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7.10 分享一下自己的經歷。我本科上的是獨立學院,也就是俗稱的三本院校,考研拼死拼活終于上岸本省的一所一本院校,雖不是重點,也帶來了更好的平臺。但心里還是放不下一些情結,總想著能去全國重點的學校看一看,做研究會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因此自上研究生以來就一直在向著這一方面努力。碩士由于學制兩年,考博放在我面前就有了不小的難題,具體來說有以下幾點: 1、經濟類專業,又是專碩。聽聞很多學術大佬言考博專碩的學生基本不要的,并且似乎碩士學校也沒有專業碩士成功過,沒有參考經驗,只能自己頂著壓力摸索。 2、研究時間太短,一直到了畢業,雖然有幾篇還行的期刊,但也只是局限于普刊,也可能是自己能力問題,核心實在是趕不贏,聽聞好學校沒有核心期刊也是出奇難進。 面對這兩個困難,我也只能是摸著石頭過河,一步一步往前探索。 由于信息太少,我是先從向博導發推薦信套瓷開始,自研一以來,向很多學校的老師發了自薦的郵件,粗略應該不下上百封郵件。大部分的老師都是無回復、歡迎報考(官方回復)或者是無名額的狀態。特別是211以上學校的老師,一般不會有什么正面的信息轉達給你。不過這也正常,老師一般每天都非常忙,能力不夠的人一般是比較難給什么好一點的回答,我也能理解。秉著不放棄的(死皮賴臉)的精神,只要老師給了回復,我還是給每個老師都感謝感激,畢竟他本可以不理你的。對于一些可能報考的老師,我則是進一步自薦,爭取能夠獲得和老師溝通的機會。 既然一開始選擇了考博,那準備復習的時間還是有不少的。因為我們專業之前沒有人考上過,我也不太清楚我的學校和專業能夠得上什么樣的學校,所謂初生牛犢不怕虎,我就按照沖穩保的概念來選擇學校。最終經過各方面評估和考量,我覺得還是走申請審核制的學校先,選擇四所學校,A校為上海某985,名校競爭當然激烈,我也就是走個過場看看申請流程;B校為帝都985,學校排名位列末流,但畢竟是重點院校,考的人自然也不會少,聯系的導師雖說有名額但表示需要競爭;C校為西南某211,老師人挺好,但也表示因為學校這幾年評上了雙一流,這里每年也挺多學生報她的博士,最終結果還是需要看面試表現;D校為本省會城市的一個院校,雖不是211,但名氣也還是可以的,考慮到以后就業想要留在省內,加上自己的碩士生導師和報考的老師有一定的交情,我將這個學校放在了保住最后的名單里。 然后就是漫長的申請過程和等待,A校結果最早,12月份就出了復試名單,結果在預料之中,沒有進復試。我看了眼復試名單,基本都是985以上的學生才能有機會復試,但是沒關系,這也算是走了一遍申請的流程。然后一月份B校的名單就出來了,我的名字赫然在目,這倒是有點出乎我的意料,但既然有一次考試的機會,我自然是要好好抓住的。因此我開始了針對這個學校的專項復習。 之后疫情就就開始肆虐了,B校原定的考試時間推遲,C校和D校報名結果一直被擱置,考試方式也隨之改變。這讓我有點心神不定,按照往年安排,考博時間一般比較早,考完了還可以來慢慢處理畢業論文和找工作的事情,但是現在事情都擠到一起了,這時候大概就有背水一戰的感覺了。 一直等到了5月份,B校出了面試安排,6月初開始面試。與此同時D校也出了復試名單,我也順利的進入了復試。這樣我就先考B校,在C校之前考D校,此時的我無比膨脹,復習了幾個月大概是有了蜜汁自信,認為B校沒問題,D校都是小意思。 然后現實就來了狠狠的一巴掌,B校的題目剛好抽到比較偏的,考試過程心態瞬間崩潰,之后的回答一直是磕磕絆絆的,接下來的結果順理成章,我成了倒數。在最后回顧自己的得分結構,即使自己答題順利,也還是上不了,確實是自己與報考學校之間差距太大了。 D校發揮正常,我自認為表現得還是不錯的,加上導師一直都有聯絡,報考的導師還在面試組,本以為是很穩的結果,最后名單出來,還是沒有我…我給報考的老師發了一條微信,表示雖然沒有進,但還是感謝他。他并沒有回復我,大概是我還是不值得他關注~囧 這次考試導致我直接崩潰了。因為疫情推遲,我前后復習了近一年,快趕上考研的過程了,最后還是沒有老師要我,不知真的是自己能力太差還是人情不夠,當時想著自己大概是不適合讀博了,自暴自棄了一陣。這里要感謝下我的女票,若沒有她一直的鼓勵和支持,也許我也就在這里停住了腳步。 接下來的時間里我都奔波在找工作的路上,C校發通知的時候我正在公交車上,有我名字,但是競爭對手也有好幾個。終于又讓我看到了一絲希望,但此時已經臨近7月,大部分學校基本已經考完,連普通招考的學校都基本結束了,最后的救命稻草! 我聯系報考的導師,表示自己想和她見一面,老師拒絕了我,說自己考前是不會和考生見面的,之前也有學聯系想要見面吃飯,都沒有答應,今年的幾個學生她也只能選擇一個,然后讓我好好準備,最后還是要看面試表現。 我表示感激,然后放棄了工作面試,趕緊回了家。由于C校的專業和我碩士專業并不太符合,屬于半跨專業的情況,報考老師的研究領域和我碩士方向也是相差甚遠,之前自己的復習精力基本都放在了B校和D校,此時的我并沒有怎么復習C校的內容,而現在距離面試大概只有十天的時間。時間很短,但只要有最后一絲希望,我還是一定要爭取抓住這次機會,我開始拿出十二分精神復習。 考試這天我剛好抽到第一個,當時心頭一緊,還是硬著頭皮上了,隨后就是英語、專業基礎和綜合能力的一頓面試,全程精神高度緊繃,以至于考完后感覺自己是飄著走路的。總體感覺自己回答一般,因為跨了專業方向,有題目完全沒有思路,僅僅是英語表現還行。但已經無所謂了,不行自己就工作,說不定也是一名好漢。 考后第二天,我發了個短信給老師,她回我,“表現還是不錯的,但是碩士只有兩年,讀的書還是比較少,以后博士還需要多下點功夫做研究。” 我的心咯噔了一下,不過這次是放了下來。 用我的例子來說,至少能證明,專碩是能夠考得上博士的,雖然過程肯定不會很輕松,但至少是有這個希望的。既然有希望,就需要抓住它。還有就是,學校出身其實并不會很影響老師對你的印象,而你的面試表現,論文的成果能力或者是老師有沒有已經心儀的學生這幾點才是你能不能考上非常重要的因素,需要好好把握。 2020.7.15更新 有同學留言說想要看下導師的一些回復內容,根據我自身的一些經歷,挑選了一些回復供大家參考下(注:這些是根據我的情況,即經濟類專業、普通一本院校、專業碩士和沒有核心期刊等前提條件下申請的郵件回復。如果學碩可能不太一樣,據我一個前輩講述,研究成果很豐富的話,比如有幾篇C或者北核,可能老師會比較熱情) 總的來說,大約會有半數以上的老師不會給任何回復,如果郵箱地址沒有弄錯的話,那么這種套瓷就屬于沒有可能性的,可以直接放棄。 有回復的郵件大概分為以下幾種 1. 這種就屬于老師直接拒絕了,可以放棄選擇其他老師,并且表示感謝,畢竟老師能給你明確答復也能減少你的選擇時間。 2. 這種屬于官方禮貌回復,證明你可以報,但是同時也有很多人和你競爭,需要謹慎考慮,綜合評估自己的實力。 要注意的是,現在很多學校的招生形式發生了變化,報考并不選擇導師,等導師組考核通過后才進行雙選。可能是為了防止一些不當手段,所以報考導師的選擇權利就弱化了,這種方式的優劣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3. 這種是我比較開心的回復了,因為能進行下一步交流的可能性,之后可以講自己的計劃書,代表作。如果可能的話,可以問到老師的聯系電話甚至是微信。最后對有意向的老師進行深入了解,對擬報考學校進行專項的復習。 4. 這種回復是我見到的比較特殊的一種,有部分學校因為名額緊缺,可能存在兩個導師帶一個學生的情況,AB兩個導師,今年A導師招生,明年就是B導師招生,當年有招生名額的是主要導師。(不清楚具體是不是這樣,有懂的同學可以評論區說一下,我再改正) 以上是我在申請過程中關于導師郵件的部分內容,如果還想要知道哪些方面,歡迎評論區留言~ 8.4 更新 一些朋友留言的幾個問題,我想在這說一下自己的一點看法。以下僅為個人的了解,可能有了解不夠,還望體諒~ 1.考博是不是一定需要好的論文,申請制對專碩友好嗎? 首先,不可否認的是,很多好的學校如今都開始部分或者整體實施申請制錄取,這種方式對于背景較弱的同學確實是很不友好。很多學校的申請細則中的條件就可能卡住了,譬如有些學校會卡C刊論文,有些甚至會限制不接受專碩的學生報考T﹏T 我不太理解為什么知乎上別的上岸的大佬各個手上都是核心、C刊甚至是SSCI能夠發到手軟,然后教導后人一定往這方面靠攏,這話倒也不假,畢竟論文成果能夠給你帶來更好的成功率。 但是這個觀點放到所有研究生群體里面,特別是專碩,我認為有點“何不食肉糜”了。因為就文科來看,雙非學校的學生發核心是比較困難的,特別是現在碩士擴招,很多老師都采取放養形式,論文發表都只能靠自己來摸索。所以最后的問題在于,如果自己是專碩,發表的論文一般,也是雙非學校,又想要有繼續讀博的想法,應該怎么辦?我相信被這個問題困擾的同僚不在少數。這種時候,唯論文的觀點是很難給人好的激勵的。 因此,我個人覺得應該橫向發展自己能力,突出自己在未來可能夠應用到的能力,譬如調研經歷、寫報告的經歷、做項目的經歷甚至是自己講課做ppt的內容。 指的一提的是,專碩的學制一般較短,并且培養方式偏向應用,如果你想往學術方向靠,收到的阻力是比較大的。此外,專碩是沒有碩博連讀的機會的,和學碩相比又少了個保底本校的機會。因此,專碩考博還需要做好更多的心理準備,提高自己的承受能力,在面對外力的時候,如何堅持下去也是考驗人的一項(我在備考的時候就不止一個人對我說過專碩是考不上的)。 繼續,說到論文申請的問題,就經濟管理類的專業來看,很多211學校申請制都有對于核心論文的要求,但還是存在部分比較友好學校的。一般這些學校要么是剛開始實施申請制;要么是地理位置比較偏;又或者是學校太好根本不需要設置這種限制,因為學校的名氣根本不缺乏好的學生來。如果因為條件限制無法走申請制,那么就可以考慮下統考制的學校,雖然申請制是大趨勢,但現在還是不乏有好的學校是有統考名額的,還是有機會能夠考取的。 2.碩士的研究方向和報考不太一樣會不會影響到考博面試? 會的,面試是綜合考量的,如果你和報考老師沒有關系成分在,那么你碩士的研究方向和內容也會是老師考慮要不要你的因素。如果對自己原先的研究方向實在是不感興趣,想要換一個新的領域,那么至少要在面試凸顯你以往對自己研究的個人能力和了解,不然老師如何把握你的科研能力呢。 3.博士研究計劃是不是必須和報考老師研究方向一致? 這個不是必須的,就我考的幾次考試來看,研究計劃是需要在面試里面講述的。老師更加看中的是通過這個計劃,來看申請者的邏輯思維能力。所以這個計劃能不能做不重要,重要的是研究者是如何思考這個問題的。 先說這幾個,有留言我再更新~
專碩可以考博嗎?
知乎,中文互聯網高質量的問答社區和創作者聚集的原創內容平臺,于 2011 年 1 月正式上線,以「讓人們更好的分享知識、經驗和見解,找到自己的解答」為品牌使命。知乎憑借認真、專業、友善的社區氛圍、獨特的產品機制以及結構化和易獲得的優質內容,聚集了中文互聯網科技、商業、影視、時尚、文化等領域最具創造力的人群,已成為綜合性、全品類、在諸多領域具有關鍵影響力的知識分享社區和創作者聚集的原創內容平臺,建立起了以社區驅動的內容變現商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