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東城區東花市街道廣北社區京城仁和小區的居民發現小區內多了幾處圍欄圍成的空地。原來,這些圍欄是專為小區內的寵物設置的公廁。社區內150多只寵物在戶外有了方便的如廁之地。
在東花市街道廣北社區的京城仁和小區,北京青年報記者看到了這幾個專門為“汪星人”準備的公廁。整個寵物公廁呈長方形,面積達2.7平方米,在小區內共有4處。每個寵物公廁內還鋪好松軟的沙土,三面安裝了木柵欄,正面的標識牌上印有“寵物公廁”四個大字和文明養犬的社區公約。在一側豎立的綠色儲紙箱內準備了寵物拾便紙、拾便袋,養犬人可隨時抽取。此外,小區內配備了兩個儲便箱,養犬人可以把寵物狗的排泄物扔到箱內。
據東城區東花市街道廣北社區相關負責人介紹,社區內寵物數量較多,大約有150余只。雖然大部分養犬人在出門后都會預備著袋子和紙巾到社區外以備不時之需,但小區物業還是會接到因狗便污染環境的投訴,也會有居民向社區反映,埋怨寵物隨地大小便,影響環境衛生。于是,社區就與街道開始商量,想出了建造寵物廁所的妙招。經過東花市街道、廣北社區和居民的多方協商,歷時兩個月,寵物公廁終于亮相。
有了寵物公廁還得有人打理。小區物業還專門配備了公廁管理員日常打理廁所,每天松一次沙土、續拾便紙和袋子,除此之外,管理員每周都會對公廁和儲便箱進行消毒。等天氣轉暖,還會在寵物公廁周圍鋪上草坪。
“經過多方宣傳,寵物公廁已得到大部分養犬人的認可,使用率穩步提升。”京城仁和小區物業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寵物公廁的集中使用時段為早7點和晚上6點兩個遛狗的高峰期。
為了倡導居民們文明養犬,廣北社區還將開展系列文明養犬主題宣傳活動,構建起“政府引導、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文明養犬新格局。