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臘月后
本地養殖的鱖魚
開始大量起水進入市場
加上國內各大產區普遍獲得豐收
鱖魚的市場價
有了明顯下降
↓↓↓
春節臨近,武漢白沙洲農副大市場,每天都是一片繁忙的景象。在水產區,進出的拉魚車絡繹不絕,工人們正忙著將這些活蹦亂跳的魚兒們過稱、分級。
打開鳳凰新聞,查看更多高清圖片武漢白沙洲農副產品大市場商戶閆師傅指著一輛車說:“車上面裝的是鱖魚,從湖北洪湖拉來的,馬上就要卸貨了。”
水產檔口的閆師傅最近非常忙,他的檔口賣得最多的就是鱖魚,規格不同,價格也不同。1斤以下的鱖魚每斤25元,一斤到一斤半的則是30元一斤,均比前一周便宜了5元。 另外,不少漁行負責人表示,目前,檔口在售的鱖魚,與2022年11月最高45元一斤相比,降幅超過三成。
武漢白沙洲農副大市場商戶閆師傅表示:“現在鱖魚的銷售量,相比以前要高很多。以前一車子鱖魚,一天賣幾千斤,現在一天可以賣一萬多斤。”
據了解,進入臘月后,來自江浙和廣東等地區的鱖魚涌入武漢市場,同時本地養殖的鱖魚也開始大量起水進入市場, 這也為消費者在春節前,吃到質量上乘、價格實惠的鱖魚提供了可能。
武漢市宏新漁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周益芬說:“這些魚主要供應四季美市場、白沙洲大市場。每天的供應量有3000斤到5000斤,現在就是鱖魚大量上市的時候。到年底了,因為每家每戶都要資金回籠,所以價錢蠻便宜。”
鱖魚是淡水魚類中的特色產品之一,以前,物以稀為貴,鱖魚價格在高位運行。現在,隨著養殖戶越來越多,養殖技術越來越成熟,人們將有更多機會,買到質優價廉的鱖魚。
據了解,武漢市在多年前就引入鱖魚養殖,可以說目前已經進入養殖技術的成熟期,不少養殖戶基本上都會養殖鱖魚,由此也帶來了出水量的不斷增長,價格持續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