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中小創業者,病毒先生推出一套個人品牌打造的打包服務,內含十大超值營銷權益,有興趣戳文 | 西湖張三瘋 來源 | 病毒先生“以前養個兒子叫狗子,如今養了條狗卻把他當兒子。”對很多正在成長為合格鏟屎官的年輕人來說,養寵物不僅是一種時髦,更關乎情感。而關于養寵物,究竟可以精致到何種地步?僅僅貓砂,就分成松木貓砂、玉米貓砂,最高級的是豆腐砂,天貓上的價格普遍達到了100多塊錢。除此之外,還有人帶著貓去美容院做護理,內容包括洗澡、修剪腳指甲以及肉墊上多長出來的毛,綜合加起來消費得100-200塊。而在電商平臺隨處可搜的價值四五千元的自動貓砂盆,下面的購買評論數高達750條。寵物經濟,夾雜著青年的特殊情感,在互聯網的助推下,越來越成為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01 被喂養出來的千億市場根據《2018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顯示,中國寵物行業的規模(僅僅狗和貓)就已經達到1708億,成長為一個千億市場級別。根據2012年到2017年超34%的年均復合增長率預測,2022年寵物行業的市場規模極有可能突破2500億大關。寵物經濟,是被喂養出來的千億市場。而這樣巨大市場,也被資本和企業看中,在近兩年不斷發力。單單以寵物醫院為例,數量就以每年10%的增速在擴張,到2018年,就已經達到12657家。寵物行業的爆發自有其道理。一方面,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人們對“陪伴”的需求更盛。根據《智研咨詢》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的城市化進程達到了59.58%,且還在持續。而寵物從之前的功能性商品如抓老鼠、看家護院,逐漸轉向情感陪伴。另一方面科學養寵的理念被逐漸接受,也衍化出寵物醫療、衛生、零食等多方位的經濟模式。資本追捧的原因,還在于寵物經濟巨大的增長空間。在寵物經濟盛行較早的美國,自1970年開始便實現了“平均每戶便擁有一只寵物。”而截止到2017年,國內養寵物家庭為5912萬家,僅占所有家庭的17%,平均每6戶家庭才養一只寵物,近4倍的增長空間,不得不令資本聞風而動,在剛過去的2018年,就有53億的風投資金涌入寵物經濟市場。02 “孤獨”的經濟因為鏟屎官具有典型的單身特質,寵物經濟更像是一場孤獨的經濟。根據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人類的的需求由低到高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歸屬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實現五類需求。而寵物經濟承載著人們的情感寄托,已經蔚然成風。數據顯示,養寵物人群中80、90后高達70%,且以單身居多。寵物經濟的繁榮背后,折射的是單身經濟的崛起。據民政部的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單身成年人口已經超過2億,獨居成年人口超過7700萬。在消費特點上,他們注重情感體驗。在這其中,85—95后成為主力。因為就業壓力,戀愛、結婚成本過高,他們主動選擇單身。《2017年寵物主人畫像報告》稱,“高房價高教育成本支出的壓力下,戀愛、結婚、生子的成本越來越高,從日本的經驗就可以看出,年輕人越來越不愿意戀愛,而是在虛擬世界里獲得滿足,游戲或者追星,可以更簡單直接地獲得情感的滿足。”和戀愛,結婚相比,養寵物的成本明顯低了很多。“新財富”數據顯示,2017年人均養寵消費金額為6436元。有鏟屎官在網絡分享過自己的經驗:每月貓糧的費用是180元,零食花費100元,毛紗花費80元,再加上基礎檢疫,每年的費用才4600元,甚至比統計的數據還低。而除了寵物經濟,單身經濟更是延伸出了外賣經濟。根據美團點評在2018年公布的數據,2017年,20~30歲的年輕群體貢獻了約70%的訂單量。受制于工作時間,這些公司白領往往往往愿意為便利買單,而不再單純貪圖便宜。除此之外,單身經濟還體現出“花錢為悅己“的特征。根據界面新聞的消息,”單身群體對于旅游的體驗感要求更高,而85-95后為主力消費群體后對于旅游體驗需求的高標準催生了錯峰出游的市場趨勢。“巨大的單身、獨居群體,催生了單身經濟及其周邊經濟的蓬勃發展。截止到2016年,中國婚戀市場整體規模為94.4億元,直逼百億大關;在運動領域,19-35歲的人群約占70%。根據“摩根頻道“的數據,單身人群為健身行業創造了近800億元的產值。而寵物經濟作為單身經濟的一個重要分支,也隨之一同野蠻生長。有句話很扎心,貓已經是一代年輕人能夠享受到的最廉價的陪伴,其實這對于中老年人來說又何嘗不是呢?03 國產品牌突圍戰圍繞寵物經濟,已經形成了衣食住行全方面的經濟觸點。從產品上來看,有寵物糧食;從服務端分析,有寵物醫療、美容、保險、攝影等多方面的商業細分。而在所有的細分領域中,寵物食品和寵物醫療一直是絕對的核心。根據“青桐資本”的數據,寵物食品成為了絕對剛需,在行業中份額占比高達33。8%;寵物醫療則以22.9%的份額排名第二。根據進一步的細分,寵物食品又可以劃分為主食和零食。而其中的主食,長期以來一直由國外品牌主導。早在19世紀中葉,歐洲就有了制作動物專用食物的意識。近一百多年的歷史,使得歐洲有了得天獨厚的優勢。其中,雀巢公司已經有153年的歷史,而普瑞納也有125年的歷史。再反觀國內,以動物咬膠起家的佩蒂股份,則創立于92年。國內和歐洲的寵物食品企業,有著近百年的歷史差距。發達的市場,培育出了更成熟的消費群體,時間沉淀帶來的品牌效應,也使得歐美占據了寵物食品產值經濟的60%。根據中信建投的數據,2017年,法國皇家品牌在國內市場占有率為24%,高居榜首;而美國瑪氏則以18%的份額排第二。再反觀國內,進入市場占有率前十雖然有金康寶、好主人和中寵,但三家的占比分別只為2%、1%、1%。在歐美品牌長期主導主食領域時,零食成了國內品牌的突破口。根據鈦媒體的消息,從2015年開始,主食的市場份額呈現逐步下滑的趨勢,降幅達7.84%;而零食則異軍突起,增長3.79%,達到了21.8%。零食成為突破口的原因有兩點:1 海外品牌布局力度不大,競爭壓力較小。2018年非上市企業就有6家獲得了融資,足見資本關注;2 零食產業很難做到標準化,很多環節依賴人工制作,人工成本就高達30%,很難做到完全大機器生產,難以復制。而相較于國外,國內的勞動力成本一直較為廉價,這也為企業創造了優勢。依靠寵物零食,國內也有一批品牌獲得了資本的青睞。2017年,上市品牌佩蒂股份和中寵股份就分別獲得了4.47億元和3.87億元的融資。04 渠道:老牌電商+抖音新貴在寵物零食的渠道上,以天貓、京東為代表的傳統電商依舊是老牌王者,并且以井噴之勢快速增長。根據“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聯合天貓發布的《2019年寵物行業白皮書》顯示:近2年來,天貓、淘寶上寵物貓、狗的糧食、零食銷售漲幅明顯,2018年,寵物絕育功能呵護糧銷售額較2016年增長229%;小包裝寵物食糧銷售額較2016年更是飆漲688%.同樣地,在2019年京東618大促開始的30分鐘內,寵物品類的銷售額同比增長已經超過3倍。低成本、用戶高度契合、發展迅速,電商成了國內寵物食糧企業的發展的機會。寵物鮮糧品牌超能小黑創始人田良更是公開表示,目前電商已經成為寵物糧食銷售的重要渠道。主要原因在于兩點:首先,養寵物人群密度地,分布規律不明顯,只能依賴電商;其次,中國用戶已經養成在電商消費的習慣。而養寵物核心群體為85后—95后,這一代人也是中國電商的重度用戶。而電商的存在,使得中國寵物食糧品牌和歐美老牌競爭對手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值得一提的是,京東負責人表示,在今年京東6·18的銷售實時競速榜排名中,國產品牌“伯納天純”就在大促當天首度超過了外資品牌皇家,喜提狗糧品牌榜榜首。而避開海外品牌主導的線下市場,主攻線上渠道,已經成為國內電商的重要營銷策略。中寵股份分別于2018年9月19日、2018年10月23日與電商巨頭蘇寧易購、阿里巴巴展開戰略合作。隨后中寵更是高調宣布,未來三年將在阿里巴巴實現17.5億元的銷售額,信心滿滿。除去電商這類老牌王者,以抖音為代表的短視頻領域更是被商家看好,成為渠道新貴。一段寵物的短視頻,再有明顯的品牌logo露出,這成了各大商家在抖音上的新玩法。在商家看來,抖音的作用類似于電視臺,播放自己的品牌廣告,打通線下的渠道進駐。狗糧品牌汪仔飯創始人王金榮表示,目前借助在抖音平臺的近50億播放量,汪仔飯在線下地推的成本已經從4000元驟降至800元,原因是線下門店老板在刷抖音時,多聽過汪仔飯這個品牌。抖音究竟能帶來多大的生意是難以估量的。根據“寵業家”的數據,目前抖音上存在的寵物KOL多達百位,其涵蓋的粉絲總量(有重復)達到了3.38億,總點贊量更是達到了36.16億次。上個世紀,著名藝術家安迪沃霍爾說的那句“每個人都能在十五分鐘內出名”流傳至今。而依托抖音等現象級流量平臺,似乎每一個寵物品牌都有搏出位的那一刻。寵物經濟雖然一門孤獨的經濟,但作為受各方資本關注的經濟,一點也不寂寞。很難想象,在國內僅僅憑擼貓擼狗,就能擼出一個千億級的市場。我們期待,下一個寵物經濟的巨頭,是否會出現在國內。推薦閱讀
▼
寵物經濟:一場“孤獨”的經濟
寵物經濟的浪潮正在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