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滿了觀眾期待值的電視劇《三體》正在熱播,根據作家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作為備受矚目的國內科幻文學扛鼎之作,《三體》之后,人們依然期待本土科幻“后浪”力量涌動。
近日,由八光分文化和新星出版社出版的科幻小說集《閃耀》上市,以太空和宇航故事為題材,收錄了90后青年科學家陳梓鈞的10部中短篇科幻作品。
其中,主打篇目《閃耀》曾獲第28屆銀河獎“最佳中篇小說獎”,講述天才航天工程師遭人陷害鋃鐺入獄,出獄后當起高中物理老師的起伏故事。當年陷害他的仇人打來電話,請他幫忙設計100天飛行八億公里的航天方案,目的是飛去木衛二救回曾經的愛人。為了完成人類宇航史上幾乎不可能的奇跡,他孤獨躺進自己設計的光帆飛船,飛向八億公里外,卻發現背后是一場精心策劃的騙局……
除了《閃耀》,陳梓鈞十年創作生涯中重要篇目悉數收錄,包括榮獲第26屆銀河獎“最佳短篇小說獎”的《卡文迪許陷阱》;榮獲第七屆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最佳短篇小說獎”的《海洋之歌》;在互聯網上引發廣泛傳播的《咒語》等。此外,還收錄了兩篇此前未發表過的新作《盡頭之海的美食家》和《冷湖六重奏》。
生于1993年的陳梓鈞,2011年考入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錢學森力學班,本碩博連讀后獲博士學位,現為航天航空科研從業者。“清華航天博士+航空航天科研從業者+科幻作家”的復合斜杠身份,讓陳梓鈞樂于在作品中架構中國人自己的太空世界。
他將航空航天專業學科知識融入小說,讓細節描寫真實可信,筆法相當“硬核”。比如《閃耀》中,用光作為動力驅動飛船飛向木星的創意,不只是狂想,而是作者參與設計的切實可行的航天技術方案。此方案曾獲首屆“航天科工杯”飛行器設計大賽第一名。國家天文臺研究員、科幻迷鄧李才博士評價:陳梓鈞的想象力來自真正的科學,那些禁錮在公式和數據里的美,被他釋放出來,形成了一個又一個驚艷的科幻創意。
科幻作家、西安交通大學中文系主任夏笳以及博納影業影視制作副總經理曲吉小江為本書作序。后者寫道:“我想象有一天拍攝陳梓鈞的科幻小說,由他親自擔任科學顧問。他的理論和演算可能會復雜得難以理解,會被注重情節的電影人時不時拉回來,但所有人都會對電影的堅實科學基礎充滿信心。我相信這個場景一定會發生。”
除了10篇小說,本書還以附錄形式收錄陳梓鈞創作的非虛構航天科普長文《超自動化時代的太空探索》,展望化學動力火箭之后航天的未來:自我復制機、動量轉換器、太空鐵道、光帆飛船、核動力火箭……各種未來航天科技紛紛登場,令人期待。
作者:許旸
圖片來源:出版方
編輯:王筱麗
責任編輯:宣晶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