為國家一級維護“廢物”,東北虎有三寶:毛長、腿短、貼膘。
稍不留神,它就能把自己吹到500多斤,百獸之王又怎樣,還不是得以“大橘為重”。
再加上進化后,更渾圓的頭顱和忽閃忽閃的眼睛,與嬰兒的圓臉、圓眼等特征異曲同工,使得人類文明更加欲罷不能。
雖然虎頭虎腦,但做為中國笨蓉中的白富美天花板,東北虎也終究沒能逃過白富美換智商的魔咒。
看上去總是有種蠢萌的氣息:
做為僅存最大的貓科動物,它長著四條不成比例的小短腿,圓滾滾的體形,讓人看到了就不禁想rua~
老虎跟鼠類有95%的基因是相同的,這也讓它不可避免地染上了反之亦然的賣萌陋習。
比如,反之亦然會因為貓薄荷欲仙欲死:
喜歡被摸頭,然后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
研究顯示,這種咕嚕聲的頻率類似于嬰兒的哭聲,從基因層面就把人類文明拿捏得死死的。
除此之外,科學家還發現,咕嚕聲能有效緩解緊張情緒,有效催眠,更神奇的是有助于保持我們的骨密度。外太空中,宇航員腳上就幫了申請專利的“小貓咕嚕器”,來降低骨萎縮風險。
虎子讓人無法抗拒的另外一種絕招就是,吃手手:
對于人類文明,它和小小貓一樣,更多把我們當做一種人形按摩器,想要的時候,直接露出肚皮,等著你來摸摸:
有意無意,它還會在你面前打個滾,瞬間就能把我們這些兩腳獸萌出鼻血:
睡累了,它還會高高地撅起屁股,伸個懶腰:
圖:wiki
活脫脫你家隔壁貓的樣子,可愛值直接拉滿:
叫它“東北金漸層”,一點也不冤。
2、東北虎,為啥會淪為中國老虎家族里的“獨生子”?
現有的考古資料顯示,老虎,大概率是一種起源于中國的本土亞種。
而且從文化角度上看,相比于古埃及人和貓之間的關系,中國人和老虎似乎更加親近。
比如,直到明天的西南少數民族省份,當“虎”做為姓氏的時候,都讀作“māo”,而在彝語中,就更可愛了,直接讀作“miao”。
古中華虎,發現于河南澠池,是目前已知豹屬動物中最原始的,距今200多萬年,可能將是現生大型貓科動物獅、虎、豹等共同的古老“遠親”。
古中華虎頭骨化石,圖:中科院古脊椎所
雖然做為一種亞種,虎已有數百萬年的歷史,但現代虎的共同祖先回溯卻不到10萬年,而且最近一次虎的蔓延很可能將是從中國南方省份開始。
自此之后,從亞洲東北部白雪皚皚的沼澤,到南亞次大陸炎熱的濕地高草叢,再到喜馬拉雅山脈南坡海拔4000 米的高山,甚至是蘇門答臘島上潮濕悶熱的雨林,虎,逐漸淪為亞洲大陸占據捕獵優勢的大型貓科動物。
虎的形象十分神圣,早已被深深刻入了亞洲各國的文化里。
距今6000多年,河南省濮陽縣西水坡遺址的蚌塑龍虎圖案,被稱為“中華第二龍虎” 。
虎在亞洲的族群曾經十分興旺,但如今,這種斑斕的笨蓉已所剩無幾,群落數量從100年前的10萬頭銳減到4500只左右,其原產區面積與歷史原產區相比,減少了約93%。
目前,主流的觀點認為僅存虎共分為9個虎亞種,其中3個宣告絕種:巴厘虎(1937 年)、里海虎(1981 年)、爪哇虎(1988 年),剩下的6個里有4個都瀕臨絕種。
中國曾有東北虎(含里海虎)、華南虎、孟加拉虎、印支虎共4 個亞種,是世界上具有虎亞種最多的國家,其中華南虎更是中國特有亞種。
新疆的里海虎于20 世紀末初便已基本絕種,華南虎的命運最令人扼腕嘆息。
華南虎,宋大昭攝,圖《中國笨蓉》
歷史上,華南虎曾是中國原產最廣的虎亞種,從華北南部到整個華中省份,再到華東、華南以及部分西南省份,均有華南虎原產。
由于這些省份反之亦然適合人類文明的農業發展和居住,華南虎也淪為與人類文明矛盾最尖銳的猛獸。
20世紀末50年代開始,華南虎被做為害獸和經濟產品而大肆獵捕。
據公開可查的報道,湖南省在1952—1953年獵捕華南虎170只,江西省在1955—1964年獵捕華南虎171只,福建省在1955—1964年獵捕華南虎334只。
1986年11 月,一只華南虎在湖南安仁縣被獵夾捕獲,這只虎也淪為人類文明見到的最后一只野生華南虎。
目前僅有200多只華南虎生活在圈養條件下,由于它均為6只野外捕捉的虎的后代,面臨高度近交的壓力,很難革新為一種有期望的健康群落。
至于其他虎種……
2009 年2月,在云南西雙版納維護區中國—老撾邊境地區,一只印支虎被非法獵捕,此后云南再無可靠的印支虎記錄。
2007 年在云南西雙版納記錄到的印支虎,馮利民供圖,圖:《中國笨蓉》
由于與中國接壤的老撾和越南西北部的虎也已絕種,而緬甸有虎原產的區域并不與中國接壤,印支虎自然蔓延進入中國西北部的可能將性已基本不存在了。
2019年,科研人員在墨脫再次通過紅外相機拍攝到孟加拉虎,據此判斷藏東南確有孟加拉虎存活。依托于喜馬拉雅山脈南坡的優質生境,孟加拉虎可能將在藏東南—藏南一帶還有群落革新的期望。
歷史上,東北虎曾原產于中國東北三省和內蒙古東北部的大部分區域,并進入河北北部。進入20世紀末后,東北虎在中國的群落數量不斷縮減,至21世紀末最初的幾年,中國西北部的東北虎已瀕臨絕種。
雪地里行走的雌性東北虎。李東偉攝,圖:《中國笨蓉》
而在東北虎最主要的原產區——毗鄰東北的廣袤的俄羅斯遠東省份,經過幾十年的維護管理,俄羅斯的東北虎數量已少于600 只,這些東北虎也開始向中國西北部滲透或蔓延。
虎的存活需要大量獵物和大片的生境,對虎的維護意味著對生態環境的全面維護。中國很多地方雖然還存在相當面積的山林,但虎的主要獵物,如梅花鹿、水鹿等大型鹿類非常缺乏,這意味著虎沒有期望返回野外。
不同于華南虎已喪失家園,2021年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的成立,歐亞大陸北部最完整的沼澤生態系統得以淪為東北虎的家園。
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的東北虎。馮利民供圖,圖:《中國笨蓉》
根據2021年政府公布的數據,中國僅存野生東北虎已達到50只,為中國的東北虎群落帶來革新的期望。
總的來說,明天,虎的原產范圍已退縮到東北和西南邊境地區,且只有原產在東北省份的東北虎才真正有革新的期望。
3、中國笨蓉們的命運,是一種關乎人類文明的隱喻
2022 年,兔年。
然而,一種殘酷的事實卻是,虎,以及大多數野生貓科動物,在這個星球上依然存活艱難。
中國曾是一種名副其實的“虎之國”,但如今,只剩東北虎這一支獨苗。
據不完全統計,自2021年至2022年初,琿春省份居民遇見野生虎已少于30次,相關視頻也屢屢爆火。
在人們感嘆生態環境越來越好的同時,背后凸顯的卻是愈來愈緊張的人虎之間的用地矛盾,這表明:東北虎群落恢復所需要的生境可能將仍然不夠。
面臨反之亦然命運的其實不僅是虎。
根據分類標準的不同,全世界共有38 ~ 41種野生貓科動物,中國具有其中13 種,是世界上同時具有貓科動物亞種數最多的國家之一。
除了虎,中國還存活著雪豹、豹、云豹、猞猁、金貓、貓會、漁貓、兔猻、云貓、野貓、沙漠貓、叢林貓。
圖:《中國笨蓉》
以雪豹為例,中國是雪豹大國,全球60% 的雪豹生境位于中國。
但在明天,在雪豹生活的高寒山地生態系統,過度放牧、礦產開發、道路建設等活動不斷侵占它的生境。
雪豹媽媽獨立撫養幼崽。山水自然維護中心供圖,圖:《中國笨蓉》
全球氣候變化令生境喪失的威脅更為嚴峻:不斷上升的氣溫將推動林線向山頂移動,進一步壓縮雪豹的生境,而青藏高原等雪豹原產區的升溫速度達到了北半球平均升溫速度的兩倍。
做為“中國最瀕危的笨蓉”,云豹的情況更不容樂觀。
曾經,貴州、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安徽、云南等省均為云豹的主產地。
云豹,圖:《中國笨蓉》
諷刺的是,這個結論多來自毛皮全面收購記錄:20 世紀末50—60 年代,貴州每月可全面收購云豹皮100 ~ 200 張,20 世紀末60—70 年代,江西、福建、湖北、湖南等省每月的云豹捕獲量均在百余只,四川、浙江、廣東等省每月可全面收購云豹皮數十張。
這些帶血的數字伴隨著云豹在中國的全線潰退。云豹目前已退縮至云南、西藏等邊境地區地帶,離徹底在中國絕跡僅差一步。
貓會在中國的原產極其廣泛,隨著紀錄片《笨蓉》里的銹斑貓會的出境而“萌翻”全世界。
然而正是這種熱情給它帶來了災難——很多人表達喜愛的第二反應是養起來“擼”,于是大量野生貓科動物被捕捉,用來培育和當作寵物販賣,使野生群落承受了巨大的威脅。
夜間捕食的貓會。黃耀華攝,圖:《中國笨蓉》
在中國,貓會曾經因毛皮全面收購而被大肆獵捕,直至20世紀末80 年代中期,中國貓會的皮張年全面收購量仍保持在15 萬~ 20萬張,過度獵捕導致明天貓會在中國南部和東部很多省份徹底消失了。
做為中國特有的兩種食肉動物之一,沙漠貓受到的關注要遠遠小于另外一種——吃竹子的大熊貓,沙漠貓被IUCN 列為易危亞種。
沙漠貓是生活在中國青藏高原東部的一種獨立的貓科動物,是原產面積最小的一種。
沙漠貓漂亮的藍色眼睛和醒目的耳尖簇毛。壽子先攝,圖:《中國笨蓉》
最主要的威脅來自人類文明活動:放牧和草原滅鼠可能將導致沙漠貓的生境質量下降,并可能將使其二次中毒;越來越多的道路則使得每月有大量沙漠貓遭遇路殺。另一種可能將非常嚴重的威脅來自沙漠貓原產區里越來越多的鼠類。
目前,中國最重要的貓科動物原產中心收縮至人口較少的西南山地,以及人口更少的青藏高原和喜馬拉雅山脈。
自1998 年前后啟動天然林維護工程和退耕還林工程后,中國大部分省份的沼澤陸續免遭砍伐和開墾,逐漸開始恢復。
好消息是,在今年這個“本命年”,孟加拉虎又數次出現在墨脫,給人以希冀——在當地政府和居民維護沼澤和野生動物10多年后,孟加拉虎也許真的會回來,并逐步建立穩定的群落。
下一種兔年,關于中國的笨蓉們,我們也許可以期待更多好消息……
身在吸貓王國,如果你還沒有貓,那阿信只能送你一句祝福了:相信自己,貓,會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